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晚给93岁高龄的老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明天我直接去舅舅家送月饼,之后再回老家,免得老母心中挂念。每逢中秋节,我母亲都会提前叮嘱子女们安排时间去看望舅舅、舅妈,送月饼问安好。我有三位母舅。一位妈妈的哥哥,两位妈妈的弟弟。营芲是出生地,兴寨是养生地,同样的亲情。舅舅、舅妈们对我们都非常疼爱。只可惜,年龄最大和最小的二位母舅已经仙逝了,他们的容音笑貌依然刻录在我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又到了一年最重要的节日,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给节日增添了喜庆和祥和的氛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都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风俗习惯却没有变,就是寄托亲情的月饼送到亲人的手中,这不仅是一种礼节,更是对年月消逝的一种特殊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记的小时候,妈妈会准备好月饼,及时“派兵”前往舅舅舅妈家,血脉相连和养育之恩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当了交通联络员,不畏路途遥远,徒步前往。每到一处,可以跟年龄相差不大的一群表哥表弟们嬉皮斗闹,不亦乐乎,舅母们张罗煮点心,煎蛋,香甜的饭菜能够让自己的贪吃嘴解馋,在那个交通不便和缺衣少粮的时代,这就是对节日的另一种幸福体验。</p><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兄弟们相继参加工作。有时相邀成行,有时却往往容易中断。我妈妈便制定了每年由孩子轮流走亲戚制度,从不缺席。兄弟在外工作抽不出时间时,常常由我代劳。走进家门,放下礼品,问候安康,了解情况,也就是一杯茶的功夫,匆匆而来,匆匆而返。应当感谢的是我的表哥表弟们也从不间断地关心着我可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如今,舅舅,舅妈也步入了耄耋之年。营芲大舅妈林菊花96岁,二舅舅麻炳金91岁,二舅妈李大秀88岁,兴寨的舅妈麻玉香84岁。表哥表弟们也大多在外工作或者到中心集镇发展,事业有成,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也自然成为了村中留守老人了。此行,精神矍铄的大舅妈握住我的手很自豪地说:她是村中最年长的寿星了,二舅舅、舅妈双亲双寿,相濡以沬:.兴寨的小舅妈依然是满面笑容,岁月无痕,我开玩笑说:太年青了,叫姐姐更合适,逗得舅妈哈哈大笑,久久回荡。在营芲看到了91岁传统釆茶灯老艺人麻旺宣还在勤恳地从事老手艺编织竹篓等,也表示了美好祝福。</p><p class="ql-block">当十月的空气弥漫着瓜果芳香,充盈着甜蜜的糖汁之时,在每年的中秋前夕,去看看日渐老去的长辈们,带去自己的祝福,送上节日的问候,这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亲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践行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现在,我才明白妈妈的真心用意,“母舅为大”,这四个字里,是藏在我妈妈骨子里最看重的——亲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