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学海无涯

<p class="ql-block">国庆假期,我驱车穿行于松嫩平原某段,沿途尽览秋日丰收景象。高速公路两旁,田野无垠,金浪翻涌。沉甸甸的玉米棒垂首待收,稻田如镀金海,微风拂过,稻穗轻摇,似在低语丰收的喜悦。已有田块开镰收割,农机穿梭,稻谷归仓;大豆褪去绿叶,只剩枯枝挂角,静候归途。万物成熟,大地如诗,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粮食问题。</p> <p class="ql-block">伟人曾言:“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人唯有先果腹,方可言衣住行,谈工作学习。粮食,乃万食之基,生命之源。据统计,全球人类每年消耗粮食数十亿吨,其量之巨,触目惊心。这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大地的馈赠,更是农民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如此看来,粮食生产.关乎国本,重于泰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成就举世瞩目。然而,无论工业如何先进、科技如何飞跃,粮食生产始终是不可动摇的根基。从官员到寻常百姓,皆须时刻警醒:农业不可轻,粮事不可忽,必须始终将其置于头等大事之位,不懈做好。</p> <p class="ql-block">粮食从何而来?源于泥土,出自农人之手。一粒米,千滴汗;一穗稻,万般辛。因此,重视粮食,必先尊重农民。他们不是边缘的群体,而是滋养亿万人生命的基石。唯有真正将农民视为社会的脊梁,给予应有的尊严与保障,才能筑牢粮食生产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人们当彻底摒弃“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旧观念,从思想深处扭转对农民的偏见。农民与工人、教师、医生等职业一样,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建设者,甚至更应被尊为生命的供养者。应以更优的政策、更实的待遇,激发他们种粮的热情与信心,让务农不再艰辛,种地更有希望。</p> <p class="ql-block">如今,科技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数字化正重塑农业面貌。智能农机、遥感监测、精准灌溉、大数据育种……数字化农业已悄然兴起。我们应顺势而为,大力推动粮食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以科技赋能农田,提升产量与品质,解放人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粮食安全,是当前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不仅要“产得出”,更要“供得稳、吃得安”。应借鉴先进经验,健全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政府与民众齐心协力,严控质量,杜绝污染,让每一粒米都安心入腹,让百姓碗中盛满放心粮、优质饭。</p> <p class="ql-block">人们务必清醒认识到,我国仍需进口部分粮食,以补充部分品种的不足。在此背景下,节约粮食绝非口号,而是紧迫使命。人人当从我做起,从餐桌做起,珍惜一粥一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提倡“光盘行动”,让勤俭成风,使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传统和理念深入人心,化为全民自觉。</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稻浪依旧翻滚,如金色的诗行在大地上奔涌。那一重重起伏的稻菽,是大地最动人的语言,是农民最骄傲的答卷。它们仿佛在诉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笑颜绽放,城市粮仓充盈。这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壮丽图景,正沿着希望的田野,向着未来,绵延铺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