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空山新雨

<p class="ql-block">7月7日傍晚到塔林码头,18: 10乘坐大游轮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p> <p class="ql-block">游轮行驶在波罗的海上。</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是坐的长途游轮,并且在船上过的夜。船很舒适,没有风浪,两人间,但不知为啥设置了一个上铺,一个下铺。下边还有一个长沙发,但没啥用。</p> <p class="ql-block">餐厅门口的椅子像龙椅一般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餐食极好。自助餐品种多样,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吃好了就上上下下地活动。</p> <p class="ql-block">下船,上大巴。</p> <p class="ql-block">7月8日上午7点30分下船,乘大巴10: 30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第一个参观的地方就是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位于城市的东南角。两面临水,环境优美,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大厦建筑规模特别宏伟,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拍不全。</p> <p class="ql-block">大厦有侧有一个106米高的塔楼,顶上有三个金光闪闪的皇冠,代表着瑞典、挪威、丹麦三国人民友好相处,亲密无间。</p> <p class="ql-block">这一个是塔顶细节,能清楚地看到三个金色的王冠。为什么它代表着瑞典丹麦挪威这三个国家的友好呢,因为它们地理上紧密相连,历史上组成过卡尔马联盟(连同冰岛芬兰),五国一体化,由同一君主(丹麦人)领导。</p> <p class="ql-block">网搜了两张在水一方的市政厅大厦远景,我们在当时无法拍出来。塔顶的三个皇冠都特别清晰。</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长廊。</p> <p class="ql-block">长廊内的纪念浮雕与铭牌。</p> <p class="ql-block">上方铭牌纪念的是阿瑟·哈泽柳斯(Artur Hazelius),他是瑞典著名的民俗学家、露天博物馆的创始人。以此纪念他对瑞典文化传承和博物馆事业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下方浮雕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相关,展现了诺贝尔奖项(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的颁发场景,体现了诺贝尔奖在全球学术与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是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作为诺贝尔晚宴举办地的文化印记之一。</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浮雕以艺术形式展现了诺贝尔奖的精神内涵,其中的地球元素象征全球视野,周围的人物形象代表着不同领域的学者与贡献者,体现了诺贝尔奖对全球科学、文化与和平事业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进入。</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蓝色大厅。建于1911年,历时12年完工,采用约八百万块红砖砌成,是北欧古典建筑风格的代表。是年度诺贝尔晚宴的举办地,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重要的地标建筑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12月10日,诺贝尔奖金颁发后。瑞典的国王和王后都要在宴会厅为获奖者举办一个盛大的宴会,颁发奖金,表示祝贺。</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市议会厅。内部以红棕色木质结构为主,搭配华丽的吊灯与精致的木雕,展现出庄重的议事氛围。这里也对游客开放参观,让人们了解瑞典地方议会的运作环境与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解说员是同济大学毕业的,讲一口地道的汉语,连"七年之痒"、"小三"这类词都能熟练运用。他在这里介绍市政厅的功能以及关于诺奖的诸多过往,提到莫言等中国获奖者,前后大约二十多分钟,他讲得通俗易懂,多次赢得掌声和笑声。然后就是自由参观。</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金厅。金厅以其约1800万块金箔马赛克装饰而得名,于1923年完工。墙面中央的大型马赛克壁画描绘了瑞典神话中的女神弗丽嘉,周围环绕着瑞典历史场景与市民生活画面,展现了瑞典的文化与历史传承。它是诺贝尔晚宴后举行舞会的场所,也是市政厅内极具艺术价值的参观亮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其金碧辉煌的装饰与精湛的马赛克艺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艺术殿堂。众多的壁画使游客深深地被震撼,沉浸其中。</p> <p class="ql-block">午餐是瑞典肉丸,六个小小的肉丸,还有一块大肉饼(也许是鱼饼?记不清了),面包。我很少拍吃饭的场景,也不大会鉴赏美食,幸好群里有建华发的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海滨大道观光,也叫斯塔万根大街。</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博物馆。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外观典雅庄重。博物馆致力于展示诺贝尔奖的历史、历届获奖者的成就以及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是了解诺贝尔奖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教堂。始建于16世纪,是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历经多次重建与修复,融合了巴洛克等建筑风格。是斯德哥尔摩重要的宗教场所和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王宫以及王宫广场。这个王宫是瑞典王室的官方居所(虽王室现居德罗特宁霍尔姆宫,但王宫仍具重要礼仪与行政功能),建筑风格融合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历经多次重建与扩建。</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古斯塔夫三世方尖碑。为纪念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以及斯德哥尔摩市民在瑞俄战争中的支持而建,是斯德哥尔摩老城的重要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造型简洁高大,基座上有相关铭文和雕塑。它承载着瑞典的军事与城市历史记忆,是游客了解斯德哥尔摩历史、感受老城文化氛围的重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城的老市政厅(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城的“面包房之塔”(Bageritornet)。是斯德哥尔摩老城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之一,可追溯至15世纪,最初为面包房的附属建筑,后历经功能变迁,成为老城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学院(Svenska Akademien)建筑。成立于1786年,是瑞典最具权威的文学机构,负责评选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瑞典斯德哥尔摩古斯塔夫三世雕像。其基座铭文:致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立法者、胜利者、和平重建者,由斯德哥尔摩市民敬献,公元1790年。</p> <p class="ql-block">铭文高度概括了古斯塔夫三世在立法、军事(瑞俄战争胜利)、和平重建方面的成就,体现了斯德哥尔摩市民对他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导游讲解完后,给了大家自由逛街的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