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庆节当天,我们一行七人,早上6点从昆明出发,开车一路还算顺畅,大约下午1点到达昭通的彝良。</p><p class="ql-block"> 直接奔赴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小草坝风景区位于世界天麻原产地——小草坝镇,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风景区是云南省昭通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景区位于云南省彝良县东北部,距彝良县城29公里,距昆明420余公里,距昭通市103公里,距重庆约460公里,距四川宜宾约208公里,景区占地面积163平方公里,横跨两县(彝良县、盐津县)四乡镇(小草坝镇、两河镇、龙海镇、庙坝乡)。</p><p class="ql-block">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融合自然奇观与民族文化,集观光、探险、休闲、娱乐于一体,是云南旅游瑰宝,展现四季更迭之美,被誉为诗意栖居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景区,红色的枫叶🍁映入眼帘,与国旗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取经桥是通往庙山的必经之路,多年以来,善男信女们为了到达庙山许愿,在这座桥上来来往往,留下了历史痕迹。关于取经桥,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唐玄奘取经过这座桥时掷地有声的发誓:宁可西进而死,绝不东归而生,不到天竺,誓不回头。多年后,经历煎熬和磨难的唐玄装终于修成正果,取得真经,从天竺捧回几百卷佛经回到了长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风拂过山林,携着家人同行的脚步,我们在小草坝开启了一场与自然对话的旅程。这一天恰逢国庆,天光澄澈,心境亦如晴空般明朗。远离喧嚣,走进这片藏于群山之间的秘境,仿佛步入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p> <p class="ql-block">连绵起伏的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湛蓝的天空下,几缕白云轻绕峰顶,宛如仙境。我们穿行于林间小径,枝叶在眼前轻轻摇曳,远处山影朦胧,薄雾如纱,将整片山谷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那一刻,时间仿佛放缓了脚步,只余下风声、鸟鸣与心底的安宁。这方天地,正如古人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虽无传说附丽,却自有其灵秀之气。</p> <p class="ql-block">而最令人屏息的,是那从峭壁顶端奔涌而下的瀑布。水流如白练垂落,撞击岩壁时溅起细碎水花,在阳光下闪烁如星。红褐色的岩层层层叠叠,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绿意点缀其间,灌木与野树顽强生长,彰显生命的力量。光影交错之间,山势更显雄奇,水声回荡谷中,似大自然低沉的吟唱。</p> <p class="ql-block">我们驻足良久,听水声轰鸣,看流云变幻。家人笑语融进山风,这一刻的团聚,因这壮美山河而愈发珍贵。小草坝之行,不仅是眼目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涤荡。</p> <p class="ql-block">银河飞瀑取自李白的千古绝唱"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从雨天相接的天台上如银河倒泻,飞瀑凌空,形成一道114米高的巨大水帘。从悬崖绝壁上腾空而下跌落的水,被撞得粉身碎骨,在谷中荡起层层雾汽,百米之外,如烟似雾,弥漫山谷,瀑布的回声响彻山谷。一旁的少女峰,静静眺望远处,像是在等待意中人的到来,共赏这绝妙佳境。置身银河飞瀑,仰望银河飞瀑,听水声,看水势,望远山,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p> <p class="ql-block">参观罗炳辉纪念馆。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中主人公罗霄的原型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罗炳辉。</p><p class="ql-block">罗炳辉将军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将领。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36位著名军事家之一,也是其中云南籍唯一的军事家,这是云南人民的骄傲和光荣。</p><p class="ql-block">罗炳辉将军早年参加革命,历经风雷激荡、波澜壮阔的讨袁护国战争、北伐战争。192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领导了著名的吉安起义,从此走上真正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伟大斗争中,他出生入死,干锤百炼,战功显赫。1946年6月,将军逝世后,苏皖边区政府为纪念他创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功勋,特令将淮南津浦路东的天长县更名为炳辉县。1997年,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其题词"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2005年建军节,罗炳辉将军登上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二)》纪念邮票。2009年,罗炳辉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戎马三十载,将军国之雄。罗炳辉将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地奋斗了一生,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缅怀将军的光辉业绩,继承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向中外参观者展现将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追求真理、志振中华的艰辛历程。展览共分为:少年英雄出乌蒙、艰难求索寻真理、转战苏区建奇功、万里长征显神威、驰骋江淮扫敌顽、青史永久铭英魂六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昭通彝良,秋意初染,山色如画。与家人同行在这片滇东北的古老土地上,脚步不疾不徐,心却早已沉醉于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市井之中的热气腾腾。晚饭时间,我们走过街巷,尝遍街头风味,最难忘的,是那一串串炭火炙烤出的人间至味。</p><p class="ql-block">这些简单的食物,没有精致摆盘,却承载着昭通人对生活的理解——踏实、热烈、有滋有味。一家人围坐小桌,举杯笑谈,烟火缭绕中,亲情也如这炭火般温暖绵长。</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我们驱车来到豆沙关……铁路,水路,高速路,国道,秦古道,五路并行之关。</p> <p class="ql-block">豆沙关这里曾是滇川要道上的咽喉之地,秦开五尺道穿行于此,汉武帝设关戍守,千年马蹄声回荡在峡谷之间。如今行走其间,依然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山水的灵秀。</p><p class="ql-block">连绵起伏的山脉覆盖着浓绿植被,云雾缭绕于峰顶,如轻纱般随风流转,山谷间一条铁路桥横跨天堑,桥下河水微光闪烁,仿佛将古今串联。山坡上村落错落,低矮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蜿蜒小路连接人家,静谧安然。我沿着古道缓步前行,脚下是历经磨蚀的五尺道石阶,耳边似有商旅驼铃隐约作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从秦汉到今日,山未改,水长流,人依旧行于其间。</p><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远眺,铁桥如虹,穿行于苍翠之间,现代工程与古老地貌竟如此和谐。</p><p class="ql-block">云起谷中处,恍然忘却今夕何年。</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地理的通道,更是文化的走廊——僰人悬棺遗迹尚存崖壁,汉代碑刻铭文犹可辨认。豆沙关不只是关,它是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收纳了西南边地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黄连河,山色如洗,微风拂面,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与家人同行于这片藏在滇东北的秘境之中,仿佛步入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这里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的见证——黄连河景区因盛产中药材“黄连”而得名,自古便是药农采撷、文人吟咏之地,清幽深处,蕴藏着西南山地特有的灵秀与静谧。</p> <p class="ql-block"> 黄连河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东南侧,距县城5.5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2022年10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全年开放时间为每日08:30至17:3</p><p class="ql-block"> 景区以瀑布群景观著称,在4.2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47条瀑布,最大落差达147米,包含对歌瀑、情郎瀑、少女瀑、月老瀑等特色瀑布群,享有“中国瀑布之乡”称号。区域内立体气候显著,融合云雾奇峰、山林竹海、溶洞景观及世界珍稀植物珙桐(“鸽子花”),形成山、水、林、洞交融的自然画卷。景区内设有苗寨风情展示,配套非遗集市、苗族山歌对唱、民族歌舞表演等文旅活动。</p> <p class="ql-block">各种瀑布</p> <p class="ql-block">这里被称为水帘长廊。谁能想到,眼前这些坚硬的岩层竟然诞生在四亿年前的海洋,一层一层的叠在一起,就像一块涂满了巧克力的夹心饼干。其实,岩层的沉积速度特别的慢,也许过上了一千年的时光,它们的厚度也不会超过一个鸡蛋,不难想象,黄连河如此巍峨的高山,耗费的岁月该有多么的漫长。稍稍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岩层并不一样,有的坚硬如钢,有的过分柔软,坚硬的石头宁折不弯,柔软的岩层遇水而散;远方的山崖空谷幽兰,一条白练从天降,水雾茫茫,激起千层浪。</p> <p class="ql-block">休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透过瀑布,看见一架无人机衔着一面五星红旗在山中迎风飘扬!</p> <p class="ql-block">黄连河之美,在于它的原始与纯粹。无需雕琢的山水,不加修饰的路径,却让人走得踏实而安心。这一日的行走,不只是踏访风景,更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轻旅行。山风掠过耳畔,仿佛低语着千年的故事,而我们的足迹,也悄然融入了这片青翠的记忆之中。</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芊芊就在蹦床上玩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牵手前行,孩子在前雀跃,笑声回荡山谷。一座悬索桥横跨溪涧,木板铺就的桥面泛着温润光泽,金属护栏稳稳守护着每一步。我们在此驻足合影,背景是葱茏林木与飘扬的红色旗帜,阳光洒落,定格下最温暖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行至景区核心地带,一条凌空而建的玻璃栈道横跨于峡谷之上,脚下是深邃林谷,头顶是湛蓝晴空。我们并肩缓步其上,心跳随着透明桥面下的万丈绿意轻轻起伏。栈道两侧红旗猎猎,随风招展,为这静谧山林添了几分热烈。</p> <p class="ql-block">彩虹桥也叫悬索桥上打卡</p> <p class="ql-block">出水堰是兼具水位调节、流量控制及防洪排涝功能的水利设施,其在中国云南大关县的历史工程被誉为"红旗渠",并在污水处理等领域有严格设计规范。</p><p class="ql-block">初期解决永康、雄魁用水,1994年通过延伸支渠扩大灌溉范围,覆盖田元等干旱区域。</p> <p class="ql-block">大关的出水堰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时23年建成,全长76.3公里,采用人工开挖与爆破结合方式,在悬崖绝壁间修建。工程累计耗资超1193万元,牺牲59名建设者,最小年龄仅17岁。</p> <p class="ql-block">远观猴子岩</p> <p class="ql-block"> 大关,因关口、关隘众多的地势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秦开五尺道、隋筑石门道沟通南北;这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贾络绎、行旅接踵。唐友耕、吴良桐、龚自知、张维翰、罗占云等历史人物成为推动大关发展的先行者。</p><p class="ql-block"> 大关地处云南省通市腹心,全县国土面积1897平方公里,有汉、苗、彝、回等26个民族37.95万人口。距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150公里,距昭通机场、火车站50公里左右,国道247线、G85渝昆高速、内昆铁路交汇穿越而过,渝昆高铁贯通后到云贵川渝将由4小时缩短至2小时,还有大永、麻彝、永盐三条在建高速穿境而过,立体交通网络便捷通达。</p> <p class="ql-block">品尝糖人带了的甜蜜!</p> <p class="ql-block">参与剪纸</p> <p class="ql-block">体验喊泉!</p> <p class="ql-block">全副武装的芊芊,准备在水滑道上亲自体验一下这个项目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到达水富市,本来想游览邵女坪,但是人太多,停车位也没有,只有车观了。</p><p class="ql-block">邵女坪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景区,以湖光山色和度假小镇为特色,免费开放,适合休闲拍照。</p> <p class="ql-block"> 向家坝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交界的金沙江下游,是金沙江水电基地最末一级梯级电站,由中国三峡集团建设管理。该电站总装机容量77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7.47亿千瓦时,兼具发电、防洪、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2014年全面投产后累计发电量超3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89亿吨,2022年获“高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是世界前十二大水电站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宾馆,就在水电站的对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4日的上午,我们来到宜宾横江古镇景区(横江古镇游览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横江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西南部,地处川滇交界处,背靠石城山森林公园,面依横江河,距宜宾市区约42公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深厚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川南民俗风情著称。</span></p><p class="ql-block"> 横江古镇游览区1.86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占地总面积15公顷,有大街7条,小巷10条,历史建筑规模13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这小模样谁敢搭讪呀</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在李庄古镇游览。</p><p class="ql-block">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距今已有1480余年历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以明清古建筑群和抗战文化闻名,曾作为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庇护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等机构,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川南的李庄,是一座藏在山水之间的千年古镇,青石板路、飞檐翘角,诉说着长江上游的悠悠往事。作为抗战时期文化内迁的重要驿站,同济大学等机构曾在此驻留,让这座小镇平添了几分书卷气。漫步其间,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倚栏而立,仿佛与这方山水融为一体。背景里黛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山色空蒙,云影徘徊,整座古镇如一幅水墨长卷徐徐铺展。阴天并未减损景致,反倒为这份宁静添了一层诗意。</p> <p class="ql-block">背后一座古朴的石桥上,微风拂面,远处拱桥横跨溪流,水声潺潺。桥栏雕刻着简洁的几何纹样,缀满洁白小花,与绿藤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李庄古镇的“三白”。其具体内容为:</p><p class="ql-block"> 白肉:选用猪后腿“二刀肉”,经蒸煮后薄切如纸,肉质肥而不腻,搭配蒜泥、辣椒等蘸料食用,刀工与火候要求极高。</p><p class="ql-block"> 白酒:以本地高粱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口感醇厚、尾香净长,属绿色食品,常用于泡制药酒或直接饮用。</p><p class="ql-block"> 白糕:以糯米为主料,加入白糖、芝麻等制成,口感香甜软糯、入口化渣,有玫瑰、桂花等多种口味,是便于携带的馈赠佳品。</p> <p class="ql-block">宜宾的夜,是光与水的协奏曲。漫步在长江之畔,城市的呼吸在灯火中缓缓流淌。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在现代光影的勾勒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没有确切的行程计划,只是随心而行,却在不经意间邂逅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夜晚。</p><p class="ql-block">江边的广场上,一座巨大的地球仪雕塑静立于水面之上,陆地与海洋在球面上清晰可辨,倒映着粼粼波光。我撑起伞,细雨轻拂,周围的人们也在驻足拍照,仿佛这一刻,我们正站在世界的中心眺望远方。不远处,宜宾地标性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蓝光勾勒出“宜宾”二字,如星辰坠落人间。灯光与水影交织,将整座城市的现代气韵娓娓道来。这片区域曾是古代商船云集的码头,而今,它以另一种方式连接着世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来到宜宾五粮液酒厂参观。</p><p class="ql-block">十月的微风裹挟着细雨,我们一家七口人踏上了这段期待已久的旅程。阴沉的天空并未影响我们的心情,反而为旅途增添了几分诗意。在五粮液景区,巨大的酒瓶雕塑巍然矗立,红黄白相间的釉彩在云层下依旧夺目,仿佛一座现代图腾,诉说着中国白酒千年酿造史的辉煌。据传,五粮液之名源于唐宋时期的“重碧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谷酿制而成,传承至今已逾千年。</p> <p class="ql-block">雨中排队游览的人!</p> <p class="ql-block">酒香虽无形,情意却浓烈如酿。</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南山大佛静立山间,红顶白墙的建筑群掩映在绿树之中,游客往来穿梭,或驻足仰望,或合影留念。我站在观景台上远眺,城市轮廓在阴云下若隐若现,棕榈叶随风轻摇,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品尝咖啡五粮液,咖啡味浓一些,淡淡的酒味。</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风捎来秋意,我们踏进了蜀南竹海。这里不仅是自然的绿肺,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栖居。据《舆地纪胜》记载,此地自唐代便以竹闻名,清代更被誉为“西南第一竹乡”。万顷竹波随山势起伏,仿佛天地间铺展的一幅水墨长卷,令人顿生隐逸之思。</p><p class="ql-block">站在刻有“蜀南竹海”四个红字的巨岩前,指尖轻触粗糙石面,字迹苍劲如刀刻斧凿,与身后连绵竹林形成刚柔并济的对照。任山风拂过衣角,眼前竹影婆娑,层层叠叠向山坡蔓延,高耸入云的竹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远处山峦被轻纱般的云雾缠绕,静谧而深远,仿佛时间也在此停驻。</p> <p class="ql-block">深入竹径,小道蜿蜒于密林之间,脚下是松软的落叶,耳畔唯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偶有鸟鸣点缀其间。阳光透过密集的竹梢洒下斑驳光影,步履所至,皆是清幽。这片竹海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种心境——远离喧嚣,回归本真。</p> <p class="ql-block">料慈竹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交界处,包括云南的绥江、水富、大关、盐津、彝良、镇雄、威信、岁平、师宗,四川的南川、万县、梁平、合江、江安、长宁、筠连、叙州、乐山、雅安、泸州、邛崃、崇州、成都、绵阳;贵州的赤水、习水、毕节等。该竹种垂直分布可达1100米,在滇中、滇东垂直分布海拔为1900米,在滇西、滇南垂直分布海拔为2000米。年平均14.5-19.99气温,极端最低温度﹣60',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耐寒性稍次于钓鱼慈稍耐贫瘠口在微酸性中性紫色土红壤黄填及赤红壤口土层厚达40厘米以上的地段上生长发育良好。</p><p class="ql-block">料慈竹(学名: Bambusa distegia ( Keng et Keng f .) Chia )是禾本科,筋竹属乔木状竹类植物,竿直立,高可达10米,篷环密生向下的棕黄色刺毛,竿环不显著,惟颜色较深;节间无毛,有光泽,篷鞘坚韧,呈广长圆形,边缘无毛,鞘口截平,箨耳不显著,鞘口燧毛白色,锌舌边缘具细齿,锌片不易外翻,三角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叶鞘草黄色至棕色,鞘口截平;叶耳不发达,叶舌亦不发达;叶片长披针形,叶缘均具小锯齿而粗糙。假小穗呈卵形兼披针形,两侧微扁,深棕色;小穗含小花;外程厚纸质,广卵形,长与宽近相等,内存与其外程近等长或较短,花丝细弱,花药淡黄色,子房灰白色,腹部具宽沟,花柱锥形,果为囊果状,乳黄色,纺锤形,果皮薄,易与种子分离,笋期花期均为9-10月。</p><p class="ql-block">料慈竹是优秀的纸浆用竹之一,其纸浆得率为43%-48%。纤维含量50.8%,纤维长1.65毫米,平均长2.33毫米,平均宽16.3微米,长宽比143,基本密度0.72克/立方厘米。其节间通常在以上70厘米,篾性柔韧,是编制竹扇、凉席、斗笠、竹筛、竹簸及家具等的上好原材料;大径竹还可制作筷子、香棒及果茶包装筒;也是制作竹编胶合板的优良材料。</p> <p class="ql-block">好大的竹笋!</p> <p class="ql-block">稻田鸭也很抢镜</p> <p class="ql-block">绿意从四面八方涌来,远处山峦叠翠,近处河水如镜,倒映着晴空与林影。刻有“鸡鸣三省”的巨石,红色字迹苍劲有力,石顶的塔尖状装饰指向天空,像一座沉默的界碑,诉说着地理与文化的交融。站在这里,脚下是三省交界的地理坐标,心中升腾的是对山河辽阔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天气晴朗了!</p> <p class="ql-block">山风拂过面颊,带着江河交汇处特有的湿润气息。站在“鸡鸣三省”巨石旁,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这里曾是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咽喉之地,因雄鸡一鸣惊动三省而得名。清代地方志便有记载:“一石标奇胜,鸡鸣达三疆”,自古便是兵家要道与商旅必经之所。如今,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褪去烽火,只留下静谧山水与厚重人文交织的从容气度。</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鸡鸣三省”的标志塔。</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鸡鸣三省”塔!</p> <p class="ql-block">鸡鸣三省,一脚踏三地的诗意栖居!</p> <p class="ql-block">假期结束了,我们明天就返程了,这七天里,我们昭通小肉串撸了;大关刚出锅的火腿月饼吃了;宜宾五粮液咖啡喝了;蜀南竹海的温泉泡了;鸡鸣三省的顶登了……期待再次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