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着沙漠行走在九号公路上 第四天(10) 晨走青岗峡水电站清晨五点半,天色未明,我与金属在楼下会合…

布谷鸟XIAOMING

<p class="ql-block">《2025阴月04.12-539》</p><p class="ql-block">一一跟着沙漠行走在九号公路上</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10) 晨走青岗峡水电站</p><p class="ql-block"> 晨走青岗峡电站</p><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半,天色未明,我与金属在楼下会合。寒意料峭,他却精神抖擞说:“咱往游客中心走,那儿视野开阔。”我点头应和,目光却被远山间淡淡的云海勾了去——乳白色的云雾如轻纱缠绕山腰,给沉睡的峡谷添了几分仙气。</p><p class="ql-block"> 沿着坡道向下,我们竟不知不觉走到了青岗峡水电站。这里是大通河奔腾的见证,水流湍急却清澈见底,仿佛一条碧绿玉带从峡谷深处挣脱而出。金属告诉我,青岗峡水电站用的也是这条河的水,源自雪山,终年不浊。</p><p class="ql-block"> 一座灰白色的桥梁横跨河面,桥头立着石碑,刻着“青岗峡水电站厂房跨河桥”。碑文记载:这座2004年建成的桥梁连接甘青两省,左岸是甘肃天祝县天堂镇,右岸通往青海。90米长的桥身由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构筑,虽只5米宽,却是两岸居民往来的要道。我轻抚桥栏,感受到金属的凉意——这座限载5吨的桥,十六年来不仅承载着电站工作人员,更连起了两省百姓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过桥时,一座藏式碉楼闯入视野。它像忠诚的卫士守在桥头,石砌墙体斑驳沧桑,彩色经幡在晨风中轻扬。我忍不住爬上旁边的高坡想拍日出,却见群山层叠隐在薄雾里,朝阳迟迟不肯露面。</p><p class="ql-block"> 正调试手机时,身后传来清脆的问侯声。“早”回头见是“笛子”,一个同行红扑扑的脸颊冒着热气。“没想到大清早在这深山能遇见你。”他爽朗笑道,“七点半食堂开饭,来得及回去。”我看了眼时间刚过七点,便与她道别,慢悠悠折返。</p><p class="ql-block"> 七点二十四分,天光豁然开朗。峡谷褪去朦胧,露出墨绿山体,云雾升腾成金色云海。电站厂房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桥下河水轰鸣着奔向远方。那个守桥的碉楼此刻被镀上暖光,仿佛从百年沉睡中苏醒。</p><p class="ql-block"> 走在回酒店的路上,我回味着这个清晨的馈赠。晨雾与大山相互缠绕,黑夜到白昼的过渡如梦境变幻。这才是旅行的意义——不在去了多少景点,而在某个平凡清晨,能与天地独处,听水流轰鸣,看云雾舒卷,在甘青交界处这座平凡的水电站旁,遇见不平凡的晨光。</p><p class="ql-block">美好总愿降临有福之人。而福气,大概就是愿意在清晨六点出发,去遇见一座桥、一条河、一群山,和那个永远向往美好的自己吧。</p><p class="ql-block">2025.10.4日6:30分美篇记录。</p> <p class="ql-block">《2025阴月04.13-540》</p><p class="ql-block">一一跟着沙漠行走在九号公路上</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11)仙米国家森林公园聚阳沟</p><p class="ql-block"> 踏入聚阳沟时,天空正铺展着一种苍茫的凄美。三公里的路途在眼前延伸,初看并无惊艳之处,唯有秋日特有的清寂笼罩四野。那些被称作网红桥、圣湖的景致,此刻都静默地等待着与每一位到访者对话。我忽然觉得,这趟行走像是在完成一个约定——与秋天,与自然,也与内心深处那个渴望安宁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所行皆坦途”——这句祝福莫名浮上心头。在这空寂的山谷里,这话倒像是对着整片天地诉说,带着几分痴气,却又无比真诚。既然来了,就该认真地看,用心地感受。这里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祁连”在古语中意为“天”。那么此刻,我便是行走在天境之中了。这个认知让寻常的景物忽然镀上了神圣的光泽。</p><p class="ql-block"> 聚阳沟自然教育径沿着溪流向南延伸,全长2.2公里。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这条小径像一扇半开的门,引领我们走进自然的深处。海拔2700至3900米之间的这片土地,北倚祁连山,南临大通河,2929.8公顷的区域里蕴藏着高原最本真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泉水清冽得能照见灵魂。那些不知名的草木在秋霜中依然保持着最后的倔强,深绿、浅黄、赭红交织成高原特有的锦缎。林间的鸟儿不时掠过,翅膀划破空气的声音清脆如裂帛。偶尔有猛禽在高空盘旋,像是这片领地的巡视者。沿途的科普展牌静静伫立,诉说着在此安居的动植物居民的故事。原来每一株不起眼的草,每一只匆匆而过的兽,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与尊严。</p><p class="ql-block"> 水清、山险、林密、景奇——这八个字渐渐在行走中具象起来。清澈的溪流是整条山谷的歌者,吟唱着千年不变的谣曲;两侧山势陡峭,裸露的岩壁记录着地质变迁的史诗;茂密的森林覆盖率达87.62%,2567.16公顷的林地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绿宝石”;而最奇的,是光影在山谷间的变幻,云朵从林梢飘过的姿态,还有那种天地初开般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达摩神湖静卧在群山环抱中,湖水清澈得让人心生敬畏。湖中的牛头石刻若隐若现,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信仰。不远处的达摩禅音瀑布轰鸣不息,水声确如禅音贯耳,洗涤着尘世的喧嚣。我忽然明白,这一路想要捕捉的,或许就是这种天人合一的瞬间——不是镜头的定格,而是心灵与万物的共振。</p><p class="ql-block"> 徒步的终点,回望来路,那些曾觉得平常的景致此刻都镀上了别样的光彩。原来美从来不在远方,就在驻足凝望的当下。聚阳沟像一位沉默的导师,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自然的奥秘:它不急于展示所有,而是等待有心人慢慢发现。</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秋意更浓了。带不走一片云彩,却装满了整座山谷的宁静。那些未拍到的画面,或许本就该留在心里,成为永恒的诗篇。而这扇刚刚开启的生态之门,将继续守护着祁连山的故事,等待下一个寻秋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6:34分。</p> <p class="ql-block">《2025阴月04.14-541》</p><p class="ql-block">一一跟着沙漠行走在九号公路上</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12)昨日的俄堡遗址</p><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G227公路的沥青路面,发出平稳的摩擦声。午后一点三刻的阳光斜照在车窗上,我们终于抵达这座被朔风包裹的边城——鹅堡。名字里带着北地的硬朗,却曾是丝绸古道上温热的脉搏。公路边的箭头标志下,留影的游人裹紧外套,古城墙上远眺的旅者围巾飞扬,他们在寒风中蒸腾着某种奇异的热情,仿佛要用体温融化这座边塞小城的苍凉。</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停留约莫一个钟头。馆内灯光昏黄,那些标着明确年代的器物躺在玻璃柜里,过于精致的标签让它们失去了时间的包浆,更像是待价而沽的商品。倒是馆外空地上嬉戏的四个孩童,成了此行最鲜活的收藏。他们看见我的镜头,非但不躲,反而即兴扭腰摆臀,自在得如同草原上随风摇曳的格桑花。回放录像时,那迸发的笑声清脆如碎玉,瞬间击穿了边塞千年积攒的苍茫。这份不期而遇的鲜活,远比任何陈列的文物更接近这片土地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新修的城堡有电梯可直达顶端,我却选择了步行。旋转上升的阶梯在封闭的空间里形成奇妙的螺旋,脚步声在石壁上回荡,像时光的隧道,一步步将人送回那个被称为“喀尔玛”的红色古城。蒙古人唤它“神的石垒”,藏语里它守护着行路人的平安。清《西宁府志》中寥寥数笔,“城周八百丈,高二丈五尺”,便勾勒出这座元时古城的轮廓。指尖抚过斑驳的城墙,粗粝的触感里藏着多少被风沙磨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墙垛口,凛冽的风扑面而来。东南方的草原在午后的阳光下铺展成无边的绿毯,放牧人的身影很小,小成历史长卷里随时可能被忽略的墨点。可正是这一个个墨点,连成了文明的脉络。脚下这片土地,曾见证法显的锡杖叩响西行求法的虔诚,张骞的使节团踏出旷世通途的坚定,隋炀帝的金戈铁马卷起征战的烟尘,更有红西路军的身影融入祁连山永恒的雪线。每一个时代都在这里留下独特的印记,如同地质层的沉积。</p><p class="ql-block"> 如今老城静默,黄土色的墙体与远山融为一体。孤零零的烽燧独对长空,像是时间留下的标点符号。但当你闭上眼睛,屏息细听,仍能听见驼铃摇碎夕阳的清脆,看见商队迎送晨昏的剪影。丝绸、茶叶、瓷器在这里交换往西;皮毛、玉石、香料从这里流向东方。这或许正是“一带一路”的深意所在——那些曾经连接世界的脉络从未真正死去,它们只是沉睡,等待在新时代重新搏动。不远处施工中的高铁桥墩已初具规模,现代的铁驼队将唤醒这条沉睡的古道。</p><p class="ql-block"> 离城时,回望古城,它静卧在祁连山脚下,像一枚钤印,深深烙在丝绸南路的绢帛上。这枚钤印见证过繁华,经历过荒芜,如今又在新的时代里等待被赋予新的意义。车轮再次启动,将古城留在身后,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烙印在记忆里——不只是历史的厚重,更是那四个孩子在镜头前无拘无束的身影,是古老文明与鲜活生命在这片土地上的共生。</p><p class="ql-block"> 这座边城教会我的,是在苍茫天地间,永远有笑声能够击穿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有新的故事正在发生。</p><p class="ql-block">6:36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