游记3:卧龙岗武侯祠

阮谦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卧龙岗武侯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占地185亩。景区以“一祠一岗”,即武侯祠、卧龙岗为依托,依岗就势,自然天成。卧龙岗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地、“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刘备“三顾茅庐”故事的发生地,三国文化的诞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景区东大门进去,拾级而上,依次可以看到:石牌坊、山门、武侯祠、大拜殿、诸葛亮殿、草庐、宁远楼、诸葛井、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躬耕亭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东汉时期,南阳是全国著名的大都会,号称“南都”。公元197年,为避乱世,诸葛亮带弟诸葛均,从江东来到南阳,躬耕于城西卧龙岗。因其躬耕地山岗形似卧龙,故称“卧龙岗”。在此十年间,他辛勤劳作,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和弟一起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带关羽、张飞,到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思贤若渴的刘备,顶朔风、冒酷寒,三请诸葛亮才见。诸葛亮为刘备畅谈天下形势,谋划兴复汉室的大政方略,这就是著名的“草庐对策”,也称“草庐对”。从此,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人把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称之为“三顾茅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杜甫的《蜀相》诗里,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之句。前句用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史实,后句用其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主的忠诚,赞颂诸葛亮的智慧与鞠躬尽瘁的精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