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爱纪行(二十五)伦敦游(上)

霜钟余响

<p class="ql-block">  伦敦之行,始终是我们此行炽热的期待。只是抵达当日,遭遇地铁工人罢工造成交通堵塞和阴雨天气,使得我们行程紧张,一直处在“赶”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从大英博物馆出来的首先游览的是白金汉宫,它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皇家宫殿,既是女王的居所,也是王室行政总部。</p> <p class="ql-block">  而白金汉宫前的换岗仪式,依旧透着王室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  白金汉宫广场中心矗立着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纪念碑上女王头戴皇冠、手持权杖,面容冷峻威严,面向白金汉宫方向,展现其作为 “日不落帝国” 君主的统治权威。底座两侧分别立有正义天使(手持天平)和真理天使(蒙眼持镜),寓意女王以公正和真理治理国家。</p> <p class="ql-block">  基座四角分别立有塑像。其中,手持橄榄枝的女性与狮子组合,象征和平。</p> <p class="ql-block">  手持锤子和卷轴的工人形象,代表工业革命。</p> <p class="ql-block"> 怀抱麦穗、手持镰刀的女性,象征农业根基。 </p> <p class="ql-block"> 南部喷泉旁的男性手持圆规和图纸,代表建筑设计;女性手持画板,象征艺术创作。</p> <p class="ql-block">  广场后面的林荫路,连接白金汉宫与特拉法加广场,道路两侧悬挂着英国国旗,具有浓厚的英国王室与伦敦地标氛围。</p> <p class="ql-block">  从白金汉宫离开,我们穿越公园向走向行程的下一站,大本钟、议会大厦、西敏寺。</p> <p class="ql-block">  最先撞入眼帘的便是大本钟——这座威斯敏斯特钟楼的昵称,早已和伦敦的天际线牢牢绑定。</p> <p class="ql-block">  它身旁是英国议会大厦,经1834年的大火中后加以重建,以哥特复兴式建筑的惊艳姿态重生,如今是英国上下议院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与议会大厦隔路相望是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也称西敏寺。</p> <p class="ql-block">  西敏寺始建于公元960年,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自1066年起,英国历代君主均在此加冕,许多王室婚礼也在此举行,同时它还是国王、王室成员及牛顿、达尔文等众多杰出人物的安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  围绕广场周边有几尊塑像:分别是乔治・坎宁(1770年4月11日-1827年8月8日),是英国杰出的外交家,第19位英国首相。</p> <p class="ql-block"> 查尔斯·乔治·戈登,19世纪英国陆军军官。他的军事生涯始于克里米亚战争,1860年随英军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见证火烧圆明园。1863年受邀统领常胜军,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因战功获清政府授予提督衔,被称为“中国戈登”。</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丘吉尔塑像,二战时期英国首相。著名的反法西斯战争领袖。</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议会大厦附近沿街建筑。他们与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教堂,共同构成了市政治与文化中枢 的历史地位,共同构成国家象征。</p> <p class="ql-block"> 威斯敏斯特得名于公元 960 年建立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自 11 世纪起成为英国王室和政治中心。1540 年,亨利八世将其设为独立城市。 </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英国政治心脏,聚集了议会大厦、唐宁街 10 号(首相官邸)、白金汉宫(王室居所)、最高法院等权力机构。同时,它也是文化与旅游核心区,拥有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西敏寺等文化地标。 </p> <p class="ql-block">  威斯敏斯特市人口密度高,居住着大量外交官、政客和高收入群体,其房价和租金居伦敦之首。</p> <p class="ql-block">  这里紧挨泰晤士河,过桥是伦敦著名景观天眼景点。乘坐天眼,可以俯视伦敦全貌。</p> <p class="ql-block">  沿泰晤士河前行,看两岸建筑、远处是查令十字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登游船游览泰晤士河,由此驶向伦敦塔桥。</p> <p class="ql-block">  泰晤士河水浊流滚滚,与我们的想象差距甚大。导游解释是由于海水倒灌的缘故。进入雨季涨潮频繁,致使水质浑浊。</p> <p class="ql-block">  乘船游览泰晤士河,就像翻开了一部滚动的伦敦史。</p> <p class="ql-block">游船经过了黑衣修士桥。</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圣保罗教堂圆顶。</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岸边莎士比亚环球剧院。</p> <p class="ql-block">经过了伦敦桥医院、碎片大厦。</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军舰贝尔法斯特号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伦敦的塔桥。</span></p> <p class="ql-block">  伦敦塔桥是以两座主塔为立柱,以花岗岩为外饰、以钢铁为骨架,顶部装饰白色大理石尖顶与小尖塔的建筑。作为升降桥,下层桥面分为两扇,通过 “枢轴旋转” 机制开启,可供大型船只通过。</p> <p class="ql-block">  塔桥是我们游船终点,我们在这里上岸,沿岸步行游览老城,也是通常所说的伦敦双城记中的另一个中心。</p> <p class="ql-block"> 离船上岸,便是伦敦塔,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兼具宫殿、监狱等功能,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在未登基前,曾经被其姐姐关押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由泰晤士河北岸上桥,再回首看伦敦塔桥,更为完整清晰。</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到距离伦敦大火纪念碑附近的路口停下。导游向我们介绍纪念塔由来:1666 年 9 月 2 日,伦敦布丁巷一家面包店起火,火势因大风蔓延,持续 4 天烧毁伦敦 80% 的建筑,造成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为铭记这场灾难,并警示后人防范火灾,伦敦议会决定修建此塔,1671 年动工,1677 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  这里已处在“双城”中另一座——伦敦金融城,它是伦敦最古老的区域,始建于罗马时期(公元 43 年),面积仅 1.12 平方英里。其文化象征意义:金融城象征英国的商业帝国历史,而威斯敏斯特市则代表其宪政与民主传统,两者共同塑造了伦敦作为 “全球城市” 的多元面貌。</p> <p class="ql-block">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这里集中了英格兰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劳合社(保险市场)等金融机构,以及众多跨国企业总部,掌控着全球约 20% 的外汇交易和 40% 的国际债券交易</p> <p class="ql-block">  每天约 50 万人涌入金融城工作,我们来到这里正赶上员工下班,桥上桥下,路口都是流水一般匆匆行走的身影和脚步。</p> <p class="ql-block">  地铁员工罢工造成地铁关闭,使下班人员改乘公交,骑自行车或步行回家。</p> <p class="ql-block"> 导游带领我们走过桥南的南华克大教堂路口,转向博罗市场。</p> <p class="ql-block">此时,天降大雨,眼前千条万线。</p> <p class="ql-block">  博罗市场是伦敦著名的食品市场。也是老城的核心部分。</p> <p class="ql-block">  金鹿号(复制品)停靠这里,它是为纪念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环球航行而建造的仿古船,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展示载体。</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12世纪建造的温彻斯特宫遗址。曾作为温彻斯特主教在伦敦的居所,地处泰晤士河南岸,便利贸易与出行。</p> <p class="ql-block">  温切斯特宫核心是大礼堂,用于招待皇室宾客,礼堂有标志性玫瑰花窗,下方设拱顶地窖储酒等货物;13 世纪扩建后,新增教堂、庭院及泰晤士河码头等设施。英国内战期间被改为监狱;17 世纪后逐渐衰败,1814 年部分毁于火灾,如今仅存大礼堂山墙、玫瑰花窗等遗迹。以及英国伦敦的克林克监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雨中走上千禧桥。这是为纪念2000 年新千年,同时缓解伦敦桥、塔桥等的通行压力,而新建一座桥梁。它也是伦敦市中心自 1894 年塔桥开通后,100 多年来首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新桥,且是伦敦首座专用步行桥。</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眺望烟雨朦胧中的塔桥和两岸传统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走到桥头北岸是英国伦敦的伦敦城市学校。导游介绍是英国贵族学校。</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了英国伦敦的消防员纪念碑,它是为纪念在灭火行动中牺牲的消防员而设立的。</p> <p class="ql-block">  圣保罗大教堂是我们今天游览的终点。它是伦敦天主教教区的核心教堂之一,长期承担弥撒、忏悔、婚礼等宗教仪式,也是当地天主教社区的精神聚集地;同时,教堂对公众开放,成为伦敦多元宗教文化景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雨丝渐渐织密,将伦敦老城的一抹砖红轮廓晕染成模糊的剪影。千禧桥的线条勾勒出现代感,让古典的年轮与现代的时尚在此刻交相辉映,每一刻都是对“双城记”最生动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2025.10.3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