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川来到中卫,中卫虽然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是桀骜不驯的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却在这里被海拔3750米的贺兰山挡住了去路,不得不顺从地进入青铜峡流向银川平原,造就了“千里黄河富宁夏”的景象。 中卫有1500多年的历史,地处腾格里沙漠西南的边缘地带,古代称为响沙镇,拥有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的沙坡头,城里还有一座全国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高庙。 我们说高庙“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因为这座寺院三教合一,儒释道代表人物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率领众弟子济济一堂,同在一处4000平方米的庙宇里,这在全国极为罕见,并且整个布局集中而不凌乱,紧凑而不拥挤。 高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相传是由当地土生土长的三位古代建筑行家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这三位行家都是聋哑人,他们精心布局,兢兢业业,历时四载,建成了这座高耸、高峻、高踞、高超、雄姿鹤立、名副其实的高庙,因其地理位置极其险要,以其居高而保一方平安,又称保安寺。 走进高庙,我被眼前这座巍峨高耸的建筑群所震撼,这是一处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建筑,因为它是儒释道三位一体,所以它的建筑特点是:集中、紧凑、曲回、高耸,整个建筑设计纵向沿中轴线展开,横向左右对称,逐次伸进上升,平地高台浑为一体。 高庙的建设,集天时、地利、人和之缘,雕梁画栋不一而足、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整体形似金凤展翅,凌空欲飞之势,将佛家寺院、道家宫观、儒家殿宇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丰富的内涵。 穿过木牌坊,进入山门,山门之上有魁星楼、天王殿,登上二十四级台阶,一座砖雕牌坊耸立眼前,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很好的诠释了这种三教和谐共处的理念。 台阶的前一半,建成天桥状,天桥两侧被环绕一周的楼宇围成两个天井,东边的称“东天池”,西边的称“西天池”,两个天池由天桥下的圆形隧洞相互联通,隧洞被称为“地狱轮回洞”。 南天门匾额由于右任题写,南天门之上,就是主楼,有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五方佛殿,主楼高二十九米,下面有钟楼、鼓楼,大层顶腾空拔起,气势宏伟。 <p class="ql-block"> 中楼也叫大悲阁,上中下三层,上层供奉太白金星,中层为观世音菩萨,下层绘有二十八宿,中楼玲珑俊秀,其造型之奇特,雕刻艺术之精美为高庙的精华。</p> 后楼是高庙的最高处,也是上中下三层设计,上层为瑶池宫,东西两侧为三教宫,中层为玉皇大帝,后面是大成殿,供奉孔子,下层是五岳庙,东有三宫殿,西有祖师殿,底层还有文楼、武楼,文楼供奉文昌,武楼供奉关公。 文武楼下面是龙王宫,有四海龙王,神态各异,功力超群,砖牌坊下面的地狱宫,绘满了各种怪像,或青面红发,或锯齿獠牙,或面目狰狞,或神态从容……整个绘画想象丰富,结构严谨,色彩鲜艳,笔法细腻。 我走在高庙中,从进入山门开始,进一重大殿,上一重台阶,向前看永远是高高的台阶,天空中永远是交错的飞檐,一重重的殿宇,几乎挨在一起,仅靠高度来拉开差距,高庙之高,也许在于建筑的立体感。 整个高庙的建筑有佛家的大雄宝殿,有道家的玉皇阁,有儒家的大成殿,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进入山门由佛来接引,超脱地狱轮回,渡过天桥,进入南天门而升上天庭,这像演绎一个人生故事。 我登上玉皇阁,站在高庙的最高处极目四望,北方烽火连天,雄关漫道;东方地锁青铜,气壮河山;南方黄河远上,香山对峙;西方沙海茫茫,大漠孤烟,这就是高庙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