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快乐歌友会“庆国庆迎中秋”联欢会(下)

李洪文

<p class="ql-block">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适逢国庆76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相聚在平阳广场,共同举办这场意义非凡的联欢会,一同庆祝国庆,喜迎中秋。</p><p class="ql-block">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是一个象征着团圆与思念的节日。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与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而国庆,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盛大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回顾祖国走过的光辉历程,感受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心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以歌舞为媒,用歌声传递情感,用旋律编织梦想。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地歌唱与舞蹈,唱出对祖国的热爱,唱出对生活的赞美,唱出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的歌声在这金秋的晴空翱翔,让我们的激情在这欢乐的氛围中绽放。</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单跃刚、曹临芬、廖煜、李荷花并肩而立,声音洪亮而亲切,像老朋友般把我们迎进这场温暖的盛会。他们的语调里带着笑意,也带着庄重,仿佛不只是在报幕,更是在讲述一段属于这座小城的节日记忆。横幅在风中轻轻摆动,那句“平阳快乐歌友会庆国庆迎中秋联欢会”被晚风一吹,竟也有了几分诗意。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来,有提着小板凳的老人,有牵着孩子的母亲,还有举着手机录像的年轻人。这一刻,舞台不只是舞台,它是邻里之间情感的交汇点,是节日里最动人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当口琴的音符在天空中轻轻流淌,整个广场仿佛安静了一瞬。平阳口琴团的老人们老当益壮,手中的口琴像一枚枚小小的勋章。一曲《红歌联奏》从他们指尖流出,从《我的祖国》到《我爱你中国》,熟悉的旋律唤醒了记忆深处的回响。有人轻声跟着哼唱,有人悄悄抹了眼角。这些音符不只是音乐,它们是岁月的回声,是几代人共同走过风雨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杨泽云一开口,全场便安静下来。《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每一个字都像从心底掏出,带着力量与温度。她的声音高亢而不失柔情,仿佛在讲述一段真实的人生。台下有人低声说:“这嗓音,真有当年广播里的味道。”是啊,那种纯粹的、不加修饰的情感,如今已不多见。她站在那里,不只是在演唱,更是在传递一种信念——对生活的感恩,对时代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  张丽慧、马建富等一开口,便引来阵阵掌声。《桃花红杏花白》本是山西民歌里的俏皮调子,他们唱得既有乡土味,又不失艺术感。王建华老师的指挥手势干净利落,像在梳理一段流动的风景。歌声一起,仿佛眼前就浮现出山间小路上桃花纷飞、杏花如雪的画面。这不只是合唱,更像是一幅会呼吸的画,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纯真质朴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冯完枝和乔国才的《牡丹花与放羊娃》唱得情真意切。一个是雍容华贵的牡丹,一个是朴实无华的放羊娃,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竟有种奇妙的和谐。这首歌讲的是跨越身份的爱恋,而今天的舞台,更像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的歌声里没有炫技,只有真诚,像秋夜的风,轻轻拂过心田。</p> <p class="ql-block">  郭晋萍和她的伙伴们唱起《祖国之恋》时,歌声温柔而坚定,像一封写给祖国的情书。她们没有华丽的服饰,也没有复杂的编排,但那份发自肺腑的深情,却让人心头一热。原来,爱国有时不必呐喊,只需轻轻吟唱,便足以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  《松花江上》的旋律一响起,空气仿佛凝重了几分。祁俊霞和伙伴们的演唱带着沉甸甸的历史感,那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唱得人眼眶发热。这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次记忆的唤醒。台下有老人低声跟着唱,声音颤抖,却格外清晰。那一刻,我们忽然明白,有些歌,不只是音乐,更是民族的血脉。</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的《江山》则将情绪推向高潮。依旧是祁俊霞他们,但这一次,歌声里多了豪迈与自信。从“风雨中走来”到“江山如此多娇”,每一个音符都像在描绘一幅壮丽画卷。台下的掌声久久不息,仿佛在回应:这江山,是人民的江山,是属于每一个平凡而坚韧的你我。</p> <p class="ql-block">  邢红记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得荡气回肠。他站在舞台中央,手抚胸口,声音铿锵有力。当那句“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响起时,许多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这首歌,早已超越了旋律本身,成为一种身份的认同,一种血脉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当孙彩花她们穿上飘逸的长裙,踩着悠扬的音乐走出时,全场的目光都被吸引。《杏花落》的模特表演没有T台的冷峻,却有江南烟雨的柔美。她们的步伐不快,却步步生莲,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花瓣上。这不是时尚秀,而是一场关于美的诗意表达,是普通人对优雅生活的向望。</p> <p class="ql-block">  李建琴和秦志勇的《梅花赋》唱得清雅脱俗。男声浑厚,女声婉转,像雪中梅枝相互依偎。歌词里“三九严寒何所惧”的坚韧,被他们唱得入木三分。一曲终了,掌声如细雪般轻轻落下,却久久不散。</p> <p class="ql-block">  田小姣和马铁成带着队伍扭起秧歌时,整个广场都热闹了起来。《扭起秧歌绣荷包》的节奏欢快喜庆,红绸翻飞,脚步轻快。孩子们在一旁拍手叫好,老人们也忍不住跟着节奏点头。这不只是舞蹈,更是节日里最接地气的欢笑,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热闹劲儿。</p> <p class="ql-block">  志愿者们上场时,没有华丽的服装,却有着最整齐的步伐。陈兵老师一挥手,一曲《歌唱祖国串烧》便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的声音或许不够专业,但那份赤诚却最打动人。他们是社区的普通人,是志愿者、退休教师、小店老板,却用歌声证明:爱国,从来不只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  单跃刚站上指挥台,全场安静。《我爱你中国》的前奏一起,许多人已眼含热泪。他的手势大气而深情,像在拥抱整个祖国。歌声响起时,仿佛整座城市都在和声。那一刻,我们不是观众,而是歌者,是这片土地上最深情的儿女。</p> <p class="ql-block">  张小丽接过指挥棒,轻柔地起拍。《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旋律温柔,像母亲在轻声哼唱。仿佛孩子们举起手中的小国旗,随着节奏轻轻摇晃。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映出幸福的光。这不仅是献给祖国的歌,也是献给这个团圆之夜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许宝玲指挥的《我们的中国梦》充满希望与力量。歌声高亢激昂,像晨光穿透云层。梦是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是孩子的笑脸,是街坊邻里的和睦。这首歌,唱出了平凡人心中最不平凡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曲《我不想说再见》,由李少英轻轻起调。歌声温柔得像晚风,带着不舍与祝福。人们没有离场,而是静静听着,仿佛想把这一刻拉得再长一点。是啊,多想让这美好的时光永不落幕。可正因短暂,才更显珍贵。</p><p class="ql-block">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阳光照在每一张满足的笑脸上。我们用歌声庆贺祖国的生日,也用温情迎接中秋的团圆。在平阳广场的这片天地里,爱与希望,正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演出花絮</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采用了部分歌友的照片与视频,在此一并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