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中秋踏月夜访

曹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西宁之夜)</p> 那是一个美丽的金秋时节。二哥带着家属院的孩子们收获了自己种的满院子的向日葵,各家各户都分了点葵花籽,父亲从贵德买回长把梨,从乐都买来葡萄,庆祝来西宁的第二个中秋节。恰好母亲已经出院,小屋充满了欢欣。这个中秋节,似乎因着这些喜悦,让我们心神愉快。 晚饭后,月华初上,打开向西的窗扉,院子和对面的屋顶,一片清辉,仿佛被水洗了一样,晶莹洁白。吃着平常家里少见的水果,嗑着新瓜子,看看外面,明亮如昼,我和二哥坐不住了。一人提了串葡萄,兜里塞了两只梨,相跟着跑出东院,去院南拐头第二家找刁氏兄妹。笑兰手脚麻利,挺会关心人,虽然不长说话,说起来却伶牙俐齿,但蛮贤惠的,二哥有些喜欢她。我与憨厚的刁笑石交好。当然,有好吃的东西我们会分享。     刁叔叔在家,他是一个严谨,不事张扬的陕西人,见是我们,问:“怎么,坐不住了,又想出去?”     “叔叔,月亮这么美,叫笑兰姐弟和我们出去玩一会吧!” 二哥嗫嚅着,恳求老刁。     “这个……”他有些不太愿意,沉吟着。     “叫娃们出去就出去吧,这么美的月亮,把娃圈在屋里也亏了。笑兰不能去,帮我做家务哩!”热情,爽朗的刁姨发话了。笑兰倚在套间门边,刚听母亲劝阻父亲,脸上漾出喜色,待到听见只允许笑石出去,那喜色瞬间就消散了。     刁笑石兴奋地窜出门来,我紧跟着他,出门塞给他一只梨,半串葡萄。二哥迟疑了一下,才转身跟着我们,手里还提着那串葡萄。     刁笑兰虽然是我们团体的成员,却不长出来和我们玩耍。刁姨认为女孩子应当学文静些,在家里学些的针线之类,经常不放她出来。那个其实心地善良厚道的姑娘,所以经常缺席。     刁笑石到中院喊出了徐氏姐弟,二哥把葡萄,长把梨塞给了他们。     出了院门,长空一碧如洗。明月象一块玉盘,悬挂在秋夜的长空。小南川河谷象是笼罩着无边的轻纱,那河谷边的小树林和营房在轻烟般的月华下,变得蒙胧迷离,幽邃神秘。     几个人站在河岸上,望中天的明月,她象阅尽人间春秋的天使,在高天之上,凝视着秋日的大地,用皎洁的光华,抚摸着万里山河,无限温柔,无限恬静。让我们躁动的心绪也静谧了下来。     “真美,这月亮,这月夜!”徐小妹说。     “真的,我没想到河边的月亮这样美,你看,月影到水中,那水波泛起片片银色的涟漪,连成长长的一片,相跟着向北流去,就好像流去了一串串银光……” 我们向小南川河望去,果真是二哥说的那样,水波晃动着月影,簇拥着奔向湟水,美得让人痴迷。   走到小树林里,树梢上的月光,将树叶映得银白,树阴下的投影,并不十分黑,依稀能看到小草,土地。小树林静悄悄地,连秋虫的啁啾,似乎都听不到了。仿佛在月神的抚慰下,安适地睡着了。孩子们都不愿意说话。怕打扰了这林间的寂静,这份小孩子很少有的宁静心情。   踏着满地斑驳的月光,我们轻轻地走出树林。仰望东边的城市,那黑色的城郭,静谧在一片银晖中,还没有沉睡。 “真美,我不想回去,咱们到哪儿再玩玩?”徐小妹说。 “到我外爷爷家去吧,不远,进了小西门就是,有好吃的呢!”二哥说。     都不想回家的五个孩子高兴了,离开树林,从院子门前的大道走过,上了小西门的高坡。         西宁的古城墙横亘在右面,包砖已经不在了,黄土的填心,残缺不堪,但上面还能行人,一直到西门。小西门城楼不在,变成了豁口,因此不能去北城墙。     城堞挡住了月光,城门洞黑魆魆的。已经不见行人。我们奔过门洞,进了灯光昏暗的大同街,两家杂货铺的门还开着,店里的灯光,漾出门来,门口是一片光亮。     走过勤学巷口,走过裕新面粉厂。前面右折处,就是大同街五号。   进了南院,挑开上房门帘,外公没有想到我们的到来。当然,中秋月圆之时,外孙夤夜踏月来访,老人还是很高兴。进了堂屋,东间的炕上,外祖母正在缠裹脚。没有预料到我们突然来访,有些意外,也有些尴尬。长长的白布拖在脚边,微微有些臭味,再看伊的小脚,大拇指窝在脚板帮,四个脚指枒紧紧贴在前脚掌,脚背被窝得弓了起来,几乎挨近脚后跟。这那是人脚,简直就是一个被裹脚布紧紧包裹的三角棕子!     “等等,等等,你们北间坐,我缠好了裹脚布就来!”后外祖母有些不好意思,起了身,收拾细软,到东里间去了。 我的母亲,没有缠脚,十足的天足。她童年时代,孙中山提倡革新,禁止妇女缠足。当然,已经在接受新文化,早期还属于变革者的刘家不再强制女儿们缠足。初次来西宁,关于后外祖母的小脚,我曾问过母亲。母亲说那还有个典故。     相传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有宠妃,大周(峨皇),小周皇后。皆工琵琶,善歌舞。尤其小周皇后,缠足做三寸金莲,体轻如燕,能在金莲花荷叶上翩翩起舞,曼妙绝伦。一次,冬日天寒,雪霰纷飞,小周皇后踏雪来见李煜,所过之处,雪地上清晰地留下了一个个莲花瓣般的脚印。李煜看后,大喜过望,于是突发奇想,下令国中,女子以轻柔娇弱,小脚为美。女童皆缠足作金莲状,称为“莲步小袜”。入宋以后,小周皇后为宋帝所纳,此风俗为皇家相中,成为上行下效的传统,延及明清,民国。成为陋习中妇女审美的标准之一。如果不是孙中山革命,怕是母亲也不能保有天足。活生生的要依靠裹脚布的束缚,把正常的脚弄成变形的残疾,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多走两步路就会被风吹倒。     外祖母总算收拾齐整,净了手,出来了,为我们砌了奶茶,端来水果。大家坐在窗前,姣月透过窗棂,洒进银色月华,蓬壁满是银辉。我们捧着奶茶,面对中秋月色,心中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里间壁上的罗马挂钟响十一下的时候,我们喝毕奶茶,告辞外公,趁兴踏月归去,中天的明月,一直目送着我们,直到小南川河谷地的月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