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西西里岛+马耳他 ‍ (四)

阿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秋风不燥,阳光正好,九月十三日我们一行二十一人,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发,去向往已久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游览。凌晨的航班已划破云层,将天府的温润甩在身后,一头扎进南欧的炽烈阳光里。罗马的台伯河刚漾起金光,脚步已转向那不勒斯——老城的街巷如蜿蜒丝带,晾衣绳在蓝天下摇曳,披萨的麦香与咖啡的醇厚缠绕着巴洛克建筑的浮雕,每一块石板都藏着时光的絮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踏足庞贝,火山灰封存的时光骤然苏醒。断壁残垣间,壁画的色彩仍未褪尽,古老的石阶上仿佛还留着驻足的温度。火山与海岸的交响中,南意的壮阔与厚重铺展开来,为西西里岛的旅程写下最动人的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辑:阿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拍摄:阿雪.阿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676877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那不勒斯海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不勒斯海港的晚霞正铺展成流动的锦缎,从码头的红砖屋顶漫向地中海,把整片海面染成熔金般的亮色,连浪尖都缀着细碎的光,像有人往蓝丝绒上撒了把碎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暮色漫过那不勒斯的海港,晚霞忽然挣脱云层,把地中海彻底照亮——近处的船帆浸着暖橙,远处的海线晕着粉紫,连海风都裹着光的温度,漫过码头的每一级石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不勒斯海港的晚霞从天际烧起,一路向下漫卷,把地中海变成了发光的绸缎。灯塔的轮廓浸在暖光里,归航的船推开粼粼波光,连空气里都飘着被光晒暖的海盐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次日早上7点,我们乘坐的游轮到达西西里的首府巴勒莫,“如果没有来过西西里,就像没有来过真正的意大利”,作为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是混沌与辉煌的结晶,它纷繁馥郁又热情似火。巴勒莫,一座沉睡在阳光下的历史之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是地中海地区最富有魅力和历史深度的城市之一,是大多数人西西里岛旅行的必经之地。让我们一起去体验西西里巴勒莫厚重的历史与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蒙雷阿莱大教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蒙雷阿莱大教堂,位于今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莫的卫星镇,蒙雷阿莱吸收了法国、伊斯兰教与拜占庭模式的诺曼式的代表作。巴勒莫的阿拉伯-诺曼风格建筑群以及切法卢大教堂和蒙雷阿莱大教堂为意大利2015年新增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遗产坐落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部海岸的巴勒莫省境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遗产由九大建筑组成,包括两座宫殿、三座教堂、一座大教堂、一座桥梁以及切法卢主教座堂和蒙雷阿莱主教座堂,历史可以追溯至西西里诺曼王朝时期(1130年至1194年)。蒙雷阿莱大教堂属于巴勒莫的阿拉伯-诺曼风格建筑群以及切法卢大教堂和蒙雷阿莱大教堂这一遗产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蒙雷阿莱大教堂,</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1174年,西西里王国国王威廉二世为彰显权力与信仰下令建造,历时10年完工。它是诺曼人将阿拉伯人赶走后建立西西里王国的产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外观:整体展现出诺曼建筑的古朴与庄严,厚重的石墙颇具沧桑感。但其东侧立面布满伊斯兰风格的几何纹饰,教堂背面融合了阿拉伯风格的几何纹饰、拜占庭风格的圆顶与雕饰以及诺曼式的拱卷,是西西里建筑风貌的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内部:两列拱卷廊柱将大厅纵向分为一主两辅的空间,拜占庭风格的金箔马赛克镶嵌画装饰着每一寸墙壁,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使用了1200公斤黄金,描绘了圣经故事、国王、教宗与圣人形象。中央主祭坛穹顶上的巨大基督像尤为震撼,目光仿佛能注视到教堂的每一个角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的青铜大门铸造于1186年,是中世纪最大的青铜门,上面有42幅圣经故事的浮雕。教堂隔壁的本笃会修道院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回廊由108对大理石柱围成四方庭院,石柱柱头雕刻精美,内容涵盖宗教故事、农耕场景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巴勒莫蒙雷阿莱</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Nuova)内部以拜占庭马赛克艺术为核心特色,融合诺曼与阿拉伯建筑风格,是西西里岛拜占庭艺术的巅峰之作。 ‌拜占庭马赛克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内部总面积达6400平方米的黄金马赛克壁画,使用约1200公斤黄金,描绘圣经故事及诺曼国王事迹。重点包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耶稣基督头像‌:穹顶中央的巨大耶稣基督头像由超100万片金箔镶嵌而成,随光线变化呈现不同视觉效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经叙事壁画‌:中殿两侧以连环画形式展现《创世纪》至《基督升天》等旧约与新约故事,包含42个篇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诺曼国王献礼图‌:威廉二世跪拜圣母基督为其加冕的场景,为唯一描绘诺曼统治者的马赛克作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采用巴西利卡格局,长102米、宽40米,中殿尽头设拉丁十字祭坛。教堂内部融合几何纹饰的阿拉伯拱门与诺曼装饰元素,屋顶暗道可俯瞰修道院回廊及西西里风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诺曼国王古列尔莫二世(1166–1189年)于1174年下令修建,耗时14年完成,旨在压制巴勒莫主教堂的权威,成为西西里教区核心宗教建筑。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门票:4欧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内部图片借用队友和网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原作者表示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教堂向外望去,可俯瞰被称为“金色贝壳”的肥沃山谷。山谷中遍布橄榄树、杏仁树和柠檬树,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远处是巴勒莫城区,粉墙红瓦密密麻麻,一直延伸至第勒尼安海湾,与天际线相接,山海城交融的景色十分迷人。天气晴朗时,还能从这里看到远处的埃奥利群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周边的人文景观也颇具特色。教堂旁的本笃会修道院回廊由228根双柱支撑,柱头雕刻精美,融合了圣经场景和阿拉伯风格花纹。中心广场上有海神特里顿喷泉雕塑,可供游客欣赏。此外,蒙雷阿莱小镇上还有传统的房屋、独立的精品店和蜿蜒的街道,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勒莫蒙雷阿莱大教堂附近的水果店,各种水果琳琅满目,价格实惠,仙人掌果榨汁喝了特别香甜,老板娘还免费让帅哥美女品尝当地的红酒和橙汁,热情洋溢的与小姐姐合影。感受到意大利西西里岛人的热情与对中国游客的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马西莫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马西莫剧院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是意大利规模最大的歌剧院,其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1400个座位的宏大规模在欧洲名列前茅。剧院定期上演歌剧、芭蕾舞及音乐会,并举办国际艺术节吸引全球观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马西莫剧院是电影《教父3 》经典拍摄取景地之一。参观者可参与导览活动探索建筑特色和历史背景,周边巴洛克风格建筑和历史遗迹进一步丰富了文化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马西莫剧院</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Teatro Massimo)是巴勒莫的地标之一,也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之一。这座剧院始建于1875年至1897年,其正立面设计灵感来自希腊神庙,内部则设有五层普通包厢和一个专设的VIP包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剧院的屋顶设计独特,采用半球形穹顶,内部可以旋转移动,需要时还能开天窗通风。从内部看,穹顶形似雏菊,旋转后花瓣部分镂空,实现了自然通风,因此剧院内部无需另设通风口和空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庞贝厅(Sala pompeiana)是一个椭圆形的大厅,因其特殊的音响效果而被称为“回音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门票:8欧元。(网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马西莫剧院出发,往普雷托利亚喷泉漫步,像是踏过一段叠着时光印记的街巷,市容地貌的层次感会慢慢在脚下铺展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走出大剧院,巴洛克风格的厚重门廊还在身后,转个弯便撞进满是生活气的街巷——路面是磨得发亮的石板,两侧多是米白、浅黄的老建筑,窗沿雕着细碎的卷草纹,偶尔有几扇窗挂着艳色的布艺窗帘,风一吹便轻轻晃,和建筑上斑驳的墙皮相映,藏着老城的慵懒。沿途会路过几家小铺,门口摆着装满血橙、无花果的木箱,面包房飘出的橄榄油面包香裹着海风的微咸,偶尔还能看见老人坐在街边的铁椅上聊天,阳光落在他们的藤椅上,连影子都透着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往深处走,街巷渐渐收窄,建筑风格也悄悄切换,从华丽的巴洛克慢慢过渡到更显沉稳的诺曼式痕迹,有些老楼的墙角还留着旧时的石雕残片。走着走着,视野忽然开阔,普雷托利亚广场便撞入眼帘——广场中央的普雷托利亚喷泉格外惹眼,48尊白大理石雕像在阳光下透着温润的光,围绕着多层水盆错落分布,水流顺着石雕缝隙轻轻淌,溅起细碎的声响。喷泉周边,市政厅的规整建筑与喷泉的灵动雕塑相得益彰,来往的游客或驻足拍照,或坐在喷泉边的石阶上歇脚,老城的热闹与静谧,在这一段路的尽头恰好相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巴勒莫市的网红模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普雷托尼利喷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是巴勒莫的经典地标。</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始建于1554年,原本安置在佛罗伦萨的圣克莱门特宫花园,1573年巴勒莫购买了这座喷泉,并将其重新组装在普雷托利亚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喷泉周长为133米,高12米,由4座桥梁、楼梯围绕。其主体结构是多层同心水盆,由楼梯连接,中央有喷泉柱,柱子顶部是城市的守护神巴克斯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喷泉四周有48尊白色大理石雕像,雕刻着奥林匹亚众神、神兽等,包括戴安娜、阿多尼斯、维纳斯等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人物,还有象征巴勒莫河流的神话雕像,这些雕像细节精致,栩栩如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喷泉与周边的巴勒莫市政厅、圣卡塔尔多教堂等建筑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景观,是巴勒莫必打卡的景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喷泉四周有48尊白色大理石雕像,雕刻着奥林匹亚众神、神兽等,包括戴安娜、阿多尼斯、维纳斯等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人物,还有象征巴勒莫河流的神话雕像,这些雕像细节精致,栩栩如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喷泉与周边的巴勒莫市政厅、圣卡塔尔多教堂等建筑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景观,是巴勒莫必打卡的景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巴勒莫贝利尼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勒莫贝利尼广场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的老城中心,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广场。广场周边是连串的阿拉伯-诺曼风格建筑文化遗产,这些建筑大多建于诺曼人统治时期,反映了当时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上有几座极具代表性的教堂。圣卡塔尔多教堂建于1160年,是典型的阿拉伯-诺曼风格建筑,外观呈方正箱型结构,有阿拉伯风格城垛、圆弧拱窗,屋顶上方立着三个显眼的红色球体状拱顶。海军元帅圣母教堂约建于1143年,拥有巴洛克式外立面、阿拉伯诺曼式钟楼、拜占庭式穹楼。此外,还有圣卡特琳娜教堂,建于1532年,是西西里首府最奢华的巴洛克教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以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文森佐·贝里尼命名,周边有许多咖啡馆、餐厅和酒吧,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当地的美食和饮品,感受浓郁的西西里风情。同时,这里也是当地居民休闲聚会的场所,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充满了生活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贝利尼广场出发往巴勒莫主教座堂走,短短一段路,像翻了一页巴勒莫的“建筑文化手账”,街头风景藏着满满的老城肌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迈出广场,圣卡塔尔多教堂那三个红球形拱顶还在视线里,转进街巷,风里就多了几分生活气——两侧是米黄、浅灰的老建筑,墙面上爬着暗绿的藤蔓,偶尔有几扇铁艺窗栏锈出好看的纹路,窗台上摆着小巧的陶罐,插着几朵不知名的野花。沿途会路过几家小摊贩,摊主吆喝着卖西西里炸饭团,油香混着隔壁甜品店飘来的开心果冰淇淋甜香,偶尔还能看见居民推着小推车,慢悠悠往家里运刚买的血橙,石板路被脚步磨得发亮,走在上面能听见轻微的“嗒嗒”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往前,建筑风格渐渐从阿拉伯-诺曼的灵动,多了几分庄重感。有些老楼的门楣上还留着旧时的家族徽章,墙角嵌着磨损的石雕,偶尔出现一座小巧的街角喷泉,水流细细淌着,成了路人歇脚的小据点。走着走着,视野慢慢开阔,巴勒莫主座堂的身影渐渐清晰——浅灰色的立面带着诺曼式的厚重,哥特式尖拱与阿拉伯风格纹饰交错,搭配着高耸的钟楼,和沿途的市井风景撞在一起,既显历史的厚重,又藏着老城的鲜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巴勒莫主教座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勒莫主教座堂(Cattedrale di Palermo)是意大利西西里自治区首府巴勒莫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184年,历经多次改建,融合了诺曼式、哥特式、加泰罗尼亚式、巴洛克式和伊斯兰风格等多种建筑元素,于18世纪最终完成,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历史混搭风格、地下宝藏和皇室墓室而闻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门票:15欧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勒莫主教座堂的历史可追溯至6世纪拜占庭时期,最初为东正教堂;9世纪阿拉伯人统治时改为清真寺;1184年诺曼人夺回后,在清真寺基础上重建为天主教堂,后经哥特式、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风格及巴洛克风格多次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今样貌。其建筑风格多元融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外观‌:哥特式尖顶钟楼、巴洛克式圆顶、加泰罗尼亚风格门廊及伊斯兰几何图案后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内部‌:诺曼式半圆形殿堂,空间空旷,曾为诺曼皇室墓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 巴勒莫主教座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内部装饰融合了多种风格,展现了中世纪欧洲艺术的精湛技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马赛克镶嵌画:教堂的墙壁和穹顶装饰着大量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大多创作于12世纪和13世纪。图案以圣经故事、基督教人物和几何图案为主,色彩鲜艳。其中最著名的是主祭坛后面的“基督受难”场景,以及教堂中央穹顶上的“圣母升天”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雕塑:中殿立柱上有神态各异的精美雕像,这些雕像是大教堂的精华之一。西门门楣上的雕塑也十分精细、传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祭坛装饰:中央是大理石祭坛,祭坛上方是巨大的穹顶,穹顶上装饰着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此外,教堂内还有多个小祭坛,都非常精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皇家陵墓:教堂内有皇家陵墓,安葬着西西里岛历史上的多位君主,如诺曼人国王鲁杰二世等。这些陵墓用大理石或砂岩制成,有着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其中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陵墓最为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他装饰:教堂内部有哥特式的拱顶和彩色玻璃窗,走道之间由12根大理石柱子分隔。在教堂入口处有座石雕洗礼池,雕刻精细。此外,还设有宝库,收藏着圣器、祭衣、珠宝等众多宗教艺术品和圣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勒莫主教座堂是一座见证西西里千年历史变迁的建筑奇迹,非常完美的体现了西西里文化交融特点的一个建筑。巴勒莫主教座堂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也就是1600多年前,当时西西里还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当时古罗马帝国颁布宗教自由令以后,允许当地人在这个位置建造一个小的教堂,供奉圣毋玛丽亚。这个小教堂非常的不幸,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被入侵的旺尔达人摧毁了。在六世纪末期,由拜占庭人在旧址上重新修建了一个小的教堂。这个小教堂在历史上经过很多次的改造,在公元九世纪至十一世纪之间,大概有240多年的时间,西西里是被阿拉伯人统治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伯人把这个教堂改造成为了清真寺,用了大概240年的历史,在十一世纪,从北欧来了一批维京人的后代,他们叫做诺曼人。诺曼人在西西里岛建立诺曼王国之后,把它从清真寺恢复成了天主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1169年开始,对它进行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扩建,把原来的小教堂,改造成我们看到的规模非常宏大的看起来非常宏伟的建筑。在扩建的时候,是由当时生活在西西里这个地方的罗马人、拜占庭人、以及阿拉伯人,诺曼人他们的工匠共同参与了这个扩建工作,他们把各种建筑风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阿拉伯诺曼风格。这个教堂的主风格就是阿拉伯诺曼风格,这个教堂后来还经过了一些其他改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例如这个教堂我们镜头里出现的非常明显的哥特式钟楼和尖塔,它们是在15世纪后被增加上去的,在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教堂又增加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回廊和环廊。在现在教堂的内部,仍然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留下来的艺术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7世纪以后,欧洲开始盛行巴洛克,这个教堂也没有放过巴洛克的元素,在这个教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穹顶,这是一个西西里巴洛克风格的穹顶。它们的内部有一些大理石的浮雕,大理石的镶嵌图案,还有精美的湿壁画。都是在巴洛克时期增加上去的,这个教堂我们看到它是非常复杂的,它把各种建筑风格非常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但是这种融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逐渐逐渐改造成这样的教堂。是非常好的见证了西西里千年历史变迁,同时又是西西里文化交融最完美的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西西里岛是一个交织文明与自然的史诗,那他的首都——巴勒莫,便是最生动的篇章。他既不如北方城市那般整洁华丽,也不追求小镇的恬静悠闲,却用她独有的喧闹与厚重,演奏出一支支充满异域风情的旋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阳光透过棕榈叶洒在斑驳的石墙上,阿拉伯拱门、诺曼堡垒、巴洛克穹顶轮番登场。教堂钟声与市集叫卖交织成日常的乐章。你能在这里闻到橘子花的香气,尝到撒丁鱼与葡萄干的碰撞,也能在某个黄昏站在老港边,听到地中海的心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城市曾是腓尼基人的港湾,阿拉伯人的绿州,诺曼国王的王都。千年来,她从未沉睡,而在风雨和阳光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色彩与节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巴勒莫,历史不在博物馆里,而活在空气和石缝之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曾经来过的朋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队友们的图片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