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访瑞金

玉雕成器

<p class="ql-block">从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开始认识瑞金,就对这个“共和国摇篮”充满无限向往。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70周年。在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我有幸随市地方立法考察组,在多雨的六月,来到这个魂牵梦绕了五十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6月5日早上,乘动车从广东潮州出发,在福建漳州转车,途经福建龙岩市、古田会址、长汀县这些读中国革命史时非常熟悉的地名。下午两点到达江西瑞金。走下车厢感到些许寒意,原来外面下着大雨。赣州市人大、瑞金市人大同行到站迎接,见到我们,就半开玩笑地说:贵人出门多风雨!欢迎百色革命老区的同志重走长征路,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完成“小长征”,达到中央苏区。听到这样的话,大家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登上主人安排的中巴车,我们沿着瑞金大道、苏维埃大道往东北方向行驶。从介绍中得知,瑞金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有叶坪、沙洲坝、云石山三大旧址群‌。我们的第一站是叶坪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叶坪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雨下的很大,我们一行下了车,打着伞,踏着积水走到红军检阅台。</p><p class="ql-block">听解说员介绍,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当日,在这里举行了首次阅兵仪式,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检阅了红军部队,并向各军团授予红旗及向指挥员颁发奖章。检阅台原为竹木搭建简易台,1933年才改建为砖木结构,是红军训练、集会、文艺演出的场所。</p><p class="ql-block">检阅台前面是大操场,正对面远处,是红军烈士纪念塔,外形像一颗炮弹,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塔身正面,嵌镶了“红军烈士纪念塔”七个黑体大字。塔身边上嵌有无数个小石块,象征着无数红军指战员为了革命理想而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年瑞金全县24万人,参加红军的就有4.9万,为革命捐躯的有名有姓烈士达1·7万人。</p><p class="ql-block">塔座为五角形体,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等领导人的题词碑刻。红军主力长征后,纪念塔被敌人拆毁,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破坏后仅剩的完好“烈”字隐藏起来,一直珍藏到解放后按原貌修复烈士塔。</p><p class="ql-block">纪念塔和检阅台之间的大草坪中间,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检阅,来到一座外墙土黄色的二层小楼,这里是中共苏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驻地。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王稼祥领导同志在这里办公和居住。</p><p class="ql-block">小楼后面有棵大樟树,树杈上面卡着一颗未爆的炸弹,悬在半空。解说员介绍,这是1933年4月,国民党敌机轰炸根据地时,投下的炸弹凑巧被雷电劈过的树杈卡住,没有触及引信爆炸,中央领导人得以躲过危险。</p><p class="ql-block">从正门走进小楼,只见一楼为两厅一井,住的是群众,后厅领导们工作兼会议厅。登上木梯来到二楼,参观毛泽东同志居住的房间,只见陈设极其简单,一床、一桌、一盏马灯、一顶斗笠、一个陈旧的文件箱。小木窗外,树杈上那个未爆的炸弹,距离毛主席的房间只有三四米。可见当年革命斗争的形势有多危险。听解说员介绍,我们还了解到,当年还发生了毛主席想办法找到玻璃瓦,在屋顶开个小“天窗”,解决谢大娘在屋内做针线活采光问题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着草坪中央的灰砖路,雨中看见不远处,一座三开间的砖木青瓦建筑。这里就是中华苏维埃一大会址。这里原为谢氏祠堂,明清建筑,前面有木栅栏,左右两边挂着的两个大大的五角星特别醒目。</p><p class="ql-block">踏上石阶走进祠堂,只见祠堂内里搭建主席台。主席台正面墙上挂着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中间挂着一面镶有镰刀铁锤的红旗。主席台上方悬挂一条横幅,上书“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主席台前红底黑字写着“民主专政”四个大字。台下,左右两排长条凳,一直排到大门口。</p><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7——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中央苏区等根据地红军部队,以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的61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p><p class="ql-block">会上,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及经济问题等重要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下设九个部和一个局,它们是外交、军事、劳动、财政、土地、教育、内务、司法、工农检察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p><p class="ql-block">会议结束后,谢氏宗祠被木板隔成15个房间,作为各个部的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沙洲坝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乘车返回市区,向西北走不远,</p><p class="ql-block">就到了沙洲坝革命旧址。下车的时候,雨变小了,路上积水。大家踏着积水继续参观。</p><p class="ql-block">讲解员介绍,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这里遂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枢。在这里居住和办公的有毛泽东、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等领导人。</p><p class="ql-block">先去参观红井。毛泽东来到沙洲坝后,发现群众饮水非常困难,为免群众长期饮用脏塘水,亲自实地勘察和调查地下水源,带领红军官兵与当地群众一道开了这口井。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p><p class="ql-block">老家的龙泉大水池边,也立有这句话的石碑,今天找到这句话的出处,心情无比激动。那是六十年代父辈们响应毛主席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的水利工程,解决了家乡上千人几百年发愁的饮水问题。群众自发立起石碑,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感激之情。我们竹制的水勺,舀起清澈的红井水喝了几口,和五十年前课本里写的一样,“又清又甜”。</p><p class="ql-block">走到中华苏维埃二大大礼堂前,只见正门顶部,镶嵌着苏维埃国徽浮雕。大礼堂采用八角形平面布局,形似红军八角帽。</p><p class="ql-block">大礼堂是为迎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而建的。1933年8月动工,12月竣工。占地1500多平方米,为两层砖木结构。登上台阶走进大门,只见里面设有主席台,主席台悬挂马克思、列宁画像。大厅内是环形座席区,会场保留长条木凳、投票箱等1934年会议原貌,可容纳2000余人参会。主席台塑有毛泽东、项英、张闻天、梁柏台的仿真蜡像,反映毛泽东主席在“二苏大”作报告的情形。</p><p class="ql-block">礼堂外,有一个回字形防空洞,可容千人。</p><p class="ql-block">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陈列馆外观以灰白为主色调,尽显庄重。</p><p class="ql-block">进门处,一行醒目的大字熠熠生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p><p class="ql-block">展馆内用8个部分,展现了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诞生、苏维埃民主选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演变、中华苏维埃法律生成等历史。</p><p class="ql-block">泛旧的老照片、逼真的场景,让我仿佛穿越回90多年前,见证着不凡的年代、不凡的事件。苏区选举产生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明确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p><p class="ql-block">在短短三年内,中央苏区以宪法大纲为核心,先后起草和颁布了包括土地法、婚姻法、劳动法等在内的130余部法律、法令、条例和训令,形成了初步配套的法律体系。</p><p class="ql-block">两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创建,为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初始样本”。</p><p class="ql-block">雨中探访红都,似乎让我们在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受到革命的洗礼。傍晚,当我们离开沙洲坝革命旧址时,天却放晴了。不禁想起</p><p class="ql-block">毛主席1933年夏天写的《菩萨蛮·大柏地》:</p><p class="ql-block">赤橙黄绿青蓝紫,</p><p class="ql-block">谁持彩练当空舞?</p><p class="ql-block">雨后复斜阳,</p><p class="ql-block">关山阵阵苍。</p><p class="ql-block">当年鏖战急,</p><p class="ql-block">弹洞前村壁。</p><p class="ql-block">装点此关山,</p><p class="ql-block">今朝更好看。</p> <p class="ql-block">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