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家书

刘跃田

<p class="ql-block">文 字: 刘跃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6760517</p><p class="ql-block">图 片: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爹、娘,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院子里那棵老桂树,今年该是开得格外热闹了吧?记得小时候,母亲总在树下铺一张竹席,把刚蒸好的糯米糍粑摆上,父亲则搬出那把吱呀作响的藤椅,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如今我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夜里抬头望月,总觉得那轮清辉,照的也是咱家屋檐下的青瓦。</p><p class="ql-block"> 这半年,我在项目上忙得脚不沾地。前阵子赶一个水利工程的收尾,连续三周没休过一天整觉。工地上风沙大,口罩一天换三副,可每当看见图纸上的线条变成实实在在的水渠,心里就踏实。前两天暴雨,我们连夜巡查堤坝,雨水顺着安全帽往脖子里灌,可没人喊苦。我想,这大概就是你们从小教我的——人活着,总得做点对得起良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同事小陈是本地人,中秋邀我去他家吃饭。他母亲听说我老家在北方,特意包了韭菜鸡蛋馅的饺子,还学着做了炸藕盒。我夹起一个,热油滋啦一声响,忽然就红了眼眶。不是想家菜的味道,是那股子热乎劲儿,像极了母亲在灶台前忙活的背影。我偷偷把一个饺子藏进饭盒,打算明天晒干了寄回去,让你们也“尝尝”南方的中秋。</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路过花市,看见一盆开得正盛的桂花,金黄的小碎花密密地缀在枝头,香气浓得能掐出汁来。我犹豫半天,还是买下了。现在它就摆在宿舍窗台上,夜里风一吹,影子在墙上晃,像极了老家院里的那棵。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故园”,每天浇水时都跟它说两句话,它虽不答,可花香就是回信。</p><p class="ql-block"> 前日收到妹妹的信,说家里新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再也不用烧大锅水了。她还拍了张照片——父亲坐在院中,正用新买的放大镜看报纸,阳光落在他花白的鬓角上,像撒了一层薄薄的霜。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忽然发现,父亲的背比去年更弯了些。我多想回去替他捶捶腰,像小时候他给我讲故事那样,轻轻地说:“爸,歇会儿吧。”</p><p class="ql-block"> 中秋夜,我打算不加班了。约了几个同乡,租了个小院子,支起炉子烤月饼。不是买的那种,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豆沙馅是小陈妈妈给的,饼皮我照着视频捣鼓了两回才成功。我们还买了几盏纸灯笼,准备写上心愿挂起来。我写的是:“愿双亲安康,秋月常圆。”别的没敢多写,怕笔尖一颤,落下太多思念。</p><p class="ql-block">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会把相机架在窗边,对着那轮满月录一段视频。不说话,就静静地拍,让月光慢慢爬过“小故园”的叶子,再洒在桌上的家书上。等寄回去,你们打开信封,或许还能看见那一夜的光。</p><p class="ql-block"> 都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我觉得,只要我们抬头看见的是同一个月亮,心就从来未曾真正分开。你们在北方数着桂花落,我在南方听着秋虫鸣,天地虽远,共此婵娟。</p><p class="ql-block"> 纸短情长,写不尽的牵挂,都藏在这一笔一画里了。</p><p class="ql-block"> 中秋将至,愿风捎去我的问候,月带去我的凝望。你们保重身体,莫要太念我。等来年春暖,我一定回家,亲手给你们做一顿饭,再陪父亲喝一盅老酒,听他讲那讲了半辈子的月亮故事。</p><p class="ql-block">儿在外敬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