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的万千岛屿渐次沉入波罗的海碧蓝的画布之下。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完成了两个国度的切换。</p> <p class="ql-block">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和北部,东邻瑞典,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三分之一面积处于北极圈内。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挪威独特的资源禀赋。</p> <p class="ql-block">位于世界边缘的挪威,可以说是一个极其低调而又非常迷人的国家,而我对其最初的向往,源自村上春树笔下的《挪威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卑尔根”是挪威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通往峡湾的起点</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城市被誉为“七山之城”</span>(弗洛伊恩山、乌尔里肯山、莱萨山等),这七山不是遥远的背景,而是嵌入城市肌理的 “自然骨架”。对卑尔根人而言,这山不是需要“征服的对象”,而是日常休闲的 “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卑尔根是被雨水亲吻的城市,平均每年有近300天的降雨,正是这温柔的细雨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而浪漫的朦胧意境。</p> <p class="ql-block">走进卑尔根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北欧山水画卷,每一处景致仿佛都在轻声地诉说它的古老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布吕根码头,又名“德国码头”,是我们走近卑尔根的重要一站。14世纪,汉萨同盟在此建立贸易中心,如今,这里依然是北欧最古老且最具风情的地方。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卑尔根大教堂”透着宁静与庄严。这座建于 12 世纪的哥特式教堂,白色墙面在雨中泛着柔和的圣光,尖顶刺破雨雾,钟楼的钟声悠远而深邃。</p> <p class="ql-block">一幢幢五彩斑斓的尖顶建筑沿着码头错落排列,犹如从童话书中走出的小木屋。<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雾中的木屋是卑尔根最经典的画面。</span>近距离抚触16世纪建筑群的历史痕迹,木屋上刻满了岁月的年轮,木板的纹理仿佛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水雷纪念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挪威人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漫步小巷,卑尔根时空褶皱里的历史被缓缓展开。从汉萨同盟商人的匆匆步履,到今日鳞次栉比的餐厅、酒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咖啡馆</span>里人们悠闲的啜饮,时间似乎在这里从未真正流逝,它只是沉淀、叠加……</p> <p class="ql-block">脚下饱经风霜的鹅卵石路,被岁月打磨得如此温润,让人恍惚间穿越到那个久远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排排红色的小帐篷就是“渔货市场”,喧闹声瞬间将我带入了鲜活的人间烟火之中。</p> <p class="ql-block">漫步鱼市,感受当地的海鲜文化。</p> <p class="ql-block">商贩们用挪威语、英语向游客介绍海鲜。</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的木屋透出温暖的轮廓,渔港风情在朦胧间轻轻摇曳,布吕根老城宛如一首绵长的诗,伴随着城市的低语,在雨雾中轻轻地晕染,这份湿润与温暖,让人无比的沉醉。</p> <p class="ql-block">卑尔根三面环山,想要领略这座海港小城的全貌,我们选择坐索道缆车一路向上,来到弗洛伊恩山顶,俯瞰卑尔根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弗洛伊恩山缆车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弗洛伊恩山被披上了一层湿漉漉的灰纱。</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观景台的木栏边,原本脚下是群山与峡湾怀抱中的卑尔根山海全景,而此刻全然被浓雾吞没,偶尔露出一角模糊的海湾,旋即又被更厚的白幔覆盖。也许这是弗洛伊恩山以北欧式的含蓄告诉我:有些美景注定要留在想象里……</p> <p class="ql-block">弗洛伊恩山的“山妖”仿若自远古的童话中走来,在云雾缭绕间,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山妖”是挪威民间传说的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从卑尔根出发至哈当厄尔峡湾,途径哈当厄尔大桥,这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1300多米的长的悬索桥,</span>由上海振华重工建造,它成为了挪威第一大悬索桥。作为上海人,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沃尔令斯大瀑布是挪威最著名的瀑布之一,高约为182米,垂直落差达145米。它仿佛正以壮丽的景致,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p> <p class="ql-block">神秘而壮美的挪威峡湾宛如大地之上的奇幻诗篇,独有的磅礴与绮丽,绘就了一幅令人为之倾倒、窒息于其绝美画卷中的天然美景。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沿着哈当厄尔峡湾、松恩峡湾前行,驻足于费洛姆小镇,搭乘峡湾观光火车,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就此缓缓地展开,每一帧皆成永恒经典,每一处皆是时光佳作。</p> <p class="ql-block">峡湾,是中国唯一没有的地貌,却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景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80%以上的峡湾在欧州,而欧州的大部分峡湾在北欧,北欧的峡湾则集中在挪威。在</span>挪威有近千大大小小的峡湾。<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戏剧家易卜生曾形容挪威是“被水催眠的峡湾之国”。</span></p> <p class="ql-block">“哈当厄尔峡湾”全长179公里,最深处达800米,是世界第三长、挪威第二长的峡湾。</p> <p class="ql-block">哈当厄尔峡湾,既有平缓的山坡,美丽的田园风光,又以特有的方式,与北欧海拔最高的哈当厄尔高原重叠在一起,它的美还在于有山谷、瀑布和冰川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陡峭的山峰,唯有开阔的水面。在两岸山林环抱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水静静地躺在峡湾之中,</span>是那么的安谧、恬静……</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入住的酒店露台,观看峡湾的美景,心无旁骛地呼吸着峡湾的气息,如此自然而惬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烟波浩淼中的哈当厄尔峡湾如水墨画般朦胧而梦幻。</p> <p class="ql-block">“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达204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两岸山高谷深,谷底山坡陡峭,垂直上长,直到海拔1500米的峰顶。这里不仅有挪威峡湾特有的美丽风光,更重要的它是世界闻名的山地铁路“弗洛姆铁路”的起点,这条堪称世界上最陡峭的铁路线,将海拔2米处的弗洛姆峡谷,与海拔867米的米达尔连接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列车蜿蜒行驶于崇山峻岭间,窗外景色不断地切换。时而陡峭悬崖近在咫尺、时而开阔的平原铺展眼前,时而穿梭于幽深的隧道。山川、河流、高山、平原、教堂、木屋……令人目不暇接。车厢内的我们神情专注,沉浸于移动景观带来的绝妙体验,静候稍纵即逝的极致美景,等待前方的惊世未知。海拔升降,视角变换,不同角度欣赏挪威最原始、最宏伟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20公里的行程中,火车在“肖斯大瀑布”旁停留5分钟,给大家下车欣赏拍照。“肖斯”是挪威传说中的女神,该瀑布形如肖斯女神一头秀发,故称“肖斯大瀑布”。远处瀑布旁的山坡上,隐约可见一位红衣女郎在仙气飘飘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演绎着挪威神话故事中“精灵女神”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路穿越壮丽的峡湾风光。令人动容的是,无论村落多么微小,都必定伴有一座小教堂。无处不在的宗教建筑,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民族内心的虔诚与坚守。</p> <p class="ql-block">弗洛姆高山铁路建于1923年,历时20年完工。沿途穿过20条隧道。</p> <p class="ql-block">驰骋于“全球最美铁路线”的弗洛姆高山火车,洁净的电气机车头,拖挂着充满年代感的传统绿皮车厢,在壮丽的峡湾与山峦间穿行。这种奇妙的组合,恰是高度发达的挪威对工业时代的一份独特怀旧。</p> <p class="ql-block">弗洛姆小镇隐藏在三面雪山环抱的艾于兰峡湾中心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是通往松恩峡湾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搭乘游船欣赏松恩峡湾,航行在平如镜面的峡湾上,远处“七姐妹峰”上还覆盖着皑皑白雪,另一边的弗利亚瀑布倾泻而下,置身其中感觉真是恍入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站在甲板,欣赏着峡湾的壮阔,两岸的陡峭崖壁,覆盖着针叶林,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落入峡湾,雨雾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朦胧的</span>山间游走。船行至狭窄处,仿佛两岸的岩石触手可及。偶尔有海鸥紧随于船只飞行,发出清脆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山高谷深的峡湾两岸,零星散落着的许多童话般美丽村庄,恍如仙境般迷人。</p> <p class="ql-block">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挪威人乃至欧洲人夏季度假的热选之地。他们选择皮划艇、房车、徒步等方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峡湾亲密接触,</span>或邮轮在峡湾中巡游。</p> <p class="ql-block">峡湾之美,非言语可尽述,亦非画笔能描摹。它是大自然历经沧桑的匠心之作。回首眺望,那些山水依然静静伫立,宛如守护挚宝的卫士。此行于此,于我而言,绝非简单的旅行观光,而是一次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挪威的魅力,不在于山、雨、峡湾的孤立存在,而在于三者相互交融,共生共存。山为城市提供了自然的框架,雨为城市赋予了温润的气质,峡湾为城市带来了贸易的活力与旅游的繁荣。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完美的气候,有多宏伟的建筑,而在于它能否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否让居民在自然的馈赠中找到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从峡湾来到了挪威首都奥斯陆。奥斯陆恰似北欧大地上一枚被时光细细打磨的明珠,于静谧中流淌着独有的温润与迷人韵致。</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以历史的深沉、艺术的灵动与自然的慷慨,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网,温柔拥抱着它的每一位子民。也让我看见了,一座城可以将岁月沉淀与现代活力、人文艺术与自然生态,融合得如此和谐动人,不愧是北欧王冠上那颗熠熠生辉的珍宝。</p> <p class="ql-block">卡尔·约翰大街是奥斯陆的主街道,联接着皇宫和中央火车站。主要历史建筑和人文遗产古迹都在这一区域范围。大街是为了纪念卡尔·约翰三世国王而命名,他也是瑞典国王查理约翰十四世。沿着卡尔约翰大街漫步,这是奥斯陆最热闹的脉络。</p> <p class="ql-block">坐落街旁的奥斯陆国家剧院让我停住了脚步,剧院建于1889年,外观独特,街门前有著名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雕像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挪威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比昂斯滕·比昂松的雕像,这里</span>也是挪威文化生活的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国家剧院旁的路德维格·霍尔伯格雕像,他是现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挪威和</span>丹麦文学的奠基人,以撰写历史讽刺诗和舞台喜剧闻名。卑尔根大学每4年颁发霍尔伯格国际纪念奖。两侧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霍尔伯格作品中</span>反复出现的角色亨利克和佩妮尔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大学楼。奥斯陆大学是挪威最古老的大学,成立于1811年,是丹麦、挪威共同的大学,即哥本哈根大学在挪威的延续。该大学曾走出 6 位诺贝尔获奖者。</p> <p class="ql-block">挪威议会大厦<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法国和意大利多种风格的组合体,</span>由瑞典建筑师埃米尔·维克多·朗热莱设计。挪威的议会成立至今已经有200多年。</p> <p class="ql-block">挪威议会公园上的雕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5 年担任挪威独立后的第一任首相</span>克里斯 蒂安 ·米歇尔森,挪威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4 年担任挪威首相的</span>约翰·斯沃德鲁普,也是挪威议会制政府的推动者。</p> <p class="ql-block">正对卡尔约翰大街的“挪威王宫”,挪威王室的官方居所与办公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庄重典雅。宫殿前是卡尔·约翰骑马雕像。卡尔·约翰三世原是法国元帅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 ,后成为瑞典和挪威的国王,雕像彰显了他在挪威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漫步奥斯陆街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转角处不期而遇的</span>创意设计,满溢的雕塑随处可见,为城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也是这座城对生活的浪漫注脚,</p> <p class="ql-block">城中花园中的亨里克·韦格兰雕塑。他是挪威诗歌的先驱,在挪威可以与拜伦、普希金、雨果等诗人相媲美。每年挪威的宪法日,奥斯陆大学的学生都会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约翰·迪布瓦德是挪威最著名的演员之一。1924 年她被挪威的最高勋章“圣奥拉夫勋章”授予爵士头衔。</p> <p class="ql-block">1874 年开业的格兰德大咖啡馆,这家咖啡馆是亨利克·易卜生、罗尔德·阿蒙森、克努特·汉姆生、古斯塔夫·维格兰等名人常去之处。目前这里是历史悠久的五星级酒店。</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市政厅。其外墙建筑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相同也为红砖结构,正面有灰色大理石装饰带,顶部金色雕像是“太阳之子”,前景是双天鹅青铜喷泉,象征1905年挪威从瑞典和平独立。市政厅始建于1930年,因战争而中断,1950年落成。同年12月成为每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墙在岁月流逝中愈显厚重,每一道纹理都藏着时光镌刻的故事。它如一位沉默而深情的老者,见证着奥斯陆的过往云烟,当我轻触<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些被风雨打磨的</span>砖石,更对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市政厅不仅是挪威的政治和行政中心,也是文化和艺术的展示地。天鹅喷泉和阶梯形水渠,赋于了奥斯陆生生不息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发现,奥斯陆市政厅外墙上的浮雕镌刻着的几乎都是劳动者的身影,这些用石头和青铜写就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社会真正的基石。表明了</span>这个国家是由它的人民,尤其是广大劳动者共同建造的。这种将普通劳动者置于艺术和建筑中心的做法,也让奥斯陆市政厅成为了世界上最独特、最具人文关怀的市政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面向峡湾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塔楼</span>:浮雕主题多与海洋相关,如渔民、造船工人、海员等,反映了海洋对挪威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向城市的</span>东塔楼:浮雕主题多与陆地相关,如农民、木匠、铁匠、工人等。</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侧墙上排列看16幅由卡尔森·克鲁斯创作的大型浮雕,浮雕主题源自《北欧神话》。</p> <p class="ql-block">步入其内,仿佛置身立体的艺术殿堂,那些流转的色彩与灵动的线条,皆是奥斯陆对文化传承的赤诚告白,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真切体会到这座城对艺术与历史的珍视,不由得对创作者与这座城生出无限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以艺术为笔触,勾勒出城市的灵魂,以精致的雕塑与壁画,将挪威的历史传说、神话逸事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的“维格兰雕塑公园”是此次旅行的必访之地。这座享誉世界的艺术殿堂,由挪威雕塑巨匠古斯塔夫·维格兰倾注毕生心血创作而成。从“生命之桥”的众生相,到“生命之泉”的循环起始,再到“生命之柱”的升华与“生命之轮”的轮回,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宏大史诗。</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雕塑公园,仿佛进入了一个关于生命的博物馆。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文字注解,只有212座雕像静静地讲述着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故事。这些雕像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也让我们每一位亲临者思考人生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轴线缓缓前行,首先被一道石桥所吸引,其两侧错落有致地伫立着29座铜雕,“父亲与孩子”、“母亲与孩子”的雕像尤为引人注目,母亲与孩子的温柔凝视,父亲与孩子的嬉戏玩耍,体现了母爱的熙暖与绵长,父爱的脊梁与深邃,展现了与孩子们的亲密陪伴与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愤怒的小男孩》,生动地刻画了人之初的愤怒与无助,<span style="font-size:18px;">攥紧拳头,跺着脚,青筋从额角暴起,全身的力气都用在那一哭里,</span>展现了人性中的纯真。</p> <p class="ql-block">走过石桥,喷泉区域便展现在眼前。喷泉的四角,各矗立着5幅树丛雕,它们分别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从婴儿的诞生开始,生动地描绘了天真烂漫的儿童、激情澎湃的青年、辛勤耕耘的壮年以及垂暮之年的老人的整个人生过程,深刻反映了生命的轮回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雨水打湿的</span>生命之桥上,那些青铜和石头铸就的身影,静静地诉说着人类最本真的联结。这是人性的镜子,照见了我们不敢细想的脆弱。</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柱》是对人类生命循环的全景式描绘。石刻有 121 个人物,从最底部的骷髅(象征死亡)开始,层层向上盘旋。看到了襁褓中的婴儿、嬉戏的儿童、相爱的情侣、奋斗的壮年、疲惫的中年人、垂暮的老人……几乎所有人生阶段和状态都被浓缩在这根柱子上。尽管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性,但他们都被完美地整合进一个宏伟的石柱中。体现了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人的生命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柱》是古斯塔夫·维格兰一生艺术和哲学思想的巅峰之作。它的经典在于这场“人生之旅”,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p> <p class="ql-block">维格兰雕塑公园内的每一座雕塑都没有注解,也许这就是其艺术理念的精髓所在。是让每一位观者放下思维定势的包袱,用最本真的内心去体验一场关于生命、情感和人生境况的无声对话。这份留白,正是艺术家为每一位旅人准备的画布,让观者用自己的理解去填满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种沉默,是让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观者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人生的倒影。</span></p> <p class="ql-block">也许,在挪威雨雾中最美的诗行,从来不是写下的文字,而是那些被雨雾浸润的瞬间,是心中最柔软的记忆。雨从未停歇,正如美好从未真正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