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缙云迎罗汉国家非遗文化‖以武载道,振兴乡村!第五届东方镇十八罗汉文化节暨首届郑弄村武大赛圆满收官

天罡门周真生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初八),2025第五届缙云东方镇十八罗汉文化嘉年华暨首届村武大赛在缙云县东方镇郑弄村圆满落幕。活动以 “以武载道、振兴乡村” 为主题,融合国家级非遗 “迎罗汉”、乡村武术、民俗展演与美食体验,吸引逾万名游客观众的参与,助推非遗传承与乡村文旅发展。</p><p class="ql-block">开幕仪式上,缙云县东方镇党委书记吕剑代表东方镇致欢迎词,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联合会秘书长陈勇,原浙江省政协民族宗教委主任,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省委党校副校长蒋学基,代表省行业协会送上祝贺。应邀嘉宾南少林天罡门第十四代传承人周真生,温州隐墅集团董事长马勇伟等嘉宾。</p> <p class="ql-block">随着缙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乐新宣布开幕,靖岳狮子会的灵动舞狮、东方郑弄十八罗汉队的精湛武艺、苏宅汉服表演队的典雅展示、岱石村旗袍秀与戏装表演的特色呈现,轮番上演,棍棒交锋、武术比拼、罗汉阵型变幻间尽显浙南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场掌声与喝彩声,声声不停的叫好,此起彼伏,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联合会秘书长陈勇,为南少林天罡门传人刘恋(善豪),顾遇安善鸣,颁发南少林天罡门武术传承特殊贡献奖。</span></p> <p class="ql-block">首次增设的“乡村拳师大比武”成为活动一大亮点。来自周边村落的武术爱好者同台竞技,天罡七星拳,十八罗汉拳,虎鹤双形拳,器械刀棍对练,虎拳的刚劲勇猛、鹤拳的轻柔灵动,尤其是南派天罡门传承人周真生老师的天罡太祖拳,风格独特,运气行拳,动如闪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招势浑厚,节奏鲜明,刚柔相济,长打短靠,爆发力极强,“缩身似猫,抖身如虎,拳似流星”,此拳术仍是南少林庞天虎流传到民间,由杨德友,周真生等人续脉相承发展出来的新枝脉系,衍生出天罡十八罗汉拳,成为浙南民间地方的风格特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南派拳术,更是承载着南少林深厚的文化内涵底蕴。</p> <p class="ql-block">依次展现拳法的天罡门传人刘恋(善豪)七星拳,顾遇安(善鸣)虎鹤双形拳,郑弄村十八罗汉队员,罗汉拳,南拳北腿,长拳短打,刀棍对练,既有专业的拳法、技法较量,也有充满乡土气息的趣味互动,不仅为乡村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更让游客观众近距离的感受到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民间舞狮团队,专业婺剧团队带来的经典剧目展演,则为当日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传统戏曲的婉转唱腔在乡村回荡,让游客在文化熏陶中结束一天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十八罗汉队员们身着特色服饰,为乡民与游客送上平安祈福,舞台下人头攒动,不少游客举起手机记录着精彩的热闹瞬间,成为郑弄村最鲜活的“流动风景线”。美食与文化的碰撞同样令人难忘。 正午时分,“罗汉百家宴”如期开席,免费招待四方来客,共享乡土美味,畅谈活动趣事,吃着特色土鸡煲、红烧肉、嫩藕,猪蹄汤、缙云芥菜饭等本地菜肴,浓浓的烟火气与乡土情感染着在场 的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民间各种团队带来的经典剧目展演,精彩纷呈,则为当日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传统文化的兴盛在乡村回荡,让游客在传统文化熏陶中结束一天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缙云融媒体联合抖音等平台开展同步直播,专业摄影团队全程拍摄记录,图片直播实时分享精彩瞬间;主办方表示:“连续五年举办十八罗汉文化节,我们不仅要让.“迎罗汉”这项国家级非遗‘活起来’,更要让它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新引擎’。”</p><p class="ql-block">缙云东方镇相关领导负责人提出,郑弄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后持续挖掘非遗内涵,深化 “文化 + 体育 + 旅游” 融合,以武载道,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打造 “非遗文化赋能新乡村运营示范基地”“南少林天罡门武学传习基地” 品牌名片。</p> <p class="ql-block">本次东方镇村武大赛选定冠军鸡一只,燕京啤酒两箱,亚军两箱燕京啤酒,其它参赛队员每人一箱燕京啤酒依次鼓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天罡门传人周真生以及刘恋(善豪)给村武比赛队员颁奖。</span></p> <p class="ql-block">缙云东方镇十八罗汉非遗文化,以武载道,振兴乡村!第五届缙云东方镇郑弄村十八罗汉文化节暨东方村武大赛嘉年华圆满收官!</p><p class="ql-block">来源:东方镇‖朱菡丽</p><p class="ql-block"> 缙云文旅‖编辑:丁妙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