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的中秋节,大理州各县新录取的中师生们,都还在各自家乡与亲人相守。待中秋过后的9月17日,才纷纷告别家人,奔赴大理师范学校报到。如今已年近花甲的我,回望过往,除了在大理师范三年间与本班同学共度的两次中秋,其余年月的中秋,大抵都是在家乡与亲人相伴度过的。1985年的9月,于我而言格外特别,这一月里亲历了两个“人生第一次”: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我们以中师生的身份在学校晚自习课上集体见证;而紧随其后的中秋节,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外乡,与同窗们一同度过。</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大理师范校园,布局清晰如一幅旧画。一进东门,便是四栋两层的木板楼学生宿舍。宿舍大楼南边是学校的放映大厅,隔着一条水泥长道,是一溜儿单层水泥房搭建的餐厅与锅炉房,锅炉房背后则排列着几排学生淋浴室——每到周末,自掏两角钱,便能洗上一个畅快的淋浴。从宿舍大楼往西走,依次是教学大楼与校园花园,最西边则是教职工住宿院。</p><p class="ql-block"> 相邻的学生宿舍大楼之间,栽着两排梨树:三月初,梨花满枝,像落了一层皑皑白雪;四月中旬后,梨树上缀满椭圆形的绿叶,叶片间藏着许多梅子般大小的小梨,青涩可爱。校园各条干道两旁,种着一排修剪成长方块形、高一米左右的白蜡条;教学楼前,水泥筑成的莲花状花台上,山茶与小杜鹃正热烈绽放,圆形敞口瓶状的花台里,玫瑰与月季鲜花朵朵,娇艳欲滴;长条形白蜡条后方的柏树、杉树、塔松,终年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走在绿树成荫的主干道上,只觉心清气爽。教学楼东侧的运动场四周,以及宿舍大楼东边四个篮球场的路边台地上,栽种着高大的柳树,除了冬季枝桠光秃,其余时节皆绿得发亮,每到春风拂过,便垂下条条“绿发”,摇曳生姿。运动场北侧一排教学楼前的旗台上,鲜艳的国旗在风中飘扬,头顶是蓝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校园西边几公里外,兀立的斜阳峰等山峰连绵起伏,峰峦俊秀,勾勒出校园的天然背景。七月过后,梨树上的雪梨渐渐长大,让即将离校的我们总忍不住想偷偷摘一个尝尝鲜。</p> <p class="ql-block"> 每年九月既是开学季,也是校园梨树上雪梨成熟的时节。这些九月成熟的梨子,会由每周轮流劳动的班级采摘下来,除了分给学校教职工,剩下的便全部分给学生,作为中秋节的应景吃食。那时还没有传统节日法定放假的规定,1985年,我们103班的全体团员本计划在9月28日去大理古城,再往苍山的凤眼洞秋游。9月29日的中秋节恰逢星期天,周六秋游回来的晚上,同学们各有安排:有的留在学校看电影,有的出校逛下关夜市或去电影院买票观影,我则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看了当时正时兴的录像武打片——成龙主演的《醉拳》。</p><p class="ql-block"> 周日白天是自由活动时间。留在校内的同学,有的打篮球、排球,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趁着晴好天气清洗衣物;出校的同学,有的上街购物购书,有的去逛苍山洱海或往大理古城游玩,有的一大早便去下关体育馆学拳舞剑,还有的专门去新建的电影院看新上映的影片……到了下午五点左右,外出的同学大多已返校,准备吃晚饭。而晚上,各班都要准备过中秋节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过后,我们班的班委便开始组织同学布置节日会场:黑板上,由班上的“圣书手”李汝林写下“欢度中秋”四个刚劲飘逸的彩色行书大字,还画了线条流畅的装饰条纹与几个大红灯笼,为晚上的中秋文艺活动添足了氛围。那时各班教室里没有电视机、录音机等音响设备,登台表演全靠各人的“真功夫”——唱歌、乐器演奏、中秋古诗朗诵、讲故事、武术表演,还有简单的魔术等,虽无专业水准,却满是真诚。每个同学的座位桌面上,都整齐摆放着一份中秋食品:一个云腿小月饼、两个云腿月酥、两个雪梨、一个苹果、几个桔子、十个薄皮核桃,还有约二十个板栗。</p><p class="ql-block"> 晚自习铃声响起,同学们走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定。班主任任何老师在掌声中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热情洋溢地说了一番话,向大家致以中秋祝福,又在掌声中结束讲话,坐到了主席位上。接着,班长代表全班同学送上节日祝福。祝福过后,便是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虽谈不上有大家风范,可每位同学都真情流露、尽心尽力。有人表演时,坐着的同学便可以慢慢品尝桌面上的美食,自在又惬意。</p><p class="ql-block"> 轮到我时,我讲了一个民间笑话《我胰疼》:有个农村“老土帽”,干农活时不小心闪了腰,疼得直冒冷汗,到县医院外科门诊挂了100号就诊。他在诊室外面等了许久,看到挂在自己后面的病人都被医生喊号诊治、打针开药走了,唯独没听到医生喊自己的“100号”。他走进诊室问医生:“我的100号怎么没喊?”医生看了看他手中的诊号单,说:“我已经喊过了,你的‘夭零零’号,我喊过了,‘壹’嘛,就是‘夭’。”老土帽愣了愣,回答:“我听到了,可‘壹’怎么就是‘夭’呢?”等医生询问病情时,老土帽捂着腰说:“我胰疼!”外科医生一听,哭笑不得:“你挂错科室了,应该挂内科!”笑话讲完,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接着又有同学轮番上台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教室里欢聚了约莫一个多小时,活动才散场。大家各自把桌上剩下的中秋食品带回宿舍,将产生的果皮纸屑清理干净,倒入垃圾桶,再统一送到学校的垃圾坑,而后才回到宿舍。夜色渐深,圆月挂在天空,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到室外,在皎洁的月光下赏月、吃饼,闲话家常,空气中满是青春的气息与节日的温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