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忆 深 处 的 小 故 事

一华

<p class="ql-block">  犀牛井。小时候听大人说古时候一头仙牛在天上与妖怪打斗,斗败了还断了一条腿。从天上掉落下来把地面砸了个大深坑,后来就成了现在的这一口水井,人们叫它做仙牛井。站在井边看,井水里卧了一条牛背状的大石头!而那条牛腿跌落在东半边街的燕泉河边,也被砸了一个大坑成了后来的另一口水井。我们有时也会去那里挑水。去那里要从干城街菜市场对面拐,走过扎上街,过裕后街和护国街交际处(裕后街与护国街以燕泉河一小石拱桥为界),下东半边街往前三四十米处又过一石板桥,叫什么井不记得了。</p> <p class="ql-block">  每星期天要去犀牛井挑吃水。到了大热天,干城街两旁便会有老人拿着水筒勺面朝井的方向坐在门口侯着,想舀一筒勺新鲜的冰凉的井水解暑。见我们挑水路过,她(们)会“飞快的冲”过来用水筒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我们水桶里舀一筒勺水走!刚开始还.被吓一跳!一小担水桶装满也就四五十斤,她一勺下去,水桶里的水就坎了近两寸,很是无奈。一路被舀,到家就只剩下大半担水了!</p><p class="ql-block"> 我“发明”了一个方法:每次从井边上来,就开始前后两手同时转动水桶,让钩子扁担的绳子拧紧成麻花状,见水筒勺快伸进水桶时松开抓绳子的手,一松手水桶会快速的旋转,而且绳子在松开转动时会惯性朝反方向再转回去,使她们的水筒勺暂时无法伸进水桶。右边来人松右手,左边来人松左手,并双脚配合快步往前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干城街</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我把这事对爹妈讲,爹爹为防止发生危险(担心拧紧的水桶绳子快速转动时会把人家的水筒勺连人带倒)。便找了两块木板锯成比水桶口直径短一寸左右,在小木板的斜对角用烧红的铁丝各烙钻两个小孔,把两块小木板洗干净,再分别用两根细绳子穿过小孔,一头捆扎固定在水桶口提手上,一头是活动的,等从井里打了水上来后再捆扎在另一边水桶口提手上。这个方法比我的更好,安全!哈,怪不得我有点点小聪明,原来是有出处的!</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是干城街的末尾,我的同学倪如兰的娘家就住在这干城街的尽头。</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出去就是从前的裕后街,我同事陈佩兰的娘家就住在这里。现在叫什么街?</p> <p class="ql-block">  以上图片取自何安黔的美篇:《长街一路湿》。谢谢!</p> <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的犀牛井是附近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后来有了自来水,又1999年郴州发大水,把郴江河边的干城街全部冲毁,而后,成就了现今的一个景点:裕后街!</p><p class="ql-block"> 干城街,只存留在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的记忆深处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干城街尽头往左走是去龙门池。</p><p class="ql-block"> 裕后街的尽头是磨心塘。</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