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托泽尔(Tozeur)沙漠之旅,我们驱车东南,穿越突尼斯最大的盐湖——杰里德盐湖(Chott el Djerid),抵达有“沙漠之门”之称的杜兹(Douz)。车窗外,盐湖的白色晶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片无垠的雪原。我们入住的撒哈拉酒店(Sahara Hotel)坐落于小镇边缘,背靠连绵的沙丘,土黄色外墙与高大的棕榈树相映成趣,散发着浓郁的柏柏尔风情。大堂内的柱子上雕刻着撒哈拉的自然景观,粗犷中透着精致,令人眼前一亮。房间虽略显陈旧,却宽敞整洁,住着颇为舒适。酒店餐厅供应地道的突尼斯菜肴,香料浓郁,令人垂涎。连日来在托泽尔为躲避高温早出晚归,我们早已疲惫不堪,于是决定在杜兹休整一日,暂停其他行程,享受片刻宁静。下午,我们在棕榈环绕的泳池畅游片刻,随后慵懒地躺在池边躺椅上,刷着手机,处理几封邮件,感受难得的悠闲。晚饭后,我们漫步至酒店附近的沙丘。夜幕降临,沙漠的星空清澈如洗,繁星密布,仿佛触手可及,令人心醉。翌日清晨,我们再次来到沙丘。晨光初现,薄雾笼罩,沙丘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五点半左右,太阳缓缓升起,金色光芒洒满沙海,沙丘瞬间被染成温暖的橙红色。我们席地而坐,指尖轻抚细腻的沙粒,沉浸在清晨的宁静与壮美之中。然而,美景却被现实刺破。沙丘上散落着塑料瓶、包装袋等垃圾,拍照时不得不小心避开这些刺眼的“现代痕迹”。更令人遗憾的是,沙丘间夹杂着人为种植的灌木,或许是为了固定沙丘,却破坏了沙漠的原始美感。我们费尽心思才找到一小片相对干净的区域,拍了几张照片。回家后翻看照片,竟发现几处闪亮的塑料瓶赫然在目,令人哭笑不得。回想起离开托泽尔时,酒店老板曾说“杜兹没什么可玩的”,当时不以为然,如今却深感庆幸——幸好此行仅安排了休整中转,未计划更多活动,否则难免失望。</p> <p class="ql-block">短暂休整于杜兹(Douz)后,我们驱车北上,前往突尼斯南部的马特马塔(Matmata),一个以独特“穴居”闻名的小村落。车行荒凉公路,沿途棕榈树与橄榄林点缀其间,远处达哈山脉(Djebel Dahar)崎岖的轮廓若隐若现。约一小时后,绿洲渐隐,窗外化为黄褐色的无垠荒漠,四周空无一车。就在我以为已无人烟时,路边一栋石砌小屋映入眼帘,醒目地刻着“Matmata”地名。我们入住民宿后,漫步于这个宁静的村庄。表面看去,这片土地荒凉贫瘠,却隐藏着柏柏尔人(Amazigh)的智慧结晶——地下住宅。</p><p class="ql-block">这些住宅形似月球陨石坑,实为人工挖掘的圆形大坑,坑壁凿出房间,宛如“地下四合院”。从地面看,仅见不起眼的小洞口或低矮土墙,走近才发现通往地底庭院的入口。一位热情的柏柏尔家庭邀请我们参观他们的传统穴居(门票10突尼斯第纳尔)。穿过狭窄隧道,沿泥土台阶而下,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地下温度远低于地表,堪称天然空调。庭院布局井然,厨房、卧室、客厅环绕坑壁,白色石灰墙面简朴而温馨。主人热情展示手工地毯和传统器具,端上薄荷茶与自家烤制的发面饼,香气四溢。我好奇地爬上庭院二层,房间狭小,仅几平方米,多用于储物。置身其中,不由叹服柏柏尔人祖先的生存智慧,将荒漠的酷热化为宜居的庇护所。然而,现代化浪潮正悄然改变这片土地。年轻一代逐渐迁往新马特马塔(Matmata Nouvelle)的现代住宅,传统穴居的传承面临危机。这片承载历史与文化的地下村落,在时光流转中,既令人惊叹,又让人感慨其未来的不确定性。</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从马特马塔(Matmata)的民宿出发,沿着泥土小径步入群山。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我们踏上一条山脉环绕的小道,开启了当天的徒步之旅。马特马塔的山地风光独具魅力,路旁散落着石块垒砌的贝都因式房屋,质朴古拙,仿若时光停驻。偶尔遇见早起的当地人,他们赶着羊群,步履从容,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朝阳缓缓升起,山脉轮廓在晨光中逐渐清晰,岩层呈现灰、红、黄的渐变色彩,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油画。</p><p class="ql-block">山路略显崎岖,羊群悠然经过,咩咩声与清脆鸟鸣交织,为荒凉而神秘的山野增添生机。约一小时后,我们登上一处高地,俯瞰马特马塔谷地。初升的太阳洒下金色光芒,村庄从沉睡中苏醒,炊烟袅袅,鸡鸣狗吠此起彼伏。远处的山脉在阳光下闪耀金辉,岩层色彩变幻,仿佛诉说千年故事。我与先生伫立在这片空旷山野,四周宁静令人心旷神怡,喧嚣被古老岩石悄然吞噬。</p><p class="ql-block">徒步约两小时,我们抵达一座视野开阔的山顶。这里是绝佳的休憩点,我们席地而坐,呼吸清冽的山间空气,俯瞰脚下的马特马塔全景。小村庄、零星农田、古老洞穴住宅交织成一幅独特画卷,令人沉醉。下山路轻松许多,伴着愉悦心情,我们于上午十点返回民宿。此时,阳光渐烈,气温已升至32摄氏度。用过午餐,我们将前往《星球大战》取景地,继续探索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马特马塔(Matmata)不仅以独特的地貌吸引全球游客,还深深打动了电影导演。20世纪70年代,乔治·卢卡斯拍摄《星球大战》时,被这片荒凉而神秘的黄土丘陵震撼,选定马特马塔作为卢克·天行者故乡——塔图因星球的取景地。如今,当年的拍摄场景已改建为主题旅馆,保留影片中的经典布景,走进其中,仿佛置身遥远的星际世界。我们原计划在马特马塔停留两晚,预订了一家传统地下旅馆。然而,昨日参观当地穴居后,我改变了主意。穴居虽别具一格,但居住条件简陋,房间缺乏洗浴设施,夜间如厕还需穿过狭窄通道前往公共厕所。权衡之下,我们取消入住计划,决定游览《星球大战》取景地后,直接驱车前往下一站塔塔乌因(Tataouine)。</p><p class="ql-block">离开时,我忍不住回头凝望这片黄土丘陵。表面寂静荒凉,地下却隐藏着勃勃生机。马特马塔之行令人大开眼界,让我深刻感受到柏柏尔民族千百年来在恶劣环境中展现的智慧与韧性。对于计划来突尼斯的朋友,我强烈推荐走进这片地底奇境,亲身体验它的独特魅力,定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