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碧水环山淘尽英雄千古事,</p><p class="ql-block"> 白云绕阁收来岁月一壶春。</p><p class="ql-block"> 十月一日的鹤岗萝北太平沟黄金古镇之行,穿越层林尽染的崇山峻岭,穿越了金满屯和彩虹公路,一路追寻黑龙江的浪花和传奇,一路收获惊喜和感动。</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站在三百多米高的云天阁眺望,高山云涌,江流婉转,航拍视角下,金色林海中的黑龙江蜿蜓如从天上而来,神奇而又壮观的盛世之颜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界江,黑龙江的每一段行程都是非凡的旅程。夏天的名山岛之行,目之所及的黑龙江辽阔中透着秀美。</p><p class="ql-block"> 而金秋碧波之畔的黄金古镇这段旅程,它穿越山岭而来的勇气和智慧,四季交替的变化万千美丽蝶变让人赞叹其壮丽伟大和顽强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穿越起伏山峦而来的黑龙江,雄浑豪迈,清晨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澜壮阔之处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镜头下,江上垂钓者的剪影如江湖侠客一般神秘。</p><p class="ql-block"> 龙鼎山下,太平沟黄金古镇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了一段传奇。</p><p class="ql-block"> 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边境线长73.5公里,东临黑龙江,西临小兴安岭,南与延军农场相接,北界嘉荫河,如此神奇的地理环境,卧虎藏龙之地,让黄金古镇的每一帧都极具电影画面感。</p><p class="ql-block"> 黄金古镇的石头城楼上,两位将军雕塑迎风伫立,向远方眺望。走进这座石头和木头砌就的黄金古镇,仿佛穿越时空,穿越到了王家卫的电影《龙门客栈》和张艺谋的《英雄》交汇出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的云天阁,推窗可见黑龙江向远方奔流不息。林海茫茫,黄金古镇中的每一棵树和形状各异的石头,都如守护神一般,护卫美丽家园。</p><p class="ql-block"> 松涛阵阵,浪花朵朵,带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聆听萝北太平沟黄金古镇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1864年,清同治三年,清政府把关内俘虏的太平军和捻军官兵,流放这里监督垦植淘金。</p><p class="ql-block"> 由于太平军中盛行“家礼教”,所以这些战俘便把“教规”带到矿区来,他们在许多金沟里建立山神小庙,摆供烧香,祈祀天地,神灵保人佑“太平”。</p><p class="ql-block"> 日出日落,他们联合起来又在嘉荫河口北边高地上建一座大庙,供奉观音菩萨,这便是后人称之为“观音山”,而这一金沟,原称“四道沟”,从此便取名“太平沟”。</p><p class="ql-block"> 188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批定成立北满金矿总局,并指令开发梧桐河金矿。</p><p class="ql-block"> 1884年,太平沟被沙俄强行侵占,直到光绪十三年,黑龙江将军文绪在当地民众支持配合下,赶走沙俄匪徒,收回观音山。</p><p class="ql-block"> 1887年,由李鸿章推荐,李金镛从吉林被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从此,他把毕生的心血全部献给这片“北极之地”。</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黄金之路辟路人”的李金镛,生于1835年,江苏无锡人,少时务农,不久赴沪经商,他将经商所得常用于救灾及家乡公益事业,1883年,李金镛代理长春厅通判。1876年到1879年,他因多次倡导义捐赈灾,安抚各地灾民,被提升为知府。</p><p class="ql-block"> 李金镛亲赴太平沟,督理观都金厂“祭山开矿”,因其远见卓识,开通水陆交通,治理严格,经营有方,短短两年内,观都金厂产金量竟占金矿总局全部产量的57%,于是太平沟矿区便成为黑龙江省举足轻重名扬四海的大金矿,让朝野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潮起潮落里,转瞬间,百年光阴已过。秋阳下,金色的黄金古镇书写山水传奇,风从黑龙江吹过,黄金古镇城墙上的彩色龙旗猎猎作响。</p><p class="ql-block"> 远去了金戈铁马,龙鼎山下,游客们呼吸着山林过滤的空气,参观黄金古镇的博物馆,感受风云变幻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广场上,有人伴着动感旋律起舞。民宿老板忙着整理清朝服装,明天有江苏和哈尔滨的旅游团来,十一黄金周,黄金古镇又将是宾客如云的景象了。而黑龙江的涛声和林海的浩瀚,也将伴着黄金古镇,走向更加精彩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