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疆南北(六)——喀纳斯湖问水怪

客舟听雨(潘)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听说喀纳斯,应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最初留下的印象这是一湾山涧碧清皎澈的湖水,特别是传说这溪壑中深渊处藏有一水怪,小头巨体,犹如远古时的恐龙或巨蟒的样子,就此,牢牢地抓紧我对未知世界的猎奇心,梦想有朝时日,远赴北疆,探听其奥秘,窥寻内里真相。</p><p class="ql-block">       阿尔泰山那是祖国西北之陲,在千万里之外。为满足并非年少但却生了一颗躁动的老少爷们的心,常常闲暇做些旁门左道的事,收集一些奇闻逸事,野史说秘,聊以慰藉内核的空虚寂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目前世界上还发现至少:刚果的魔克拉-姆边贝、苏格兰尼斯湖、加拿大奥古布古和奥卡诺根、英国肯伟岛、美国钱普湖,以及我国青海湖、长白山天池、河南省泌阳县铜山水库水怪异兽等,这些奇特生物有待人们进一步确认。</p> <p class="ql-block">       而今当我行驶在喀纳斯湖游轮甲板上时,看着那深邃幽蓝的湖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不禁想来:这深邃的湖底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水怪的传说,真的只是传说吗?</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湖与禾木河为同一源头,均源自友谊峰冰川融化的雪水。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禾木草原,在布尔津县境内与喀纳斯河交汇,共同形成布尔津河,而后流入额尔齐斯河,最终奔向北冰洋。</p><p class="ql-block">喀纳斯湖水怪,来源于三点:民间传说、目击者的描述和科学考察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早见诸于世的是20世纪30年代时。记载称当地牧民曾捕获一条体型异常巨大的不知名的鱼,却用17匹马才能将其运走。还有,在此之前,当地图瓦人中留传有水怪将牛马拖入湖中吃掉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光明日报》官媒首次刊登新疆喀纳斯湖出现“湖怪”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同样在1980年早些的时候,科研人员在喀纳斯湖浅水处发现一些完整的牛马羊骨架,推测是湖中动物吃的。继而,这些人在湖的中部放入一长600多米的大网,次日却发现网不见了,几天后,这张大网出现在几公里外的湖面上。</p><p class="ql-block">       1985年7月24日新疆大学向礼陔教授率领的考察队,在山顶看到喀纳斯湖面上静静地游浮着几十条巨型大红鱼,目测鱼头的宽度至少在一米以上,鱼体长约10-15米,体重超过1吨。</p><p class="ql-block">       2003年9月27日19时,距喀纳斯湖100公里俄蒙中三国交界处发生7.9级地震。震前20分钟左右,二道湾处的湖面掀起一阵强烈的水波,一个巨大的黑色庞然大物倏然跃出水面20多米。且连续发生两次,观测此物身长足有5到6米。(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5人共见证)</p><p class="ql-block">       次年6月9日,新疆气象局二人登山,看到喀纳斯湖水中有两个持续闪耀很亮的光点,随后看到四条“湖怪”从一道湾方向往二道湾方向游去,游过的水面划出两道长长的水痕,最大的至少有7米,小一点的也有5米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央视《东方时空》播出一段“新疆喀纳斯湖再现神秘‘湖怪’,掀起巨大浪花”的视频,时间在2012年6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把喀纳斯湖水怪记载传闻做一简要查寻爬梳,在旅途中即是一种功课也是打发时间中的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关于喀纳斯湖水怪的假说学者们主要有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       环保专家袁国映认为巨型水怪很可能是哲罗鲑。哲罗鱼是北方水域中极为耐寒的冷水型凶猛肉食性鱼类,有互相吞食的习性和能力,只要有条件或许可以无限地长大。1985年,一考察队也发现湖面上有几十条巨型大红鱼,推测可能是哲罗鲑。</p><p class="ql-block">       同在85年另一考察队从山顶上拍摄的录像中显示湖面上存在着一些斑点,这或许并非一条完整的巨大的鱼,而是一群巨大的鱼组成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荷兰生物学家威伦姆・哈尔森认为,喀纳斯湖水怪特大的体型很有可能是大鲟鱼的一个变种。他认为喀纳斯湖通北冰洋,这些鲟鱼可能是向上游回湖里,并在机缘巧合下被人们发现。</p> <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认为“水怪”可能是某种目前未知的史前巨兽。这种观点很快就遭到了质疑,因为喀纳斯湖只有20万年的历史,而恐龙等巨型生物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除非某种远古的遗留物种经过迁徙之后到达了喀纳斯湖,最终成功适应了这里的水质环境的物种。</p><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的假说也提出过,比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水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体型较大以肉为食,食物包括鱼类、蛙类等,这与喀纳斯湖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相符合。水獭在水中游动时,会露出头部和背部,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据此有学者认为,喀纳斯湖水怪可能是水獭。</p> <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湖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湖水深度大,生态环境复杂,又居深山密林之中,数年前很少受人类干扰,可能存在着一些人类尚未发现的生物。这些生物可能具有独特的外形和习性,由于它们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水中,很少被人类看到,因此被人们误认为是水怪。  </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湖水怪,虽无官方确认的实体照片,但民间与媒体多有“目击照”流传。这些照片多显示巨大黑影或波浪异常,如游客曾拍到约10米长的黑色不明物跃出水面。</p><p class="ql-block">       然而,科学界多认为也是目前主流的观点,喀纳斯水怪乃是巨型哲罗鲑活动加上光影错觉或鱼群集群效应所致,非未知生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以上几条列举的关于喀纳斯湖水怪的假说是目前流行的观点和预判。</p> <p class="ql-block">       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哪种假说完全正确。喀纳斯湖水怪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探险家和游客前往研究和探观。</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喀纳斯水怪就如眼前挂着一根胡萝卜拉磨的驴子,吃不了却永远有持续走下去的激励和盼头。诚然,做为人类对地球奇异生物可能性存与否的追问、探索,要有钓鱼人撑着渔杆站在岸边的精神,把期盼变成其坚持下动力。从而激发对未知领域追问探寻,揭示自然奥妙和秘密,从而取得一项科学成果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或许就是个它的似真非定的说辞,终究引得众人的眼球和青睐,留给人类无穷的饶有滋味的谈资噱头,如今游客探险者趋之若鹜,就是一种经济成效。当日新建的接待中心前广场停落的各类车辆,放目估算超过几百辆就是明证。</p> <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喀纳斯湖在拥有其它湖泽澈碧渌波的同时,多了一份神秘和玄幻,引发猜测和推判,惹得中外观光好奇之人,唯恐不及,千里万里,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      7月16日5:30我们于冲呼儿镇起身,8:40止达喀纳斯贾登峪景区大门。</p><p class="ql-block">      贾登峪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哈萨克语中,“峪”字意为“房子”。“贾登峪”就是“贾登人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幅喀纳斯美丽且充满神秘的观光自贾登峪开始。接下来就是30千米的景区接驳车。</p> <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景区位于阿尔泰山中段,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接壤,东邻蒙古国。景点主要包括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是一个集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一是山水之美。春天山花烂漫,芳草萋萋;夏天郁郁葱葱,湖波荡漾;秋天层林尽染,水色碧玉;冬天银装素裹,冰清玉洁。</p><p class="ql-block">       二是人文之美。这里是蒙古族图瓦人在中国的唯一聚居地,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恬静幽雅的人居环境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三是神秘之美。湖怪之谜、佛光之谜、变色湖之谜、水下森林之谜、枯木长堤之谜,无时无刻不在撩动着世人的心弦。</p><p class="ql-block">       四是体验之美。骑马登顶观鱼台,鸟瞰喀纳斯湖全景。乘坐直升机、热气球,置身云海,俯视气象万千的原始森林乘船游湖、漂流,零距离接触冰凉清澈的喀纳斯湖水。天然氧吧中,徒步山林,用脚步丈量美景,用眼睛感受风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五是冰雪之美。冬天的喀纳斯银装素裹,玉树琼花。气势磅礴的莽莽雪原、晶莹剔透的桦林雾凇、冰清玉洁的喀纳斯湖、水墨世界的喀纳斯村、炊烟袅袅的木屋,构筑了喀纳斯的旷世美景。</p> <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湖是景区核心,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与天池形成同一原因),湖面海拔1374米,长24千米,平均宽1.8千米,45.73平方千米,平均湖深120米,最深处188.5米,属于北冰洋水系,湖水来自雪山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p><p class="ql-block">       我们直抵湖的南端,花费120乘上游船。乘坐游船,是一种沉浸式近距离体验喀纳斯神秘感,真实感受到:船到湖心水最清,青山连绵水中生,分明看见水中山,船在青山顶上行。(性灵祖袁牧莫骂)随着湖深和阳光角度的改变,湖水也从近岸的浅绿渐变为湖心的宝石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马达关停,游船静止在湖心时,你的世界瞬间按下了暂停键,你可开眼也可闭目,放空思想,身无阻滞,超脱皮囊,心无挂碍,坐忘冥想,让湖水洗去眼中的尘垢,拂过清风退去疲惫,聆听水音清脆将烦躁熨平,阅闻鸟鸣静虑入定,无悲无喜,物我两忘。</p> <p class="ql-block">       船回岸边,踏上泰加林廊道,穿行于西伯利亚落叶松和云杉之间,行进在枝繁叶茂、碧绿生青的原始森林边缘,抬眼可见生命的旺盛蓬勃,积极向上,俯首又能发现浸没在湖水中的腐干枯枝,领会生命之无常,人生之渺微。喀纳斯湖最北端入口处有一“千米枯木长堤”,据说在那里可见另一种美——斗折蛇行、虬曲枯萎之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餐在图瓦人的喀纳斯村。作为中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之一,喀纳斯与禾木村一样保留了图瓦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其建筑为特色木屋,此地处我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的一部分,拥有原始的泰加林森林和清澈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村有334户、1029人,过去主要养殖牛、马等。村落分为老村和新村,如今的喀纳斯新村充满着商业气息,不大的村落随处都是“特色饭馆”和“民宿”,村中路口处持枪荷弹威武的武警,告诉来客这里是边疆区域。</p><p class="ql-block">       任你选择乘交通车或徒步,下午我们向南朝贾登峪方向返回,途中可巡观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北端的神仙湾夏冬季节早晨或雨后,常有水雾缭绕,形成平流雾带,宛如仙境,由此得名;有太阳时,水面上波光粼粼,像一粒粒珍珠洒在河面,此时又称“珍珠滩”。河心有沙洲犹同卧江巨龙,秋季层林尽染时,“龙身”披金红鳞片,云影流动如山神坐骑,慧眼人视若卧龙游江,这是居南端的卧龙湾。</p> <p class="ql-block">       听多人说:看过月亮湾,其它两湾可忽略。这种说法自有道理,当不逢时机,又无等待时间和必要时,对于那些仅有细微差别的景观,大凡都将取其最好的收纳品赏。据此,将看点放在月亮湾景观处。</p><p class="ql-block">       月亮湾在三湾中居中,用反向S形河道如弯月镶嵌在森林间,金松倒影与蓝绿湖水形成强烈视觉对比而傲视南北两湾。月亮湾如“一日多变的少女”,随光线和时间变化展示不同神韵,清晨云雾缭绕,傍晚光影绚烂。尤其是那“虽非真货,却能以假乱真‌”,上下河湾内两个酷似脚印的小草滩,被人称为“神仙脚印”的玄幻传说,为月亮湾增添奇特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月亮湾河谷两侧峰峦叠嶂,西伯利亚落叶松、云杉、疣枝桦混交林杂错密布,让人感到了丝丝欧洲陆地物候气息。站在高出河面60米的盘山道观光平台上,俯视河湾全貌,“神仙脚印”一览无余,用上帝视角感受河道优美弧线。</p> <p class="ql-block">       如果是个深度游者,大可背上行囊,踏上山径步道,进山看水,去寻找喀纳斯周边的观鱼台、友谊峰冰川、驼颈湾、那仁草原、图瓦人村落。让灵魂与脚步同步,止息静心,去品味去冥想。在阿尔泰山边缘会逢北欧风貌气候以及大山深处的“挪威森林”,在友谊峰冰川下感受来自西风环流和北冰洋的丝丝水汽,那仁草原夏季牧场里见绿草、毡房、马牛羊和加泰林,最后在图瓦人的木房子里烤着牛肉羊块,蘸着盐巴、甩开腮帮子大块朵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旅游总给人留下抱憾,不论先前是否做过功课,临到景区经常发现实地不能全然对应所得的信息,甚至出现差迟很大的情况,当然这与备课精细有关,更重要的是景区赓续拓展和发布信息滞后问题相干系。因此,游览后再重新查阅,结合体验感知,补充纠偏显得非常必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接下来17日,赶赴400公里外的克拉玛依,去到魔鬼城,与鬼城孤丘土墩妖风来一次亲密接触。(部分图片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