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一仰天一问,震动了无数后世人的内心,使雁丘成为咏叹爱情死生契阔、忠贞不渝的文化符号。如今,太原市为挖掘这一文化价值,在汾河景区内重建雁丘园,于2023年9月30日正式开放,让游客能在历史的涟漪与现实的光影间,与这段被歌咏了数百年的爱情传奇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雁丘园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汾河景区四期,柴西高速桥以南800米的汾河景区东岸。园区总设计面积约5.8公顷,绿化面积达49643平方米,西邻汾河水,北望崛围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span></p><p class="ql-block"> 太原雁丘园是一座以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经典词作《摸鱼儿·雁丘词》为文化核心,巧妙融合了历史、诗词与自然景观的浪漫园林。它不仅是太原市的新文化地标,也成为了体验中国古典爱情忠贞观的动人场所。</p><p class="ql-block"> 雁丘园的故事源于一个动人的历史典故。据史料记载,在金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15岁的元好问在赴并州(今太原)应试途中,遇到一位捕雁人。捕雁人讲述了一则异事:他捕到两只大雁,杀其一,另一只脱网的大雁悲鸣不去,最终撞地殉情而死。元好问深受感动,买下两只大雁,合葬于汾河畔,垒石为记,取名"雁丘",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摸鱼儿·雁丘词》。</p><p class="ql-block"> 漫步于园中,历史、诗词与自然景观如同三条灵动的丝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园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诗意,它们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或建筑实体,而是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使者。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似在诉说着元好问笔下大雁的生死情殇;每一阵拂过的微风,都仿佛带着那古老诗词的韵律,轻轻撩动着我们的心弦。</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眼前可触可感的生动场景。我们仿佛能看到元好问当年目睹大雁殉情时的震惊与感动,能看到他挥毫泼墨写下那首千古绝唱时的激昂与深情。诗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而是融入了这方园林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丝空气之中,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就能与之撞个满怀。</p><p class="ql-block"> 园内建筑采用仿金元时期风貌设计,主要景点均与《雁丘词》的意境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一、好问楼</p><p class="ql-block"> 那座矗立在汾河之畔的好问楼,不仅是雁丘园的视觉焦点,更是整个园区的文化灵魂。它静默无语,却仿佛凝聚了千年的文思与情愫,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去解读、去感悟。</p><p class="ql-block"> “好问楼”作为雁丘园的主入口和核心建筑,好问楼古色古香的九脊歇山造型独特而宏伟。若你登楼远眺,整个景区的景色便可尽收眼底。若你细细品味,会发现楼内匾额楹联均采用原木色调,不以彩绘炫目,追求金元时期大气、厚重兼有灵巧,粗犷豪放中不失细腻的风格,于简约中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p><p class="ql-block"> “好问楼”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园中其他景点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词意的空间。例如,楼南北两侧伸出的亭廊名为"赶考之路长廊"或"赶考长廊",其名便契合了青年元好问由忻州赴并州赶考之路的背景。长廊的楹联多选自元好问诗词原句,描述了四季景色和时光感伤。当你漫步长廊,对望层云、群山与汾水,便仿佛走入了元好问的诗词世界。</p><p class="ql-block"> “好问楼”之于雁丘园,犹如画龙点睛的那一笔。它不仅是观赏汾河美景的绝佳去处,更是一个能让人与历史对话,和山水共鸣的文化空间。在这里,你可以凭栏远眺,感受"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的词意;也可以静默沉思,感悟大雁故事所承载的忠贞与深情。</p> <p class="ql-block"> 二、雁丘石</p><p class="ql-block"> “雁丘石”是园区的核心景观与精神象征,它承载着一段关于大雁殉情的凄美故事,以及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由此引发的千古一问。</p><p class="ql-block"> “雁丘石”一是块巨石上镌刻着元好问的 《摸鱼儿·雁丘词》 全文,词文与巨石相得益彰,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生死相许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雁丘石”上还矗立着栩栩如生的双雁雕塑。它们相互依偎,形象地诠释着词中“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的意境,与元好问葬雁的故事紧密呼应。</p><p class="ql-block"> “雁丘石”与园内的好问楼等主体建筑遥相呼应。好问楼门楣上“千古一问”的匾额,正与雁丘石上的《雁丘词》内容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雁丘石”不仅仅是一处石刻景观,它更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元好问借大雁殉情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对生死相许深情的颂歌,使雁丘成为一个咏叹爱情死生契阔、忠贞不渝的文化符号,引发着后世人们的深切共鸣和无限感慨。</p><p class="ql-block"> 同时,“雁丘石”及其承载的《雁丘词》也展现了文学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数百年来,这“一问”触动了无数心灵,使得雁丘成为后人追寻、凭吊的场所,正如词中所预言的那样:“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p> <p class="ql-block"> 三、双飞亭</p><p class="ql-block"> “双飞亭”不仅是一处精巧的建筑,更是元好问《雁丘词》中“天南地北双飞客”这一千古名句的生动注脚。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深远的意境,静默地诉说着那段关于大雁的忠贞传说。</p><p class="ql-block"> “双飞亭”名称由来 :源自《雁丘词》“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歌颂大雁双飞双宿的习性。</p><p class="ql-block"> “双飞亭”建筑特色 :两座一模一样的方亭紧密相依,比翼飞出双层双顶的雨檐飞角。</p><p class="ql-block"> “双飞亭”核心景观 :亭中横有一整块屏风状的长石,石脊上栖有两只栩栩如生、振翅欲飞的大雁雕塑。</p><p class="ql-block"> “双飞亭”文化意境 :在双飞亭中,你可以凭栏远眺,感受“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的词意;也可以静坐片刻,细细品味这建筑与诗词完美融合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其名“双飞”与“只影轩”之名(取自“只影向谁去”)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词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只影轩</p><p class="ql-block"> “ 只影轩”是一处与“双飞亭”遥相呼应的重要景点。</p><p class="ql-block"> “只影轩”名称由来 :源自《雁丘词》"只影向谁去",刻画失伴孤雁的孤独。<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绘了失伴孤雁形单影只、不知所归的凄凉景象。可以想象,在轩中或许能感受到那只孤雁在失去伴侣后,于“万里层云,千山暮雪”之间彷徨无依的苍茫与寂寥</span></p><p class="ql-block"> “只影轩”文化意境 :与"双飞亭"形成鲜明对比,共同诠释《雁丘词》中"双飞"的圆满与"只影"的孤寂,深化了词的悲剧色彩与情感张力。</p><p class="ql-block"> 园中景点“只影轩”与“双飞亭”的命名形成了强烈的意境对比。“双飞亭”其名源自《雁丘词》中“天南地北双飞客”,歌颂大雁双飞双宿的习性。“双飞”与“只影”这一对比,艺术性地将《雁丘词》中昔日比翼齐飞的圆满与失伴后的形单影只并置,极大地深化和延展了词作的情感层次与悲剧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只影轩”你可以静心感受《雁丘词》中那份失伴的孤寂与苍凉。这里适合静坐片刻,品味这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哀伤。</p> <p class="ql-block"> 五、千山亭</p><p class="ql-block"> “千山亭”,其名源自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名句"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座亭子不仅是园内的一处重要景观,更是词意与景致交融的绝佳体现。</p><p class="ql-block"> “千山亭”名称由来 :取自《雁丘词》"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极富意境。</p><p class="ql-block"> “千山亭”建筑风格 :仿金元时期风貌,建筑为原木色调,不作彩绘,以简约为美。</p><p class="ql-block"> “千山亭”文化意境 :与词中"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的苍茫景象和孤寂情感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千山亭”的名字,勾勒出一幅苍茫寂寥的画卷:在无边的暮色中,层层山峦覆盖着积雪,一只失伴的孤雁穿越其间,不知所往。此情此景,正是元好问笔下那只殉情大雁在失去伴侣后,面对"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时的彷徨与悲戚。这份意境,与"双飞亭"所象征的比翼双飞形成鲜明对比,共同诠释着《雁丘词》中爱情的圆满与失伴后的孤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雁丘园,已然成为了太原市一张熠熠生辉的新文化地标名片。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它更是一个体验中国古典爱情忠贞观的动人场所。</p><p class="ql-block"> 雁丘园,就像一座时光的宝盒,它收藏着历史的记忆、诗词的韵味和爱情的忠贞。每一次走进它,都是一次与历史、与文化、与真爱的深情对话。在这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在这喧嚣的世界中,寻得这一方宁静的天地,沉浸在雁丘园的浪漫诗章里,品味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情与感动。</p><p class="ql-block"> 汾河的流水声从远处传来,不疾不徐,像永恒的旁白。这水声,元好问听过,那双雁听过,如今我们也在听。千百年后,还会有别人来听。这就是回音——不是山谷里短暂的重复,而是穿越时空的共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