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三次串联</p><p class="ql-block">回到北京后没有几天,九月中旬的一天。记不清楚是哪位同学搞了几张去广州的车票。我同样向奶奶要了几块钱,背着书包离开了家。我和其他三个同学坐上火车前往广州。由于有了上一次坐火车出行的体验,因此少了一些兴奋,多了一些冷静和思考。坐在火车上,我们商量着行程。这次当然不能像去武汉那样直去直回了,我们要在路上多去几处。大家一致同意一定要去长沙,要参观长沙第一师范学院,然后还要去毛泽东的故居韶山-那个红太阳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车到了长沙后,我们下了车。长沙火车站红旗招展,我们远远看到欢迎北京红卫兵的横幅。我们走进了红卫兵接待站,登记后,登上一辆汽车被拉到一所很普通的中学红卫兵接待站。这里的伙食比起华中工学院差了不少。米饭是在黑色钵子里(就像和尚化缘时用的饭碗),放在笼屉里蒸的,米少水多软软的根本吃不饱,而且一人限制只有一碗。米饭还像是熏肉被烟熏过一样,特别难吃。吃过饭,我们到大街上转悠,没有多久肚子里就咕咕响起来了。我们只好在大街找买吃的地方。看到一家饭馆写着招牌,卖包子。我们十分惊喜,这里还有包子。还有几个人也在排队。我们排上队,待到近前,一看原来是葱花卷。十里不同俗,长沙人的包子跟北方的包子大相径庭。几年前,到长沙旅游,我还想看看现在长沙的包子是否与当年一样。但是现在做早点的早已不是长沙人了,包子当然也不是葱花卷了。</p><p class="ql-block">肚子饿了,顾不上那么多了,每人买了2个。</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橘子洲头,在那里踱步。看着北去的湘江,想着“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那样激动少年情怀的词句。</p><p class="ql-block">“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这是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在湘江评论上写出心声。文革初,毛泽东这句话非常流行现在的话就是非常时尚,它似火焰燃烧的我们,我们憧憬着担当革命接班人为国家去奋斗的伟大愿望。但是,“老子革命儿好汉”的对联很快就把我们这些普通草根心中激情的火焰浇灭了。这句话成了红卫兵们的专利:天下者,是他们的天下。国家者,是他们的国家,与我们这些草根没有丝毫关系。</p><p class="ql-block">文革就是阶级队伍的重新划分,红五类子女尤其是革干革军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理所当然地成为革命的接班人。而普通草根的我们早早地被列入另册。</p><p class="ql-block">接着,去了长沙第一师范学院,去寻觅毛泽东的故事。看到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时,为了磨练意志无论冬季和夏季洗澡的水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陈列馆中毛泽东带领学生与湖南军阀斗争的故事。那里还陈列着毛泽东数学考试得零分的试卷及其故事介绍。看着毛泽东的试卷,我有些困惑了,思考着数学考试得零分是好,还是不好呢?按照学校的管理,考试得零分必须进行补考,如果还是不及格,是会蹲班的。但是,在陈列中,没有说明毛泽东数学得零分补考没有,降级没有。</p><p class="ql-block">文革开始后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一句著名的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句话既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诠释,也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檄文。</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善于砸烂一个旧世界,他打败了号称8百万军队的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却屡犯错误。尤其是1958年大跃进、三面红旗造成了三年严重的大饥荒,这是不是与毛泽东的数学水平太低,不会筹划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呢,不得而知。不过无论如何数学得零分总不是好事。作为一个伟大人物的光辉完全可以掩盖数学考试等零分的瑕疵,但是对于普通学生,等零分就意味着留级。</p><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很想爬岳麓山,看看年轻时毛泽东与同学一起攀登过的岳麓山。但是,大家一合计,我们准备国庆节前回北京,只得放弃了。直到2023年我和一位老同学到长沙旅游,才了却了爬岳麓山的心愿。</p><p class="ql-block">离开了长沙,坐火车去了湘潭,在湘潭换乘汽车去韶山。我们是逆着青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的路,去他的老家。一路上,汽车在红色土壤建造的公路上行驶。难道革命圣地连公路都是红色的我猜想着。</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想着毛主席的诗词七律 到韶山。我心中默念着</p><p class="ql-block">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p><p class="ql-block">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p class="ql-block">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p><p class="ql-block">这是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他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p><p class="ql-block">其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没有想到,毛泽东这首对于过去几十年革命总结的诗句,竟然成为激励红卫兵冲锋陷阵的战斗号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句诗当时最为红卫兵们称道的。它</span>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烽烟的他们满怀豪情。在文革中后来发生的武斗,两派学生很多人就是在这句诗词的激励下冲锋陷阵的,但是很可惜斗争的对象不是敌人,而是观点和认识不同的同学。令人痛惜地是有的人在武斗中无谓的死去了。尽管,他们心怀伟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但是,却死的轻于鸿毛。而且非常遗憾的是有些人到死也不明白他们错在哪里。</p><p class="ql-block">重庆红卫兵陵园中,有的墓碑上就刻写着这副对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但是,他们牺牲在文革中对立派的枪口下。</p><p class="ql-block">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在我们乘坐的汽车里大多数是学生,眼睛中充满了虔诚和崇敬。在湘潭一带的田地,丘陵都是红色的土壤。汽车在红色的低等级公路上颠簸不平的行驶。一路上,满目的红色似乎寓意着红太阳的颜色。</p><p class="ql-block">没有几年,我看到报纸上报道专门从湘潭到韶山建设了一条铁路,以满足人们去韶山敬拜毛泽东的需求。</p><p class="ql-block">韶山冲是一个三面环绕着小山的山坳,山坳间有一条路通到外面。山坳间大约有一二百亩的土地。山上郁郁葱葱,稻田中的水稻已经开始抽穗。在那里参观了毛泽东的祖居和他家水塘。毛泽东的家境比较殷实,有几间房子,房子的陈列摆设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还有一间房内陈列着很多农具。</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家能有水塘绝对不会是贫下中农,至少应该是富裕中农,更可能是富农吧。</p><p class="ql-block">网上查到,当年土改时韶山乡的土改干部却遇到难题:如何划分毛主席家庭的阶级成分?不仅干部,群众也热议纷纷,出现了两种主要观点:一是根据毛主席自己说法,应划为“富农”,不必在此耽搁,避免影响全国土改进程;二是多数群众认为,毛主席为革命奉献一切,家人牺牲了宝贵生命,留下的亲人生活艰难,无需再划分。</p><p class="ql-block">记得某本书中说毛泽东的家划为中农。按照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他的家庭不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按照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而混蛋的血统论。这属于好汉,还是混蛋呢,我的心里想着,脑子在思考,但是不敢说出来。</p><p class="ql-block">南下广州</p><p class="ql-block">从韶山回到湘潭,我们继续乘火车南下,直达广州。当火车即将驶入广州的时候,我仔细注意到路基上的里程碑是2403公里,这是京广线的终点路标。我小时候想看到铁轨的尽头终于看到了。</p><p class="ql-block">火车道两旁偶尔地闪现出一两棵香蕉树,绿色的枝叶向天空伸展着,上面垂挂着香蕉。与我们北方常见的树木不同,香蕉树的枝叶包裹着树干,这个树干下部是棕色的,慢慢过渡到上半部是绿色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香蕉树,也让我兴奋了一把。</p><p class="ql-block">在广州我们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住宿,住在教室里。早上的饭是开水酱油泡凉米饭,如果不咸可以夹咸菜。我们几个同学很不习惯这样的饮食。好在都是小伙子,我们的目的在游玩,有吃的能够填饱肚皮就行了。</p><p class="ql-block">在广州瞻仰著名的黄花岗72烈士墓,这座烈士陵园是为了祭奠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喻培伦、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100多人殉难。后来在黄花岗见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但是,那时候这个陵园已经有些残破,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走上珠江大桥,俯瞰川流不息的珠江,这是在地理书中看到中国最南的大江,它是两广人民的母亲河。河面很宽大约有5、60米,上面有轮船行驶。比起黄河的黄色,长江的浑浊,珠江的水清澈多了。我们走到了著名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参观。我记忆中《南海潮》和《逆风千里》这两部电影就是珠影拍摄的。珠影大院中也有不少的大字报,在厂子中我没有看见所熟知的电影演员。</p><p class="ql-block">我们又去了著名的三元里。当年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被写入历史书的。记得那里有个纪念馆,陈列着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然后去逛了广州的王府井-北京路,北京路很繁华、很长。我们在北京路上闲逛,街道两旁店铺林立。</p><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很多都是2、3层楼房,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楼房的二层探出来,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就在它下面。北京商业区像王府井,西单的商业楼房都不会探出来盖在人行便道上面,而是把人行便道留出来。为什么是这样呢?我猜测是否是广州经常下雨,在商业区这样盖房子,一旦下雨人们就不必找地方避雨了。</p><p class="ql-block">退休了,我到欧洲旅游在东欧的一些国家也看过这样类似的在人行道上加顶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待了几天,我们没有可去之处,几个人商量后决定从广州返回北京。记不清从哪里领到的火车票了。</p><p class="ql-block">火车上的乘客,多半都是学生,很多人要到北京,去天安门,想要参加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检阅。</p><p class="ql-block">在我们一排的座椅上,有几个北京学生买了一大把香蕉,碧绿碧绿的如同翡翠。他们把香蕉用绳子系在窗帘杆上,不时看着它什么时候变黄。如果黄了就在路上了吃掉,如果不黄就带回北京。当火车过了长沙后,突然间火车的一次晃动,已经发黄的香蕉从挂的绳子上脱落下来,又从打开的窗口滑落下去。大家眼睁睁地看着香蕉落下去,不知道谁说了一句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引起了大家的一片笑声。</p><p class="ql-block">记得在硬座上,我们坐了30多小时的火车才回到北京。</p><p class="ql-block">从广州回到北京往返了十多天,回到北京已经九月下旬了,这次行程将近5000公里。</p><p class="ql-block">在从广州回北京的路上,我们闲聊着大串联,我们几个人都意识到,这样的大串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说不定哪天就会停止,我们一定抓紧时间。因此我们决定过了十一就主动出击,进行下一次大串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