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嵌名 鲁班 李冰 <p class="ql-block"> 诗嵌名</p><p class="ql-block"> 鲁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艺运斤冠世强</p><p class="ql-block"> 班凿斧锯榫卯王</p><p class="ql-block"> 木削鹊起巧工器</p><p class="ql-block"> 匠筑阁栖智绘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①运斤,古代是指挥动斧头,喻鲁班工艺高超。</p><p class="ql-block"> ②榫卯技术早在6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就把它应用在房屋建筑上。</p><p class="ql-block"> ③木削飞鹊,是说鲁班能以竹木为材制成可飞行的器物。喻鲁班在木工技艺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④ 鲁班在建筑上里发明了曲尺、墨斗,成为智绘测量的标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班简介</p><p class="ql-block"> 鲁班(前507年—前444年),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p><p class="ql-block"> 鲁班出生于工匠世家,从小跟随家人从事建筑工程劳动,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前往楚国制造兵器。</p><p class="ql-block"> 鲁班在木工工具方面,发明了锯子、曲尺、墨斗、刨子等,这些工具极大地提高了木工的工作效率。</p><p class="ql-block"> 在农业器具方面,发明了石磨、碾子、铲子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军械兵器方面,为楚国制造了云梯、钩拒等兵器,还发明了木鸢这种飞行器。</p><p class="ql-block"> 在土木建筑方面,完善了榫卯工艺和斗拱构件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鲁班被土木建筑工匠们尊称为“祖师爷”,其名字成为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此外,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嵌名诗</p><p class="ql-block"> 李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公郡守誉先贤</p><p class="ql-block"> 冰魄拴涛灌桑田</p><p class="ql-block"> 修水宝瓶玉垒处</p><p class="ql-block"> 堰排洪砾飞沙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① 郡守,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p><p class="ql-block"> ② 宝平,是李冰修筑都江堰的其中一个水利枢纽名,是在玉垒山凿开剥离,因此便有离堆公园之名;</p><p class="ql-block"> ③洪砾,是指洪水和沙石;</p><p class="ql-block"> ④飞沙,是指都江堰的另一水利枢纽一一飞沙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李冰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著名水利专家。</p><p class="ql-block"> 李冰精通天文地理,秦昭王时被任命为蜀郡太守。他到任后,鉴于成都平原水患频发,便开始了系统的治水工程。</p><p class="ql-block"> 李冰最主要的成就是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该工程由宝瓶口、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组成,是唯一留用至今的无坝引水工程,也是中国治水工程的典范。 </p><p class="ql-block"> 他还疏通岷江沿岸诸多河道,平掉雷垣、盐溉等险滩,使成都通江达海。</p><p class="ql-block"> 李冰被蜀人尊称为“川主”,人们在都江堰玉垒山麓修建二王庙以示纪念。他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其“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献图片、音乐选自网络 致谢!</p><p class="ql-block"> 诗文:盛伟</p><p class="ql-block"> 美篇制作:揚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