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泗泾古镇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因波泾、外婆泾、洞泾、张泾四水交汇而得名,素有“郡东十八镇,泗泾第一镇”之美誉,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泗泾古镇地处松江区东北部,核心区占地15.52公顷,以泗泾塘为轴,保留完整的街河格局和明清建筑群。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元代中叶正式成镇,明代成为松江粮食集散地,清代达鼎盛,市廛辐辏。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2024年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古镇现存历史建筑53处、古桥1座、老街4条,核心景点包括:</p><p class="ql-block"> 马相伯故居:明末清初砖木建筑,复旦大学创始人故居,展示其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 史量才故居:中西合璧院落式建筑,《申报》创始人旧居,体现传统木结构工艺。</p> <p class="ql-block"> 泗泾三宅:(程宅、管宅、孙士林宅),明清至民国建筑群,代表上海传统民居风格。</p><p class="ql-block"> 安方塔: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高35.18米,为镇区标志。</p><p class="ql-block"> 宝伦堂:清代中期宅第,保存鹤胫轩、走马楼等独特建筑样式。</p> <p class="ql-block"> 古镇孕育了陶宗仪、马相伯、史量才等历史文化名人,融合“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设有南村映雪书店等文化空间。作为“上海之根”,其水乡风貌与烟火气并存,适合漫步游览。</p> <p class="ql-block"> 趁放假没事闲着陪同几位老年朋友有兴来到松江泗泾古镇。小时候跟着大人来过几次,已经没有记忆。工作后又忙于工作,时常经过也难得一次休闲逛街古镇。即使来一次也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记忆不深。泗泾古桥边上有一家豆腐制作坊,我曾一早来到这里买过臭豆腐,买了一走了之,也来不及休闲游览。</p> <p class="ql-block"> 泗泾豆腐制作技艺于2017年被列入松江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核心为百年传承的手工工艺,以选豆、点浆等关键步骤著称,产品包括豆腐、臭豆腐等。</p><p class="ql-block"> 起源:清末唐家豆腐店(后称汪家厅豆腐)为起点,历经三代传承人(唐金声→汪学仁→汪麟玉),至今超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独特性:区别于普通豆腐,泗泾豆腐在泡豆、火候控制(如豆浆煮沸)、点浆等环节需依天气和豆况调整,技艺门槛高。</p> <p class="ql-block"> 作为松江区非遗,汪家厅豆腐承载老泗泾情怀,其技艺凝结三代智慧。</p><p class="ql-block"> 现状:仍坚持纯手工制作,需赶早购买,深受本地及游客喜爱。</p><p class="ql-block"> 今再探访泗泾古镇,体验非遗豆腐工坊或品尝肉末蒸臭豆腐等传统菜品。可惜已经不见了踪影。据说在改造古镇时已搬迁。</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已退休有足够时间,再一次来到古镇,寻根泗泾,在时光长河中触摸故乡的灵魂。踏上泗泾古镇的土地,那一刻,我仿佛不是以游客的身份而来,而是作为一名漂泊已久的游子,怀揣着对根的眷恋,踏上了这场寻根之旅。熟悉的乡音、斑驳的石墙、蜿蜒的河道,每一处都像是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我记忆深处那扇关于故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走进泗泾古镇的老街,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每一道裂纹都像是时光留下的诗行,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我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沉淀已久的宁静。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那是一种不加修饰的质朴美,简单却又充满韵味。木质的门窗,有的已经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木质纹理,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它们见证过的无数个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 老街坊中1688弄老上海风情街吸引了我的目光。每次探访古镇,我总能感受到不同的气息,仿佛这里的每一刻都在悄然变化。今天再次来到古镇,惊喜地发现一尺花园旁竟新开了一家老上海菜馆——1688弄老上海风情街。步入其中,一楼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当我踏上旧时的楼梯,来到二楼时,眼前的一幕幕却让我仿佛穿越回了老上海的繁华岁月。这里充斥着众多老上海的经典元素,让人不禁沉醉于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之中。</p> <p class="ql-block"> 仿佛踏入了一个民国时代的梦境,五彩斑斓的灯笼在夜空中摇曳生姿,如同旧时光的流萤在闪烁。脚下的石板路,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泽,仿佛在娓娓道来往日的繁华景象。街边陈列的旧物,每一件都散发着浓浓的民国风情:精美的木质家具上雕刻着细腻的花纹,复古的收音机里传来悠扬的旋律,还有那带着岁月痕迹的暖水瓶,静静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独特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古桥流水:灵动的故乡脉络。泗泾古镇因水而兴,一条条河道纵横交错,宛如一条条灵动的丝带,串联起了古镇的每一个角落。站在古桥上,微风拂面,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看着眼前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家乡。那时,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在河边嬉戏玩耍,捉小鱼、摸螃蟹,笑声回荡在整个河岸。如今,河边的垂柳依旧依依,河水依旧清澈,但曾经一起玩耍的伙伴早已各奔东西。然而,这份对故乡河水的记忆,却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古桥就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古镇的变迁,也见证了我们童年的欢乐与纯真。</p> <p class="ql-block"> 泗泾古镇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漫步在古镇中,我参观了古老的庙宇和祠堂。那些精美的雕刻、古朴的建筑风格,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p><p class="ql-block"> 在安方塔下,我静静地伫立着,仰望着这座高耸的古塔。它历经风雨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泗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塔身上的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镇文化的厚重与深沉,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泗泾人。</p> <p class="ql-block"> 我还走进了一座传统的书院,书院内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墙壁上挂着一幅幅书法作品,笔力苍劲,气势磅礴。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学子们在这里苦读诗书的身影,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书香的熏陶下,不断成长。这种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已经深深融入了泗泾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寻根感悟:故乡是心灵的归宿。这次寻根足迹游泗泾古镇,让我对故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故乡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归宿。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根,找到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泗泾古镇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它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作为本地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保护这份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泗泾、爱上泗泾。</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镇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我知道,故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无论我走到哪里,这份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都永远不会改变。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泗泾古镇会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继续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而我,也会带着这份对故乡的深情,勇敢地走向未来,因为我知道,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 古镇还在改造中,</p> <p class="ql-block">福田净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