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辉映照英雄梦,诗篇彰显豪迈情

小桥流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几天,刚刚给学生们讲完《观沧海》这首诗,曹操那雄浑的气魄和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给学生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10月2日,带孙子走进绿洲梦想广场奥斯卡影城,观看了《三国的星空》第一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技术成熟的高质量电影;细腻的画质,考究的设计,宏大的场面,文雅的台词,编剧是大名鼎鼎的易中天...…远远超过大家对它的预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没看这部电影之前,相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对于曹操的印象,只停留在传统的评说、演义、影视剧,以及中学课本的诗词当中。电影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对历史本源的尊重,而不是为了迎合观众而篡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它就是要让观众看到,那个复杂的曹操,不仅有“宁我负人”的狠绝,也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气魄,更有治世安民的雄才大略。他推行屯田,让战乱中的北方恢复生机;他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这些,才是他作为一位奠基者的真正面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课本里吟诵的那几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为什么读起来像刀子一样扎人?不是因为文字多美,是因为它背后藏着一个人,活在刀尖上,还硬撑着不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里没有喊口号,没有演英雄,只是让曹操坐在军帐里,灯油快燃尽了,外面是冻僵的士兵,手里攥着半块干饼,风从破窗缝里钻进来,吹得竹简哗啦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提笔,写的是诗,其实是喘不过气的命。很多人以为曹操是奸雄,是白脸,是权谋家。可电影里给他安排了一场戏,不是杀人的戏,是救人的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官渡之战前,粮草断了七天,他下令开仓放粮,不是给将士,是给逃难的百姓。那些人,有的是河北来的,有的是从洛阳一路走来的,衣裳破得像渔网,孩子饿得哭不出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站在粮堆前,没说话,只是把最后一碗粟米,倒进了锅里。没人知道他那天晚上写了《短歌行》,但电影拍了,乌鸦飞过荒原,不是为了写景,是为了告诉你,那些南迁的人,不是传说,是活生生的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袁绍的宴席拍得很细。玉盘盛冰鱼,用的是汉代的窖藏法,冰块从深山运来,用麻布裹着,一层一层埋在地窖里。这细节没人提,但电影拍了。你吃一口冰鱼,他吃一口冷饭。一个四世三公的世家公子,活得像一座金屋,可他没写过一句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曹操什么都没有,只有笔,只有夜,只有满地的尸体和没睡着的士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汉献帝在电影里没有不装可怜。他写过一道诏书,是自己写的,不是别人代笔。诏书里没说谁该死,只说“天下饥馑,朕心不安”。没人听,也没人信。可电影没把他演成傀儡,演成了一个连自己都救不了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骂他软弱,可你有没有试过,明明知道刀子要落下来,还不能躲,不能喊,只能写一句“朕心不安”。这些事,课本里没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演义里只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说他半夜翻墙去给伤兵换药。只写“袁绍兵多粮广”,却不提他家的冰鱼,是用三代人攒下的规矩换来的。电影没说谁对谁错,只是让你看见,一个人在乱世里,怎么用一首诗,撑住一口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重点描述的是曹操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电影开篇是小时候曹操和袁绍争抢的“常平香炉”,偷香炉时,被捉翻墙逃跑时曹操高喊的那声“贼在这里”,无形中埋下了两人日后命运分野的伏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青年时代在讨董联盟的军营中,曹操与袁绍的理念已经出现了巨大分歧,袁绍与众谋士盘算着另立皇帝时,只有曹操仍心系家国,坚持讨伐董卓。一个果敢务实,一个犹疑负重,这种性格上巨大差异,也为日后官渡之战的决裂埋下了伏笔。虽然曹操的军队装备简陋,粮草不济,与浩浩荡荡、兵种齐全、装备精良的董卓大军相比无异于以卵击石,明知此战必败,曹军仍高呼“虽千万人吾往矣”,士明知不可为而之,一位敢为人先、赤诚勇敢的青年曹操顿时跃然纸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官渡败亡之际,袁绍执拗地问出那个横亘半生的问题:“你当年喊那一声,是为了救我,还是害我?”这句话可真耐人寻味,当少年嬉戏的同伴,最终成为了在战场上争个你死我活的对手,这一声追问也不仅仅是对曹操的发问,也是对袁绍前半生两人从交好到决裂的友情回顾,是对往日情谊的质询,更是他在生命终点对命运的回眸,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下,涌动出一种宿命感的无奈与悲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不仅展现了曹操的军事才能,更是深入挖掘了他与袁绍这对军事对手,在为人、用兵、治世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它不仅仅是讲故事,更在解释,为什么是曹操赢得了北方,为什么他能成为那个乱世的终结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两人的对决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历史上那个脸谱化的枭雄奸雄,而是一个满腔热血、胸怀大志、奋勇向前的青年——曹孟德。那些真正撑住一个时代的人,不是靠狠,是靠忍。不是靠骂,是靠写。不是靠权力,是靠在最黑的夜里,还愿意点一盏灯。电影里有一幕,一个老兵把半块饼塞进孩子手里,自己转身走了。他没说谢谢,也没说再见。镜头拉远,远处是曹操的帐篷,灯还亮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但你知道,那首诗,是替所有没名字的人写的。我们总以为,英雄要有大场面,要有千军万马,要有金戈铁马。可真正的力量,是没人看见的时候,还愿意写一首诗,告诉世界,人还没死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电影不教你怎么赢,它只是让你知道,有些人,连活着都像在写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通过曹操和袁绍这一对少年时的朋友,青年时的对手,安排了一组鲜明的对比;通过他们,可以让我们辩证的看待人生的际遇,以及成功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袁本初,作为一名世受皇恩,手握重兵的汉臣,本应为天子尽忠,充当国家的栋梁;曹蒙德,作为一个流年不利,屡遭挫败的失败者,也大可不必,去追随一个大权旁落的皇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结果,所谓的王公大夫,汉室忠良,一次次地拥兵自重,坐视国家危亡于不顾;而一个要兵没有,要粮没有,总是被旁人误认为“乱臣贼子”的奸臣,却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毁家纡难;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以及部下的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了《三国的星空》,才知道曹操写观沧海时的豪迈,虽然已经两千年过去,但是曹操那时候的意气风发仍然可以感悟得到。你读《观沧海》,觉得壮阔,可电影让你看见,他写的时候,脚底下是刚埋完的三百具尸体。海水是蓝的,可他眼里是灰的。他不是在写江山,是在写自己还能活多久。这种诗,不是才华,是活下来的代价。那时他刚平定乌桓,北征凯旋,胸中激荡着统一天下的壮志,借大海吞吐日月的雄浑景象,暗喻自身“囊括四海”的政治抱负。他登临碣石山观海时,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磅礴想象,将沧海的浩瀚与天地的壮阔融为一体。正因如此,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盛赞曹操的《观沧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小桥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配曲:《三国的星空》主题曲《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