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百态风流》之卌七:乐观达观的父亲

剑客

<p class="ql-block"> 写平凡人故事 为老百姓作传</p> <p class="ql-block"> 乐观达观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80岁那年,我撰写了一篇文章《父亲》,收录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诗歌散文集《情思文韵》中:</p><p class="ql-block"> 从睡梦中醒来,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女儿放在床头桌上的小黑板上,我不经意地瞟了一眼,发现上面画着什么,走近一看,“老爸,父亲节快乐!”几个五彩缤纷的粉笔字和一颗大大的“心”映入我的眼帘,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一点流出来。女儿长大了,知道祝福养育她的父亲了。忽然,我仿佛想起了什么,刚才还在眼眶里的泪花流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妻问我:“怎么了?”</p><p class="ql-block"> 我说:“今天是父亲节。女儿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p><p class="ql-block"> “那你应该高兴啊!”妻说。</p><p class="ql-block"> “我为女儿高兴,为自己难过。”我说。</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妻问。</p><p class="ql-block"> “女儿想到了我,可我却把咱爸忘了。”我说。</p><p class="ql-block"> 父亲今年虚岁80了,当了一辈子事业单位的工人,退休前是市房产局香坊房产维修管理处木工组的组长、七级木匠。</p><p class="ql-block"> 父亲心灵手巧,乐于助人。七、八十年代,父亲的工作很忙,每两个星期才休息一天,俗称休“大礼拜”,而且晚上还经常加班。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为邻居做了许多家具,可以说,左邻右舍新添置的家具绝大多数都是父亲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制作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自制力强,言而有信。母亲常年患肺结核、肺气肿、肺心病,而且嗜烟如命。听到母亲一声接一声的咳嗽声,父亲很心疼,就劝母亲把烟戒掉,并率先垂范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而母亲虽然下了几次决心却始终没有戒掉她生活中这唯一的“嗜好”。</p><p class="ql-block"> 父亲严于律己,内敛忍耐。他老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从来不给人添麻烦,对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是如此。自己有病能忍就忍,生活能将就就将就,从没有对我们提出过任何额外的要求。父亲和其他老年人一样,怕孤独、怕寂寞,但他知道儿女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所以他把孤独和寂寞都深藏在心里,从来没有向我们流露过。</p><p class="ql-block"> 父亲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在同事、朋友的眼中,父亲永远是“老好人”,从没有和谁、吵过架、红过脸。在家庭里,对弟弟、妹妹他是仁厚的长兄;对儿女,他是慈祥的父亲;对妻子,他是憨厚的丈夫。</p><p class="ql-block"> 父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单位是有名的“老黄牛”,曾经连续多年被评为局劳动模范;在家里是名副其实的“顶梁柱”,一个人承担了养家糊口的责任。七十年代以前,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个人挣钱养活全家七口人,而且父亲、母亲都是各自家中的老大,又在城市安了家,所以农村的亲戚如“走马灯”一样,刚送走一拨,就又来了一拨,一年四季人来人往不断流,家里花销很大,父亲只好拼命地加班,以维持家用。</p><p class="ql-block"> 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2002年母亲去世后,父亲仿佛在一天内苍老了很多。平时就少言寡语、不善言辞的父亲更加沉默寡言,每天看电视新闻、听评书联播、摆扑克是他打发时间的主要内容;天气好时,他就出去“遛弯儿”,看看别人下象棋、打扑克,支上一、两招;偶尔到农村亲戚家小住几日,也算是调剂一下生活。</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单调的生活,在他自己的安排下过得愉快、充实。</p><p class="ql-block"> 我们祝他老人家和天下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晚年快乐!</p> <p class="ql-block">  母亲去世后,父亲到我家住了将近一年时间。后来我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父亲到三弟振山家居住。我痊愈后,妻和我多次接他回来,他都执意不肯。我知道,在大哥、我和振山三家中,只有振山的孩子是儿子,我和大哥都是女儿,父亲是想过含饴弄孙、尽享天伦的生活。振山孙子出生前,我把父亲接到我家。振山孙子果果出生后,父亲三天两头嚷嚷回振山家。我心里明白,四世同堂是他们这辈人的愿望;我也知道,父亲回到振山家就再也不会来我家住了。父亲在我家住了半年多时间后,我把他送回振山家,并尽可能地抽时间去看望他。</p><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5日刚吃过早饭,振山来电话说父亲感冒一周多了,吃药也不见好。于是我与妻驾车到振山家,父亲躺在床上,很难受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妻对父亲说:“爸,到医院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父亲点头表示同意。我们一起送父亲到附近的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由于父亲的哮喘特别严重,就住在了呼吸科。我与妻交了两千元押金。不一会儿,大哥、大妹妹春阳、小妹妹春英和妹夫孝滨都也来到医院。</p><p class="ql-block"> 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p><p class="ql-block"> 7月14日,父亲精神状态很好,医生说周一可以出院。中午,父亲吃了饺子和一些葡萄。然后坐在床上摆扑克玩,还哼起了小调。下午15时许,父亲说,让春阳来。大哥给春阳打电话,少顷春阳来了。16时许,父亲对我和大哥说,你们回去吧。我与妻和大哥见父亲没有大碍,就回家了。半夜11时20分左右,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我顿觉可能父亲出事了。果然,振山来电话说,父亲过世了!我与妻连忙起床赶往医院。</p><p class="ql-block"> 孤独、寂寞的父亲终于到天堂与母亲团聚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殡那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这是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暴风雨,我想老天有请,为一位善良父亲的离世而哭泣、而悲哀。</p><p class="ql-block"> 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上班,我发现办公室里两米多高的木本植物的枝桠全折了。或许,植物有情,也在表达对父亲去世的哀悼之情吧。</p><p class="ql-block"> 8月17日,我写下如下诗句,祭奠在天堂的父亲:一切都好!</p><p class="ql-block"> 一个乐观豁达刚强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伴着浓烟在暴雨中升腾</p><p class="ql-block"> 从此,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p><p class="ql-block"> 平凡但不平庸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而在遥远的天国</p><p class="ql-block"> 却多了一颗明亮的星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慈祥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出门远行</p><p class="ql-block"> 惊天动地</p><p class="ql-block"> 感动神灵</p><p class="ql-block"> 儿女扼腕</p><p class="ql-block"> 亲友动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您用倔强和果敢</p><p class="ql-block"> 与病魔与伤痛抗争</p><p class="ql-block"> 精疲力竭时</p><p class="ql-block"> 您选择了硬碰硬</p><p class="ql-block"> 虽然失败了</p><p class="ql-block"> 但您虽败犹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您静卧在花丛中</p><p class="ql-block"> 化作青烟升腾</p><p class="ql-block"> 暴雨为你呜咽 </p><p class="ql-block"> 狂风为您送行</p><p class="ql-block"> 在天堂的某处</p><p class="ql-block"> 您获得了永生</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周振华,笔名剑客,生于困难时代,长在动乱时期,吃过糠,下过乡。“恢复高考”后,成为“新三届”中的一员。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做综合调研工作,搞职业技能培训,干统战教育培训,历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院长、党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2018年退休,省级作协会员、省政府科顾委专家、高校客座教授。先后出版长篇小说《秋风劲》,人物传记《百态风流》,诗歌散文集《情丝文韵》,杂文集《谈天说地》,诗集《低吟浅唱》,散文集《品读哈尔滨》《岁月无痕》,长篇报告文学《巴兰颂歌》《工作队在依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集《调研思考实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