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的快乐

孙兆远

<p class="ql-block">  老家至今依然保持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就是邻居偶尔会蹲在自个大门口吃早饭。一边吃饭一边拉呱,两不耽误。早饭大多就是一碗南瓜小米粥、大米粥,或一碗面条掺和菠菜鸡蛋卤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听到的新闻八卦弥漫在清晨清爽的空气中。于是普通的米粥便成了最香甜,最美味可口的食物。因为那粥里无形中掺杂了乡里乡亲最纯朴最原始的交流和由此而带来的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而我只要在老家也是端着米粥蹲在大门口。一勺一勺的细嚼慢咽,抿着嘴笑着,眯缝着眼看着,支崩着耳朵听着,努力把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刻一起吞咽的我的肠胃里,把浓浓的乡音浸润到我的脑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大门口喝粥多享受啊</p> <p class="ql-block">  我还会煎个白鳞鱼和蚕蛹</p> <p class="ql-block">  清晨,各种鸟儿叽叽喳喳,燕语莺声,尤其布谷鸟是最早叫的,乱死个人,它翻来覆去就是“布谷、布谷”的叫声。而大黄雀叫声好听,可它最谨慎,哪怕我蹑手蹑脚的走到树下想看看它的真实面目,可它好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般便立即停止叫声,而我也无可奈何。清晨此起彼伏的鸟鸣声立马使人心情舒畅,惬意极了。</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喜欢倾听鸟儿的鸣叫。</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就是个放羊小子。当年我在山坡里放羊,羊群走在前面,我用小石头打领头羊的羊角,想打它左角一定打不到右角。我就敢这样理直气壮的说这话。很多大人都说我吹牛,说我小屁孩,年龄不大,说大话吹牛第一。经过他们对我多次的考验才相信我所言非虚,这点我不是吹的。哪怕现在我依然还可以大言不惭说这话。只不过不如我少年时期说话硬气了。我现在仍有弹弓,偶尔也玩玩。我每次瞄准一只鸟并确定一定能打下它来的时候,我会及时收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p> <p class="ql-block"> 玩弹弓我的确有一套</p> <p class="ql-block">  大姐二姐来了,她们的孩子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了,因为国庆节了孩子们都放假了。无论她们平时来多少次,我是不炒菜的,我也不是勤里人。但这次不一样,这次她们是来给娘送八月十五,是过娘家走亲戚。我和侄子便一早忙活,除了炒菜便商量用心的做个全羊汤。于是我便在柴火炉子旁边坐了两个多小时,续木柴,一勺一勺的从锅里往外撇油。只为让那羊肉炖得烂烂糊糊、香气四溢、鲜美无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炖的羊排绝对汤白味浓</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弟姐妹之所以在每年的中秋佳节之前,不约而同的到我娘家相聚。就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八十八岁的母亲。孩子们都围着娘,嘻嘻哈哈,欢天喜地,我自己想,这可能就是承欢膝下,子孙满堂的人生意义吧。</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不是摆拍,因为孩子们已经形成了拥抱老奶奶的习惯,直到老奶奶累得喘不上气来也不松手。</p> <p class="ql-block">  我最爱逗小孩子玩,虽识字不多,但假如装有文化的我可不服输。在和小孩子飙古诗我败下阵来的时候,于是我便立马从网上学了一个“黄瓜”的英语单词,现学现卖是我的强项。接着便开始了我的英语教学。看着孩子们跟着我学,学得那么认真,那么快乐,我心下暗喜,终究吃姜还是老的辣。反正我教的对与不对于我无关,但这足以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p> <p class="ql-block"> 开始上英语课</p> <p class="ql-block">  柴火燃烧出的不仅仅是那红红的火光,更有那炉火偶尔哽咽着的烟火气,这就是农村真实的生活,一种浓浓的乡情、亲情、更是一种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深深地乡恋。</p> <p class="ql-block"> 一人一碗,不够再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