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实三虚说三国(16)孙权嫁妹 政治联姻

丹江水

<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是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除了其文学地位外,对于全民了解三国历史,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通常论说《三国演义》的历史事实为“七实三虚”即七分历史事实,三分艺术加工。现就《三国演义》“艺术加工”的“三虚”中的部分内容,对照《三国志》及其他历史典籍,“较真儿”在这里,以便与广大《三国演义》爱好者,共同切磋。</p> <p class="ql-block">  孙仲谋嫁妹,在《三国演义》中,是继貂蝉戏吕布董卓之后的又一出“美人计”。小说中描写:周瑜得知刘备丧妻,随设“美人计”,以孙权之妹嫁给刘备为幌子,拟将刘备骗至东吴作人质,逼刘备归还荆州;若不还就置刘备于死地。没承想在毫无政治头脑的吴国太和乔国老帮助下,弄巧成拙,弄假成真,成就了刘备与孙夫人的一段美好姻缘。</p><p class="ql-block"> ‍ 新婚燕尔,刘备坠人温柔乡,乐不思归,长时间滞留东吴;待刘备幡然醒悟后,孙权之妹孙尚香柔情缠绵,夫唱妇随,瞒了孙权,骗了国太,跟着刘备,夫妻双双返回荆州。</p><p class="ql-block">‍ 老夫少妻俨然是一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见钟情、相见恨晚、</span>恩恩爱爱的绝配婚姻。</p> <p class="ql-block">  其实,刘备与孙权之妹的婚姻,完全是政治联姻,二人的结合与婚变,跟当时的政治大背景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即便是在她们婚姻存续期间,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关系,亦若即若离异常糟糕,很少有《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恩爱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周瑜与曹仁在南郡苦战之际,接连夺取荆州所辖的江南四郡;刘琦死后,刘备被推举为荆州牧,接收了刘表、刘琦留下的诸多遗产,势力大增。孙权忌惮刘备;为稳住刘备,维护孙刘抗曹联盟,孙权主动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p> <p class="ql-block">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妹妹才思敏捷,性情刚猛,有诸兄之风。孙权妹妹嫁给可以给自己当爹的刘备,倍感委屈。自恃是孙权之妹,骄豪不羁,常率亲兵纵横不法。</p><p class="ql-block">‍ 刘备特任命性格严肃、表情冷漠的赵云掌内庭事,孙夫人手下亲兵才稍加收敛。然孙夫人居处仍有侍婢百余人,平时皆执刀侍立;刘备每次前往,总是战战兢兢,唯恐被孙夫人伤害。所以,刘备娶年轻貌美,才华出众的孙夫人,虽是美事,但亦常常提心吊胆,不得安宁。</p><p class="ql-block">‍ 刘备西取益州后,孙刘联盟名存实亡,刘备与孙夫人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孙权遣战船接孙夫人回东吴,孙夫人竟将阿斗一齐带走。诸葛亮闻报,立即派赵云和张飞布兵截江,放孙夫人去,夺阿斗还,刘备与孙夫人姻缘彻底终结。</p> <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将刘备亲赴京口向孙权借荆州,加工成迎娶孙夫人;把“迎娶夫人”这一段故事描写得情节曲折,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夸张性渲染刘备与孙夫人这段婚姻的恩爱美好,极富戏剧性。</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描写:当孙夫人在京口得知刘备死讯后,驱车至江边,登亭望西遥哭祭奠,并投江而死。其实,这全系虚构,是作者艺术加工、塑造人物形象之需要,绝无此事,断不可信。</p><p class="ql-block"> ‍ 就拿刘备招亲的甘露寺来说,也漏洞百出。甘露寺是一座名气较大的寺院,位于镇江(古称京口)北固山上。之所以名曰“甘露寺”,传说是因该寺始建于孙权之孙、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在北固山上修建寺院,始于笃信佛教的南朝梁武帝;之于甘露寺则是唐人李德裕在宝历年间,为唐穆宗祈"冥福"、盼“甘露”而始建。即便我们相信甘露寺建于传说中的吴甘露元年,那也是刘备死后好多年的事情了。当时,甘露寺尚未筹建.何来刘备甘露寺招亲之说?!</p> <p class="ql-block">  现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的“相亲楼”、“恨石”、“祭江亭”等等所谓“遗迹”,全是后人依据《三国演义》艺术加工中的“三虚”描写而“创建”,这些景观只可观瞻,不能信其为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