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花微笑,与虫为界

THK

<p class="ql-block">与花微笑,与虫为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读刘亮程《剩下的事情》里的字句,像在浮躁日子里摸到了一块温软的棉絮,轻轻拂去人心头的焦灼。他说能对着一朵花微笑的人,大抵纯真、有童心、够敏感,这样的人终会拥有幸福——这话不是鸡汤,是对“慢下来感知”的最好注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总在追赶“大目标”,忙着赶地铁、赶方案、赶人生进度,却忘了蹲下来看看路边的花。一朵月季晨露未干时的舒展,一朵蒲公英被风吹起前的倔强,本是寻常景致,可只有愿意停下脚步、带着善意凝视的人,才能读懂这份细碎的美好。这份“微笑”里,藏着不功利的温柔:不盼花能结果,不图花能入药,只是单纯为它的绽放而欢喜。这样的人心里装着小确幸,自然容易被幸福包围,毕竟幸福从不是追来的,是在与万物的温柔相处里,慢慢长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不打扰小虫的世界”,更藏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人总习惯用自己的眼光衡量一切,觉得小虫渺小,便随意拨弄它的巢穴,觉得蚂蚁忙碌可笑,便故意挡住它的去路。可刘亮程提醒我们,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边界,小虫的世界里,也有觅食的规则、筑巢的逻辑,这些都不是人类能轻易看透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尊重边界从不是“不作为”,而是对生命的敬畏。就像我们不会随意闯入别人的隐私,也不该轻易干涉小虫的生活;就像我们希望被世界温柔以待,也该给其他生命留一份安稳。少一点“我以为”的折腾,多一点“随它去”的包容,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反而能多一份自在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到底,刘亮程写的不只是花与虫,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对美好保持敏感,对未知保持敬畏,在快节奏里守一份慢,在强掌控中留一份松。这样活着,才算不辜负世间的花开花落,也不辜负自己的岁岁年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