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玉霞名校长工作室——每周一思 6 好课是磨出来的

鲍思维

<p class="ql-block">9月25日,我带队赴当阳送教,冯佩瑶、吴诗琴和华银银老师分别执教了《大自然的声音》《精卫填海》和《秋天的雨》,我最深的感触是:真正的成长,发生在真实的课堂磨练中。</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g79eIU_7yukTOisP6G48g" target="_blank">https://mp.weixin.qq.com/s/Qg79eIU_7yukTOisP6G48g</a></p> 一、送教收获:我们在实践中成长 <p class="ql-block">适逢区教研室下校,这三节课,磨课的时间都不多,我们一路上都在演练应该怎么和学生对话交流,呈现最好的课堂样态。但是,和当阳的孩子们一起的课堂居然都比在学校里有很大的进步。三位年轻教师的变化让我欣慰:</p> <p class="ql-block">冯老师明白了为什么“视频要放在和文本对话之后”。当她看到当阳老师先放视频,导致学生思维被固定后,她恍然大悟:“原来图片视频都应该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替代文字品读。”</p> <p class="ql-block">吴老师战胜了以往“表演放不开”的心理障碍。她看到平淡教学与投入教学的差距后,彻底放开自己,用沉浸式的引导赢得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华老师打破了“公开课必须走完流程”的束缚。她教方法,也重表达,课前还在校园里拍照,当熟悉的场景出现在PPT上,课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这些真实的进步,比任何理论培训都来得深刻。</p><p class="ql-block">她们的表现让我震惊,不过是换了个舞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我开始思考我们的语文老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升专业素养。</p> 二、对比思考:借力视导夯实基本功 <p class="ql-block">我想,天花乱坠的计划是不现实的,就借着学校即将迎来的市教科院下校、优质课竞赛,踏踏实实磨好每节课:</p><p class="ql-block">1.把优质课竞赛当作我们的磨刀石</p><p class="ql-block">不比谁的花样多,就看谁的课堂更扎实。重点打磨:目标设定是否精准?重点是否突出?学生是否真学会了?</p><p class="ql-block">2.用常规教研磨练我们的基本功</p><p class="ql-block">上课前三问自己:这节课最要让学生学会什么?用什么方法最能让学生学会? 怎么知道学生已经学会了?</p> 三、回归本质:一节好语文课是磨出来的 <p class="ql-block">经过这次送教,我们更加坚定: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质,好课是磨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是书声琅琅的、扎扎实实的、真真切切的。每节课都要有充分的朗读时间、教学要落到实处,不搞花架子、学生要有真实的收获和进步。</p><p class="ql-block">作为年轻教师,备课习惯应该落实这三点:一是读透教材:自己读三五遍,找出重点难点;二是研究学生:学生哪里有困难?怎么帮助他们?三是设计活动:用什么活动最能帮助学生学会?</p><p class="ql-block">我们评课的标准也应有变化:不是看老师表演得多精彩,而是看:学生课堂的积极性高不高?读书是否有进步?字是否写好了?习惯是否变好了?知识点是否掌握了?敢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去互动思考争论?</p> <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日复一日的耕耘。这次当阳送教让我看到:真正的专业成长,就发生在每一节常规课的打磨中,发生在每一次用心的教学反思中。</p><p class="ql-block">我们会继续借着优质课比赛、下校调研这些常规活动,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教学水平。但求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相信:好课是磨出来的,好老师是练出来的。只要脚踏实地,每一位老师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