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 原创</p><p class="ql-block">文 部分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指尖拂过世界地图,停留在被里海与黑海环抱的外高加索。</p><p class="ql-block">它位于中亚地区,伊朗以北,于黑海、里海之间高加索山脉的地区,由于被大小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上帝的后花园”、“诺亚方舟最后的停靠地”、“普罗米修斯被缚之地”、“最接近上帝的地方”等等,被《孤独星球》评为“十大最佳旅行国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这就是外高加索,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左手欧洲风情,右手中东神秘!苏联遗迹混搭千年修道院,是历史的熔炉,文化的交汇点,能看到罗马帝国的辉煌,希腊城邦的雄伟,波斯帝国的遗址,阿拉伯帝国的影响,以及沙俄王朝的没落。</p><p class="ql-block">这里,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故事,每一处风景都值得驻足!<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等什么?三个国家都免签!拿起护照出发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是断交的,所以旅行顺序一定要把格鲁吉亚放中间。建议先到亚美尼亚,再到格鲁吉亚,再到阿塞拜疆,旅游会有一个递增感。</p><p class="ql-block">先去亚美尼亚,高加索的明镜,清澈的湖泊与翠绿的山林相映成趣,每一处都美得令人窒息。诺亚方舟最后的停泊地—-亚拉腊山,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洪水退去后的宁静与重生;然后到达整个高加索行中非常经典的格鲁吉亚,上帝真正的后花园,高山流水湖泊雪山每一处风景都如诗如画,卡兹别克峰,那位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被缚之地,仿佛能听到他低语的传说;最后走进火之国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里海边儿上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石油堆起来的城市,号称高加索的小迪拜,<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受那炽热的激情与独特的魅力</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一般的景色看到大自然风光,再看到最现代化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走吧,带你去看外高加索最鲜活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亚美尼亚入关处有中文写着:欢迎来自中国的客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中国人友好。所谓相由心生,温和亲切的高加索本来就是“世界最美丽人种”之一,而亚美尼亚在三国之中又是“美中之最”。尤其女性美若雕塑,身材、五官都无可挑剔 ,保守又传统,充满了古典韵味。</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带一路国家,中国商品货物经中亚地区后,可穿越里海,再经过南高加索,然后抵达欧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外高加索地区遗世独立的小国</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圣经》中庇护万物的圣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说中诺亚方舟最终停靠的福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是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遍布全境</span>有4千多个教堂</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曾是红色苏维埃联盟的加盟国</p><p class="ql-block">历史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直面临东西两侧强大文明势力的拉扯,先是希腊和波斯,再是罗马和安息,接着是拜占庭和阿拉伯,之后又是奥斯曼、伊朗和</span>苏联等统治,却硬生生守住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p><p class="ql-block">当雪山湖泊与信仰结合、当传说中的圣地真实存在世间、当苏联精神与宗教碰撞,<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美尼亚这片不到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的三千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方那座被云雾缭绕的巨峰,正是亚美尼亚民族的灵魂图腾——亚拉腊山Ararat,它是一座休眠火山,是该地区最高的山峰,海拔5137m,常年积雪云雾缭绕。</p><p class="ql-block">亚拉腊山被誉为“神山”,在当地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相传,这座山峰是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退去之后最后的停泊之地。劫后余生的诺亚一家带着各种动物从方舟下来,有的留下在高加索这片山脉之中,有的远走他方,亚美尼亚正是诺亚的曾孙海格(Hayk)创立的。亚美尼亚人自豪地认为自己是诺亚方舟中走出的第一批子民的后代,这个传说使得亚拉腊山成为亚美尼亚人精神信仰和民族认同的重要部分。</p><p class="ql-block">但刻在国徽上 印在入境章上的精神图腾的亚拉腊山现在却是土耳其的属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还有个传奇故事,相传圣格里高利(Gregory the Illuminator)为了传教被当时的国王梯里达底囚禁在毒蛇蝎子肆虐的深坑里长达13年之久,多亏一位妇女暗中帮助经常往深坑扔一些面包解饥饿之苦,再凭借格里高利强大的信仰之神力支撑,终于在13年后迎来命运的转机。国王病重,周围大臣想起被囚的传教士格里高利,遂请来一试。在格里高利默念祈祷之后,奇迹发生,国王起死回生。他治愈了当时的国王 Tiridates III,使得国王皈依基督教,并在公元 301 年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也就是说,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p><p class="ql-block">所以这里遍地都是教堂,不管是城市还是山野,都能看到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的教堂和修道院遗迹几乎涵盖了整个基督教史,位于首都埃里温西部城市瓦加尔沙帕特(Vagharshapat)的埃奇米阿津教堂(Etchmiadzin Cathedral)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全球现存最古老的主教座堂!见證了亚美尼亚1700年的基督教國教史。</p><p class="ql-block">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初,公元301年,圣格里高利看到了一个神奇的景象:基督从天堂下凡,拿了一个金斧头砸开了一块地,以此来告诉他亚美尼亚第一个大教堂应该建立的位置。这就是埃奇米阿津(Echmiadzin)大教堂,它的意思就是“神之独子降临之地”,隐喻耶稣基督显现指引教堂选址的神迹。这座教堂是世界上第一座基督教堂,也是全亚美尼亚教会总部与大主教驻节地,被称为“亚美尼亚的梵蒂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最初为木结构建筑,后于5世纪以火山凝灰岩重建,奠定了今日的十字形穹顶结构。7世纪时进行了扩建,增加了外部回廊与浮雕装饰,使其成为亚美尼亚早期基督教建筑的典范。教堂主体为四臂十字形,中央圆顶象征天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动地呈现了亚美尼亚四瓣型教堂和穿廊形式的教堂发展演变过程。</span>建筑材料主要采用红色凝灰岩,外观庄严肃穆,建筑内部保存有中世纪壁画和宗教圣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设计影响了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宗教建筑风格,</span>对周边广泛地区的教堂设计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因此在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正门颇有气势的建筑上的两位人物就是梯里达底三世国王和圣格里高利,这可是亚美尼亚国王向圣格里高利移交权杖的历史瞬间!</p><p class="ql-block">大门内外二侧的石塔上雕刻有基督、亚拉腊山、诺亚方舟、圣矛,以及一些宗教题材相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特有的一种刻有十字架的宗教石碑——十字架石。它们以玫瑰花环或太阳盘雕刻镶边,中间通常由树叶、石榴等植物形图案和条纹组成。十字架石是中世纪亚美尼亚宗教建筑的标志性附件之一,是基督教艺术的象征。在2010年亚美尼亚十字架石的象征与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埃奇米阿津教堂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更因为这里收藏着基督教的四大圣物。其中包括了:</p><p class="ql-block">诺亚方舟的碎片:据说千年前一位圣徒从亚拉腊山带回的诺亚方舟的碎片。</p><p class="ql-block">朗基努斯之枪<span style="font-size:18px;">(Spear of Longinus):</span>传说中刺伤耶稣的长枪,罗马军团百夫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朗基努斯</span>用此枪刺伤了十字架上的耶稣而流出的血治好了他的眼睛,从此以后他成为了一名修士,并拥有了行使神迹的能力。后来他被追认为圣徒,称为“圣朗基努斯”。</p><p class="ql-block">耶稣十字架碎片:传说中耶稣十字架的一个小碎片(中间透明玻璃中)。当时的十字架其实已经被分成了很多碎片作为圣物收藏于世界各地的教堂和修道院,这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彩绘福音书:保存有上千年的彩绘版福音书,很难想象那么多年过去了书的色彩仍旧十分艳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加索的蓝眼泪塞凡湖(Lake Sevan)是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地区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海拔1900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深89米,</span>被誉为“高加索的眼泪”。对于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山地小国来说,塞凡湖就是无数亚美尼亚人心目中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8条河流源源不断地为塞凡湖注入新的生命力,形成了这片壮丽的水域。湖水宝石般的碧蓝,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铺在了群山间,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远处的山峰,湖边长满野花。雪山环绕的湖水如宝石般碧蓝,高贵中透着冷艳,于海鸥声声中舍不得挪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湖西北角小岛上有9世纪用黑色火山岩修建的古寺院—塞凡纳旺克修道院 (Sevanavank),意为“黑色寺院”,其中低处的是主教堂SurpArakelots意为“神圣的使徒”,典型的亚美尼亚十字穹顶式建筑,外墙朴素但庄严,另一个教堂SurpAstvatsatsin 意为“上帝的神圣母亲”,内部有中世纪壁画残迹。最初这座与世隔绝的修道院戒律严苛,常作为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犯错僧侣的清修之地,后来又作为宗教学习中心,也曾是抵御外敌的要塞。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爬200级台阶到山顶,可俯瞰塞凡湖全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市郊的GARNI村有著名的希腊式神殿“加尼神庙”(Temple of Garni ),是整个高加索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异教神庙,它不是为基督所建,而是为太阳神密特拉Mihr 而立。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尚未分裂,亚美尼亚王国仍礼敬众神——那时,这座希腊式柱廊神殿矗立在山谷边缘,俯瞰着深深的阿扎特河谷。</p><p class="ql-block">三百年后,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立为国教的国家。随后,几乎所有异教遗迹都被拆毁,唯有加尼神庙,因其地势、用途,或许也因为它太过美丽,被悄悄保留了下来。直到1679年,一场地震将它彻底夷为废墟。如今所见的,是苏联时期用原石复原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庙建在一个高耸的基座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呈长方形,这增强了其庄严感和视觉冲击力,那</span>9级台阶,象征古代亚美尼亚接受的9个社会阶层,<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白色凝灰岩构筑的身躯,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柔和而圣洁的光芒。</span>周围环绕着24根爱奥尼克式(Ionic Order)柱子,象征一天的24小时,这些柱子雕刻精美,顶端有标志性的涡卷形柱头,是爱奥尼克风格的典型特征。高大的圆柱雄浑粗壮,犹如卫士般守护着神庙的尊严,每一根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在默默地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该建筑是亚美尼亚也是前苏联地区唯一的希腊-罗马式列柱建筑,也是现存最东方的希腊式神庙建筑,被用在1995-2005版亚美尼亚德拉姆纸币设计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庙坐落在一个三角形的悬崖边缘,可以俯瞰壮丽的阿扎特河峡谷(Azat River Gorge)和远处的格加姆山脉,自然风光绝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兹瓦尔特诺茨遗址(Zvartnots Cathedral)是一组7世纪中期在埃奇米阿津附近兴建的宏伟古教堂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圆形三层圆顶结构和创新的四瓣形内部布局闻名,这样大规模的圆形教堂在东方乃至世界都是已知的第一座,代表了亚美尼亚建筑艺术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教堂曾是基督教世界的重要宗教建筑,但在10世纪因地震沦为废墟,1901-1907年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柱廊、柱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浮雕、</span>日晷石板等遗迹,20世纪,建筑师托拉马尼扬根据考古发现对其进行了部分复原,展现了其原有的三层圆顶结构和十字形内部空间。</p><p class="ql-block">尽管仅存断壁残垣,兹瓦尔特诺茨教堂仍以其壮观的遗迹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2000年与埃奇米阿津教堂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废墟的穹顶上便是雪山,这附近有一个机场,当大飞机在遗址上空、白雪皑皑的圣山间穿越时,画面无比震撼。只是我们到达时能见度低,亚拉腊山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借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Yerevan)是亚美尼亚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亚美尼亚的心脏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而闻名。埃里温作为比罗马古老29年的首都,它的故事始于公元前782年,当时乌拉尔图王国的阿尔吉什提一世在此建立了埃勒布尼要塞,这便是埃里温的前身。随着时间的流逝,埃里温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拉兹丹河畔,与土耳其边界仅一步之遥。埃里温的历史见证了它从军事要塞到行政中心的转变,尤其是在1440年,它成为了东亚美尼亚的核心,后来又在1828年并入俄罗斯帝国,直到1936年成为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埃里温(Yerevan)还是一座粉红色的城市,因建筑外墙广泛采用当地盛产的粉红色凝灰岩,这种石材来自亚美尼亚的火山群,土壤里含有特殊矿物质,久而久之整个城市就被染上了这种暖暖的玫瑰色,呈现出柔和浪漫的色彩,因而被称为“玫瑰之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埃里温,有一个超级震撼的地标建筑——埃里温阶梯广场(Cascade),这座依山而建的阶梯式广场,全长500米、宽50米,共有675台阶。广场最初被称为“社会主义大阶梯”,是苏联时代为彰显社会主义伟大而建造的,然而苏联解体导致资金中断,广场的最顶层至今仍未完工。阶梯脚下有很多有趣的雕塑。可以直接坐电梯到顶看远处的亚拉腊圣山!坐在台阶边,落日余晖洒下,场景非常美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和国广场:埃里温的中心广场,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地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意义。它最初被称为列宁广场,在苏联时期,广场是举行阅兵式、庆祝活动和政治集会的重要场所,列宁的雕像曾矗立在广场中央。1991年亚美尼亚独立后,广场更名为共和国广场,成为国家庆典、音乐会和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列宁的雕像被移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高大的柱子,顶端是自由女神像。</p><p class="ql-block">作为市中心最大最古老的广场,宽敞而宏伟,广场四周环绕着风格独特的建筑,汇集了历史博物馆、歌剧院、国家银行、政府大楼、财政部、外交部、国家邮局和万豪酒店等建筑,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每晚9点的音乐喷泉吸引了无数游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埃里温共和国广场 ,璀璨的灯光与深邃的夜色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山、草地、牛羊、错落有致的繁花和绿草、肥沃的红色或黑色土地、奔驰的骏马、螺旋式的盘山公路、群山环抱的湖泊和小溪…</p><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的自然秘境,是现实版的诺亚方舟,它承载着亚美尼亚人的梦想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撰于2025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