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文转载《国庆》(作者钟鑫)</p><p class="ql-block">到北京读书,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参加通过天安门的国庆游行,白天是游行,晚上则是去天安门广场狂欢,狂欢就是去跳舞,游行和狂欢一般是一套人马,因为根本不可能来回接送,只是在市里找个学校,临时休息一下。想去参加国庆的游行和狂欢,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会跳舞,北京的大学有个特点,就是九月份开学就要准备国庆,学校为了让新来的同学能够参加,就组织大城市来的女同学教跳舞,还有交谊舞,一个带一个,可他却怕羞,不敢去学。不会跳舞,又想去参加,他确实很想去看热闹,怎么办?只有报名去当标兵。当标兵可不是轻松活,白天游行时要站在哪里一动不动,等队伍过完要五个来小时,晚上则去拉圈子,防止自己学校的地盘缩小,当然是很要力气的了。国庆到了,早晨五点开餐,吃完早餐,再带上几个馍馍作干粮就出发了。学校用车送到新街口,市内是不准通车的,然后再走到指定地点,即在市女十中等齐,再整队走到指定地点去,准备参加游行。这个指定地点并不是天安门广场,广场是站不了那么多人的,能站在广场上的一般是部队和少先队员,大学只是相对靠天安门近些而已,一般是在车站到东单之间的横街上,以便在游行时能从各分道上集中到东长安街,成十路纵队通过天安门。一路纵队是横排十个人,即是一百个人同时通过天安门广场。大学一般安排在第三路,即在第三十个人到四十个人之间,加上每路纵队之间都设有标兵,得拉开三米以上的距离,而第一纵队又还在金水桥这边,到天门城楼的距离至少也有六七十米,只不过能勉强分得出城楼上的领导哪一个是谁而已。队伍在通过天安门广场后,再在至长安街上逐渐分开,仅是参加游行,除了能看见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东西观礼台上的外宾、贵宾外,就只能看见两边站的群众,别的是看不到的,因为是同方向同步进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6年的国庆,早晨天气还是好好的,男同学多穿衬衫,女同学大都穿裙子,站在街上等。游行的时候,天就下起雨来了,几乎没有人带伞。事实上过天安门前面也是不准打伞的,大家一身都淋得湿透。男同学还好,女同学可就糟了,裙子淋湿了,走不动,走起来撕得哗哗作响,好费劲呢!游行从上午九点开始,大约到下午两点结束,三点才能回到驻地,即女十中。在那里用临时餐,吃食是从学校用车送来的,凉了不好吃,加上大家淋了雨,挨了冻,都吃得很少。也是大家不注意,吃不了就随便丢,结果被女十中的女生写了大字报批评了一顿,说是“大哥大姐们,你们难道就不心痛吗!”,真是批评得好。开完饭后,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又得赶在晚上七点以前,步行到天安门广场指定的地方。大学一般都在广场靠金水桥一带,位置还是比较好的,范围则是靠自己的标兵拉圈子来维持。因都想扩大范围,当标兵的要拉开圈子,就放势往外挤,很要气力,有时甚至不得不用肩膀去往外推。狂欢从晚上八点放烟花开始,每放十五分钟的烟花,再打十五分钟的灯光,天上五颜六色,好看得很,地上则是跳舞。部队的同志多是和一些女中联欢,大学则是自己跳自己的,按要求本应是跳集体舞,但大学生正是青春火热期,集体舞往往跳不到半圈,就变成一对一对的。虽说是看烟花,却是不宜仰面看的,因为烟花的碎末很容易掉到眼睛里,不过不要紧,广场里早就安排了大量的医生专门洗眼睛。狂欢的高潮一直到十二点,十二点过后人才逐渐减少,还有很多余兴未了的,要持续到凌晨五点才结束。学校呢,也要到五点以后才有车子来接。一次游行狂欢下来,其实是很累的,而他这个当标兵的就更不用说了,尽管人年轻的很,第二天躺下去,还是有点起不来。看来要想参加国庆活动,不学会跳舞还是不行。那就学吧,其实呢,也容易得很,多跳上几次,也就很自然了。他在北京的第二个国庆到了,他再也不想去标兵,因为实在太累,也不想去游行,大家同方向同步走,什么也看不到,他只想去狂欢,好在人数控制不是很严,只要在晚上出发前,设法赶到临时驻地,就可混到队伍里去参加。他用的就是这种办法,到了天安门广场,狂欢开始以后,跳了几个曲子的舞,他又没有固定的舞伴,感到没什么意思,于是他想到了去看烟花到底是怎么放的。要想看却不容易,得从天安门广场各单位的缝隙中挤出去,而且只有当舞曲暂停时,才好挤,好奇心的驱使,他下决心,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挤出广场,凭着分析,他往前门外的西河沿寻了去,终于找到了放烟花的地方。只见这个烟花点上,大约有一个班的解放军在哪里燃放烟花和维持秩序。放烟花的装置其实很简单,一个正方形的座架,上顶板上固定有锥度的套,下面的活动板上摆好锥形的烟花弹,摇上去使烟花弹进入锥度套,即可点火发射。每个点上都装有电话,按电话里的指示摆放各种类型的烟花弹,一次九个,电话铃再响时,用电同时点火,几声巨响过后,烟花弹冲上天空,再爆炸,使烟花撒开来,响声大得很,振动很大,操作人员都带防震帽。看过以后,他得跟学校的队伍才回得去。于是又要挤进天安门广场到原地方,时间都将近十二点了,虽然花了不少气力,也算长了见识。</p> <p class="ql-block">59年国庆是十年大庆,有盛大的阅兵式,有各种方阵的分列式,有文艺大军,有体育大军,还有各种彩车,将有一百五十万人参加。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他怕正式游行看不到,就决定去看预演。29号晚,搭末班车到新街口,市内已不通车了,就开始步行。步行到天安门广场旁至少有二十多里,走到那里已是十二点多了。预演从凌晨一点开始,他有幸先睹了除群众队伍以外的检阅游行全过程,预演完毕已是凌晨三点。没有车也不好干等,于是又往回走,走着走着天就亮了。到新街口已是五点多钟,开始有公共汽车了,才坐车回到学校。为目睹这一难得的场面,他竟来回走了四五十里,也不可谓干劲不大了。虽然看了预演,却没看到群众队伍,真是越看越想看,他不想错过再看的机会。国庆那天可以站到东西长安街两边去看的指标下来了,每班四个人,两个被指定的,还有两个指标怎么办?他提出请大城市来的同学发扬风格让给山区来的同学,结果还是有六个人都是山区的,互不相让,那就只好抓阉,他有幸又抓到了“去”字。那种高兴不必说了,国庆那天一早就出发,比去游行的还早,不到七点就到了指定的地方,是靠近西单的西长安街的人行道上,只许席地而坐,坐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什么移动的地方。还不到游行开始,就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到游行结束能够离开大约是九个多小时,坐在那里动也不能动,因为一动就防碍了别人看,后面就喊,实在是不好意思,只好不动。在那里只有步兵分别式看不到,坦克火炮还是看得到的,这些履带式的铁家伙在西单拐弯,履带把路面抓烂,过得多了,路面竟抓出来个一米深的坑。当然游行队伍过后,很快也就补起来了。为游行临时设置的那些水管和厕所,那拆起来真是快得很呢。这次虽然饱赏了眼福,却也累得够呛的,不过,再累也是感到很幸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