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4 游走南太行——辉县紫霞关 上午峪 水龙洞瀑布群 顿首寺环线穿越(2)(本期图片水龙洞瀑布群)

深蓝色57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我们一行五十多人已抵达辉县紫霞关附近,整装待发。地图摊开在石阶上,红黄两色的路线如血脉般蜿蜒于山脊与溪谷之间,勾勒出今日的轨迹——水龙洞瀑布群环线。海拔起伏在图上如呼吸般律动,仿佛这座山早已为我们预演过这场行走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二十分,江南户外的旗帜在微风中轻扬,我们正式启程。天色阴转多云,山间浮着一层薄雾,不燥不寒,正是徒步的好时节。脚下的土路还带着昨夜露水的湿润,每一步都踏实而安静,像在叩问大地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刚入山不久,一条被雾气缠绕的小路便迎面而来。溪水在旁低语,清澈见底,几间白墙木窗的小屋隐于林间,一座小小的木桥横跨其上。有人放慢脚步拍照,有人轻声感叹:“这不就是画里才有的地方?”我们像误入桃源的旅人,沿着溪流缓缓前行。</p> <p class="ql-block">溪水愈发活跃起来,岩石错落,水流在石隙间跳跃,形成一处处小瀑。阳光偶尔穿透云层,在水面上洒下碎金。两侧植被浓密,苔痕斑驳,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青草与泥土气息。每一步都踏在自然的节拍上。</p> <p class="ql-block">有人开始踩着溪中的大石过水,蓝衣身影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幅水墨画里走出的行者。石头湿滑,但大家都笑得轻松,偶尔一个趔趄,引来身后一阵哄笑。这山不只考验脚力,更在悄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越往深处,雾越浓。高大的树木直指天空,枝叶在雾中模糊成剪影,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林间寂静,只有水声、脚步声和偶尔的鸟鸣。有人轻声说:“这才叫洗肺。”的确,每一口呼吸都像被山泉过滤过。</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棵老树上挂着几条彩色祈福带,在风中轻轻摆动。有人驻足凝望,有人默默系上自己的红布条。没人说话,但那一刻,仿佛所有人都在向山林许下一个心愿——平安、健康,或只是对这片宁静的珍重。</p> <p class="ql-block">第一道大瀑布出现在转角处。水流从高崖倾泻而下,撞在岩石上溅起大片水雾,扑在脸上凉意沁人。绿植在前景舒展,雾气缭绕,整幅画面如同被水汽晕染的宣纸,朦胧中透出力量。</p> <p class="ql-block">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前方一棵大树伸展着枝干,像在守护这片水域。雾气让远处的山影虚化,仿佛瀑布不止一道,而是层层叠叠藏在云雾之后。有人站在观景石上久久不动,背影与自然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继续上行,水流在岩石上分出无数细流,如银线般蜿蜒而下。一株小树在风中轻摇,为这静谧添了一丝灵动。苔藓覆盖的岩石泛着微光,每一步都像走在远古的秘境里。</p> <p class="ql-block">山路渐陡,石阶湿滑,大家靠着登山杖一步步向上。溪流在侧,雾气不散,仿佛我们正穿越一道通往隐世之地的门。有人喘着气笑说:“这哪是徒步,分明是修行。”</p> <p class="ql-block">队伍中一位穿粉色上衣的女士走在最前,双臂张开保持平衡,踩着溪中岩石稳步前行。她回头一笑,阳光恰好洒在帽檐上,那一刻,她的身影成了整条溪流最生动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山壁陡峭,小路在雾中若隐若现。背着蓝包的身影在林间穿行,像探险者般谨慎而坚定。远处山峦藏在云雾后,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却又让人忍不住想一直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又一处瀑布藏在浓雾深处,水流撞击岩石的声音先于视线抵达。水花腾起如雪,四周树木在雾中若隐若现,粗壮的枝干伸向瀑布,像在迎接这场永恒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这道瀑布格外宁静,水流如帘垂落,汇入下方清可见底的水潭。绿植环抱,岩石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仿佛这里从未被惊扰。有人蹲下身,用手轻轻触碰水面,涟漪荡开,也荡开了心头的尘。</p> <p class="ql-block">山谷深处,小瀑布从嶙峋岩石间跌落,水珠晶莹。青苔覆石,形态各异,水流最终汇入溪涧,继续它的旅程。我们只是过客,而水,早已走过了千年。</p> <p class="ql-block">途中有人停下歇息,坐在林间石上,望着雾中的树影出神。斑驳的光影洒在肩头,那一刻,他不是徒步者,而是一个与山对话的人。我们也都不再是城市里的匆匆过客,而是被自然重新命名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队伍沿着溪流继续前行,岩石嶙峋,水声不绝。大家穿着各色户外装,背包鼓鼓囊囊,却都走得认真。这趟路不只为风景,更为那份脚踏实地的踏实感。</p> <p class="ql-block">山路愈发崎岖,岩石遍布,手持登山杖的人们小心翼翼地前行。有人提醒:“慢点,安全第一。”但没人退缩。我们明知前路不易,却依然选择向上——这或许就是徒步最动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又一处瀑布被茂密林木环抱,水雾升腾,弥漫空中。枝叶交错,遮住部分视线,反而让景色多了几分神秘。绿色与白色交织,像一首无声的诗,写在山的胸膛上。</p> <p class="ql-block">水流湍急,撞击岩石发出轰鸣,雾气随风飘散又聚拢。树木在湿气中愈发苍翠,整片山林仿佛在呼吸。我们穿行其间,像走进了一个活着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终于有人站在最大瀑布前,背对激流,身影渺小却坚定。水声轰鸣,雾气扑面,他久久未动,仿佛在聆听山的心跳。身后同伴静静站着,没人打扰,只有快门偶尔轻响,记录下这被自然震撼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溪流依旧湍急,雾气仍未散去。我们踩着湿滑的岩石,一步步走回人间。但我知道,有些人的心,已经留在了那片水声与雾气交织的山谷里。</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块岩石缝隙中,竟开着几朵小白花,花瓣纤细,金黄的花心倔强地迎着微光。没人注意到它,但它就在那里,安静地绽放。像极了我们——渺小,却依然选择在风雨中前行。</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段溪流蜿蜒于绿树与雾气之间,清澈见底,水声潺潺。我们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走。这一路,看过瀑布的壮丽,也见过小花的坚韧;穿过浓雾,也迎来阳光。南太行的秋,不只是风景,更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2025.10.2,上午10点20分,江南户外50多人,来到辉县紫霞关紫霞洞附近,开始一天的登山活动。</p><p class="ql-block"> 天气阴天转多云,有雾,温度适中,适合户外活动。</p><p class="ql-block"> 照片多分三次发布。</p><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乘车路过三叠瀑瀑布,停车在哪里游玩后,到达紫霞洞开始徒步,沿悬崖上方的防火通道向东平切转山(海拔700-750米),行进约3千米,到达三叠瀑瀑布上方的上午峪村,左转离开防火通道沿山间小路顺着河流上行(海拔750-1000米),边爬山边欣赏游玩水龙洞瀑布群,行进约4.05千米,到达水龙洞口,山泉水从暗河中涌出,顺山势而下形成较大的瀑布群,在此处游玩后,沿山间小路平切转山(海拔1000-920米),行进约5.8千米开始沿山间小路下行下山(海拔920-760米),行进约6.7千米穿越顿首寺(对头寺,对首寺),到达女儿梯上方的防火通道附近,自带午饭后没有休息,沿防火通道平切(海拔760-700)返回紫霞洞附近的停车位,16点结束今天的活动。线路全程10.83千米,累计爬升409米。</p><p class="ql-block"> 线路特点:整条线路拔高不大,强度适中,特别是水龙洞瀑布群,山泉水从暗河中涌出水量较大(近段雨水较多),山势较陡,形成较大(落差约110米),较长(约250米)瀑布群,山泉水从暗河涌出后顺山坡倾泻而下,蔚为壮观,在南太行还是很少见到,让参加活动的同学玩的非常开心。 </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江南领队组织活动。</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一路同行的同学,度过了欢快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特别期待下次一路同行。</p><p class="ql-block"> ‌水龙洞‌: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上八里镇鸭口村上午峪,地处南太行山腰(海拔约1000米),为三叠瀑的源头地下暗河系统。‌‌地下暗河贯穿山体,常年水流形成瀑布群(雨季流量可达1000立方米/秒)暗河系统印证太行山地下水资源网络,其出口高程差达200米体现区域地貌抬升特征。‌</p><p class="ql-block"> 顿首寺位于中国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上八里镇太行山脉白鹿山区域,海拔约700米的半山腰(太行二栈),毗邻山西境内,村落依山势分布,溪流环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