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3日,连日的阴雨天总算按下了暂停键,天空微微露出阳光,趁着这难得的时机来到心心念念的洛阳汉魏故城博物馆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坐落于白马寺东侧约1.7公里,占地面积219亩,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是洛阳市"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主体建筑造型提取自汉魏时期宫殿建筑元素,黄沙色的外观与遗址区主色调融为一体,屋檐的巧妙设计让这座威严庄重的建筑平添了一丝灵动之美。走进博物馆大门,一座长达88米的拱形桥横跨在地面与二层展厅之间,气势恢宏。据说这座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东汉洛阳城南北宫之间的复道,网友们戏称来这里参观就像古代"上朝"一样。</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天中国史”由"中""和""同"三大展厅构成,它们像三枚钥匙,缓缓打开了汉魏洛阳城1600年的门扉,全景展示了汉魏洛阳城深厚的历史画卷。从东汉的鼎盛,到曹魏的革新,再到北魏的融合,每一步都踩在“中”的轴线上。所谓“择中立国”,不只是地理选择,更是一种文明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汉大吉瓦当,太学出土的珍贵文物,汉代吉语瓦当中的佼佼者。它的文字简练而富有力量,寓意着吉祥如意、大吉大利。在汉代,瓦当制作技术较高,制作工艺复杂,吉语瓦当占据主要地位。这枚大吉瓦当,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古代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span></p> <p class="ql-block">熨斗属陶制模型明器,分为熨斗与熨人(即支架)两部分,熨斗为宽沿、平底,柄部残断;熨人通高约36厘米,底部为覆碗形足,中部为竹节状柱,上方有孔可插置熨斗,柱顶蹲坐一虎形小兽,头部两角向后紧贴头部,背部有两翼,应为瑞兽“天禄”形象,造型生动,憨态可掬,被网友戏称为“古代招财猫”。天禄在我国神话传说中有拔除不祥、永绥百禄之意。⬇️</p> <p class="ql-block">东汉百花灯,这是一件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汉代灯具,整座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灯柱、灯盏和曲枝,共有四层十三个灯盏,分别插在灯柱和灯盘上,最上层为一禽鸟形灯盏,下三层各有四个禽鸟形灯盏,下方两层灯盏间有神人驭龙曲枝形装饰,整体长短有致、错落有别;下部为覆盆状灯座,间以山峦造型,其上饰奏乐神人俑,并有形态各异的鹿、羊、狗等动物俑,或卧或跑。其复杂的造型与精细的彩绘,展现了汉代制陶技术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盘龙石砚盖(东汉), 直径15.6厘米、高7.2厘米。盖上镂雕两只相互盘绕的有翼神兽,其中一兽保存完整,兽首有一对长角,应为龙的形象。两兽身形相同,身躯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回首咬住另一只神兽颈部,翼翅浮雕有鳞纹。盖底面平滑,中心部位有一圆形凹窝,可放置研磨石。⬇️</p> <p class="ql-block">永宁寺塔,北魏洛阳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熙平元年(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是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总高147米,是当时世界最高建筑,被誉为“千寺之冠”、“中华第一塔”、“天下第一塔”。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宁寺塔为雷电所击,起火燃烧,最终焚毁。永宁寺塔现存遗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中。⬇️</p> <p class="ql-block">东汉昭君出塞镜,镜背中心为扁球形钮,钮座为十三枚乳钉环绕,间以铭文十二字,为制作者名称及吉语:“仲作,宜侯王,复(服)此竟(镜)者大富昌”。内区中部有四枚乳钉,将图像分割为四组扇形区域,分别为主题人物车马画像,并具榜题。外区有长铭,形式为七言诗,共七十字,详记昭君故事,铭文中两次出现了“中国”字样,极具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西汉彩绘雁形铜灯,照明用具,其造型美观大方,极具巧思。古人在点燃铜灯之前,还会在灯的体腔——大雁的肚子里放入水,如此,燃灯后所产生的烟雾、废气,进入雁体后,经过水的稀释、过滤,能够减少或消除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这样就实现了铜灯的环保功效。灯罩为两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p> <p class="ql-block">西汉高浮雕鹿头彩绘人物空心砖,是反映祥瑞升仙思想的吉禽瑞兽画像砖,中央高浮雕鹿头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鹿头上方为一玉璧形图案,两侧站立人物俑,着红色衣袍,微微作揖,整体画像上方和左右边缘均有阳线刻菱形纹饰。⬇️</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一部通史,那么汉魏就是其中璀璨至极的篇章。汉魏洛阳故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时期的都城,其上承周汉文明,下启隋唐盛世,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中原和北方民族在这里融合,“建中立极”单一宫城形制在这里开启,一张“蔡侯纸”在这里加速中华文明的演进;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从“洛阳纸贵”到“汉魏文章半洛阳”,从佛教东传到衣冠南渡,从光武中兴到孝文帝改革,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数不清的汉魏故事形塑着中华文明的特质,道不尽的汉魏诗篇建构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难怪后世的司马光到这里发出千年一叹:“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p>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苏纪文(云水禅心)</p><p class="ql-block">时 间:2025年10月3日</p> <p class="ql-block">注:博物馆展品介绍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