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劲节写风骨,虚心见品格——赏杨超同志水墨竹画《劲节虚心》</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谱系中,“竹”占据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化身,更是君子品格的象征。欣赏这幅由老一辈革命家杨超同志于乙丑年(1985年)春创作的水墨竹画《劲节虚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幅传统意蕴深厚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位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毕生信念与人格修养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画面之上,作者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勾勒出竹的风貌。竹干以重墨中锋用笔,挺拔遒劲,节节分明,生动诠释了“劲节”二字的力度与坚韧;竹叶则以淡墨侧锋挥洒,疏密有致,飘逸灵动,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虚心”的含蓄与谦和。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与画面中精心布局的留白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清雅空灵、生机盎然的意境,完美体现了中国画“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画作右下方的题字“乙丑春 杨超”及朱红印章,不仅明确了创作时间与作者,其书法本身也与画面相得益彰,构成了完整的艺术整体。</p><p class="ql-block">而当我们回溯作者杨超同志的生平,便更能深切体会这幅画作所承载的深厚精神内涵。杨超同志早年便投身革命,曾担任周恩来总理的政治秘书,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与建设岁月中,历任四川省省长、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他的一生,是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雨考验与时代变革。这与画中翠竹历经风霜而屹立不倒的“劲节”何其相似!他身居高位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本色,这正体现了竹之“虚心”内敛、不断向上的品格。</p><p class="ql-block">因此,《劲节虚心》不仅仅是对自然植物的描绘,更是杨超同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内心独白。他将自己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劲节)、对于个人修养的要求(虚心),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都凝练于这疏朗的墨竹之中。画作传递的,是一种将传统士大夫的高洁情操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襟相融合的独特气质。</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这幅《劲节虚心》是艺术与人格的完美统一。它让我们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既有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钢铁意志,也有着“未出土时先有节”的谦逊自律。通过杨超同志的笔墨,我们再次感受到竹之精神的不朽魅力,以及它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中的时代回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