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介休后土庙

老马使徒

<div> 介休后土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 现存建筑多为明洪武至清道光年间历代修葺,占地面积9196平方米。</div><div> </div>据《重修后土庙碑记》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及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皆重修之。由此可以推测,早在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就有了后土庙,看到的这个格局是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时所置,而后不断重修扩建,形成今日格局。<br><br>"后土"的来历有些含混。有的把后土作为人名,有的当成神名,还有的说成官名。这也是自然神演化为人格神的必然现象。《国语·鲁语》说:"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说是共工的儿子,能平定九州,成为地神。<div><br></div> 后土庙的各处琉璃制品工艺精湛,历久色泽不衰,碧绿、金黄、孔雀蓝交相辉映。八卦楼楼顶坡面用黄绿两色琉璃瓦构成图案,金黄色的莲花脊筒、脊刹、宝瓶、宝珠、仙人、走兽等,琳琅满目,光辉夺人。就连十字歇山顶两侧的博风板、悬鱼惹草,也装饰着各种琉璃件,形象逼真,色泽艳丽。 正殿,游人不能入内,于是没有拍到后土神像。后土庙内供奉之主神“后土”,是道教“四御”尊神之一。后土庙正殿,纯粹用金黄色琉璃覆顶,并在殿顶的脊梁中央饰以狮象楼阁、宝瓶等琉璃饰件。这种在封建社会皇宫、皇陵专用的黄色琉璃,在山西民间,仅见于五台山菩萨顶的喇嘛庙和介休的后土庙,由此可见介休后土庙在当时的规格级别非同一般。后土庙的大殿匾额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在于以高尚的道德,去容载万物,这是一种至善的境界。 这座古老的戏台用抱厦和斗拱支撑而起,屋顶用彩色的琉璃筒瓦和构件加以装饰,高阁参天,宝瓶中立,对称的龙吻和走兽形象逼真,两边的八字影壁既对戏楼起装饰作用,同时也有一种收拢视觉的作用,影壁和戏台浑然一体,整座戏楼看起来更加高大气派。 戏楼檐下提额处木刻的炉、瓶、钟鼎,挂落处的七彩风戏牡丹,虽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仍完好如初,它们虽为静态,望去仿佛凌风欲舞,十分传神。每年的三月十八,传说是后土娘娘的生日,也是后土庙传统古庙会,庙会期间人们要在后土庙酬神唱戏,给后土娘娘叩拜寿诞,祈求安康。 精美的建筑 三清殿的屋顶 后土殿 影壁上的砖雕 戏楼精美斗拱 斗拱,可见建筑的精妙,这就是中华祖先的智慧。 屋脊上的神兽都是有名有姓,无不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久远。 后土庙鸟瞰,刚飞起来,被工作人员劝阻,匆忙拍2张,降落了 后土庙全景 介休五龙壁,五龙壁在后土庙外。 介休琉璃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的瑰宝,产于山西省介休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当地优质陶土为原料,经过成型、施釉、烧制等多道复杂工序精制而成。介休琉璃色彩鲜艳,光泽度好,造型多样,既有古朴典雅的传统风格,又富有现代审美意趣。<div> 现在的后土庙,隐于城市之中,但建筑和琉璃却一直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也体现了祖先们的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和精神体现。</div> 组织:陕西省现代摄影协会<div>时间:2025年9月</div><div>地点:山西介休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