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江“三矶三要塞”是万里长江众多瑰宝其中一部分,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去看看他们,感受具体的山河壮丽,倾听其中的历史,期望能得到一点点开悟。</p><p class="ql-block"> 趁着国庆长假,避开人流密集的恐惧症,在先后游览了城陵矶、采石矶、燕子矶、江阴要塞、马垱要塞和西塞山的基础上,邀上好友,自驾游览位于湖北阳新县的半壁山,它与西塞山一道是田家镇要塞的重要部分。田家镇要塞是中部中心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的长江东大门。</p> <p class="ql-block"> 相传,秦始皇南征,因山挡道,挥鞭劈山,一半留江北称为西塞山,也就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所在,另一半顺江漂移转了个大弯至南岸阳新称为半壁山。半壁山阻塞江道,形成咽喉要道。因两山夹江对峙,千百年来成为长江上的重要军事要塞,无数次战役发生其中,产生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如战国时期伍子胥在此铸剑筑城,三国时期,蜀国为报杀关羽夺荆州之仇,在此射杀东吴大将甘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写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铁锁沉江的战事就发生于此,敲响了晋灭吴的前奏。宋朝,岳飞率兵在此剿匪。清朝初年,清军追击李自成至此,李自成三个妃子投江自尽,大将刘宗敏、左光先和李自成两个叔叔战死,军师宋献策被俘,李自成孤身逃脱六天后,在距半壁山不远的通山,被当地地主武装击毙,大顺政权灭亡。清朝末年,为防止法国侵犯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进犯武汉和中原,大臣张之洞主持修建了半壁山炮台。近代中国,清军、湘军与太平天国军三次大战于此,太平天国军半壁山的失守,昭示着太平天国从此走向了覆灭。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武汉保卫战”,中国军民据半壁山至田家镇与日本侵略者血战一个多月,给侵略者予沉重打击。渡江战役时,解放军四野部队在此渡江,吹响了进军江南,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如今半壁山与西塞山依然隔江相望,长江水道船来船往,一派繁忙景向。北岸企业沿江密布,南岸稻谷正黄,丰收在望。长江大堤,宽阔固若金汤,守护着两岸人民的和祥与繁荣。</p><p class="ql-block"> 半壁山,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