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欢迎莅临巴陵老街_岳阳市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展陈馆。</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过重要指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这句高赡远嘱的指引,为我们建设岳阳楼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描定了方向。</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展陈馆虽小,但囊括了整个岳阳的历史变迁与风貌,共分为四个单元,现在,我们将要观看的是第一单元:岳阳城始建于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洞庭湖岸以东、北门渡口以南、建设路以西、沿湖南路以北围合区域,总面积约3.19平方公里的文化长廊,就是岳阳城历史原点,作为文化据地,被列为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p><p class="ql-block"> 以水为源,这条文化长廊,留下了岳阳楼、文庙、岳阳港、红船厂、慈氏塔、乾明寺等等无数文化瑰宝。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从先秦时期至近现代时期片区的历史变迁。从一座小渔村不断发展中,我们看到这座城市与水息息相关,也是鱼与渔文化的源头。因水运交通的便利,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明清时期,岳阳城市已颇具规模。我们所说的城内有36条街、48条巷,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p><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接下来,请各位移步楼上,我们将要参观的是第二单元: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片区内“七个千年”是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内七颗最闪耀的历史明珠。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内的红色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炬,走进红色遗址,让我们的心灵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礼。第三单元:下面我们接着观看第三单元:老街记忆——烟火古城的生活百态。</p><p class="ql-block">码头文化,岳阳码头文化是江湖商贸、移民融合与市井生活的缩影,体现了“因水而兴,因商而盛”的大江大湖城市基因接下来。</p><p class="ql-block">我们观看的是:鱼市文化,岳阳滨江临湖,基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地域资源,在漫长岁月的渔业发展基础上形成渔文化。渔文化的出现,岳阳古城随而出现因捕鱼、运鱼、售鱼而集聚的街巷,后被人们称为“鱼巷子”。</p><p class="ql-block">商贸文化,岳阳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的城市。1899年,城陵矶开埠后,进一步推动了岳阳商贸物流业发展。1949年,岳阳和平解放,南正街步入正轨。这张图展示的就是百年药店严万顺。民俗文化,从悠扬的洞庭渔歌到古老的巴陵戏,从鲜美的全鱼宴到清雅的岳阳黄茶,每一种技艺背后都凝聚着传承人的坚守与智慧。</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来到了第四单元:新生之路——历史街区的当代复兴 </p><p class="ql-block">讲到老字,我们先观看下这张气势恢弘的航拍图。这张图,通过三张航拍图制作而成,展示是经过改造后的夜景。水与岸,城与景,完美结合,形成了独一无二自然与人为的城市景观。我们再看看几年前的旧图片,新旧对比,不只是一场文化旅游胜地的打造,更是为百姓安危解难,为百姓生活排忧的大战,值得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移步多媒体屏幕布前,听听老街故事。这是一组发老街原住民、商户、游客的视角,以“我与老街”为主题,讲述老街的变化与新生,道出了老街坊们的心声。“新”的体现,重在对比。以照片直观呈现了片区内“守——修复、承——改造、创——新增”的前后新新旧对比。我们保护和修缮了19处历史建筑;维护和恢复了13处传统风貌建筑和格局;修缮了慈氏塔周边风貌协调建筑和洞庭南路两侧保留建筑;更新拆除违章建筑和危房,恢复或更新为绿地景观,对部分房屋进行适当改造,形成了以“慈氏塔”“南货商场”“职工医院”“冰厂”等为突出代表的“网红”历史建筑;按照原街巷机理对洞庭南路、南岳坡巷、万寿宫巷、鱼巷子、街河口巷、游击巷、君山巷、下慈氏塔巷进行改造,恢复石板路,突出景观绿化作用,为游客及居民提供了舒适宜人的历史文化空间环境。将工业码头仓库遗址升级改造为红船艺术馆,成为了文化艺术活动的特色场馆;新建鱼巷子生态鱼市,打造了一个集商业、文化、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湘北地域特色的生态化鱼市;改建戏台子,举办“巴陵戏”“洞庭渔歌”等系列非遗活动,助推街区历史文化传播;降低慈氏塔周边建筑高度,拆除违建房屋和危房,恢复慈氏塔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间的景观视廊;增加绿化用地,整治景观环境和卫生环境,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在周边布局文创、餐饮、民宿等新业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于此,形成了以渔市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码头文化和非遗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了文旅资源新体系。创新推出了“洞庭南路·一路过年”、洞庭渔火季系列品牌活动,打造了固定特色演绎、焰火秀、音乐节等,提升夜间生活品质与魅力,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消费需求;对基础配套设施进行逐步完善,同步改造了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特色生态廊道等,逐步形成了集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于一体的高品质夜间消费目的地,让“老地标”成为了“新网红”,成功打造成了一个富含本土文化、充满温度和情怀、具有市井气息和烟火味道的历史街区,推动了岳阳“夜经济”发展;对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业态升级调整,开发网红商铺、老字号餐饮、特色演绎、洞庭美景等,打造了文商旅高度融合的区域性消费平台,新业态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街区充满了市井气息和烟火味道,成为了岳阳城市的新名片。</p><p class="ql-block">总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文明的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行程万里,不忘来路。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融古今之韵,汇江湖锦绣,展时代风华。来岳阳,登岳阳楼,游巴陵老街,看的是今朝新气象,感受的是生生不息的文脉和浓浓绵长的乡愁。它不止存留于历史记忆里,更体现在与时俱进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大美江湖,天下岳阳。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为岳阳增添新名片、新地标,装点巴陵胜状美如画,大美江湖看岳阳!</p><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巴陵老街——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的参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莅临参观,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