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6日,正是初秋的季节,初秋的天空高远而深邃,云朵如同画家笔下的笔触,轻盈而自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受好友杨培任邀请,我们5名曾共患难的老知青相聚在浦东长青公园。</p> <p class="ql-block">长青公园是位于浦东新区长清路11号的一座小型城市公园,建于1985年,以四季常绿的植被和宁静的社区休闲环境为特色,是附近居民日常锻炼和放松的热门去处。</p> <p class="ql-block">那天,长青公园的美景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我们漫步在绿树环绕的树荫下,四周鸟语花香,大家拿起手机纷纷要将美景留驻在镜头中。</p> <p class="ql-block">老友们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因它是我们友谊的印记,记录着彼此陪伴的温暖岁月。</p> <p class="ql-block">瞧!照片里的我们笑得那么真实,虽然时光已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仍改变不了我们之间的那份真挚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游览、边聊天,时间仿佛被拉成了长长的丝线,串起了沿途的风景和我们说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是啊!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5人曾有一段特殊的经历,那便是知青岁月。50多年前,我们下乡在江西省贵溪县河潭埠公社,每当回首那段往昔,我们的思绪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在那片充满故事的红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李绣椿、朱忠浩、许文耀、徐国民(从左到右)是1969年3月7日下乡在江西贵溪县河潭埠公社横山大队,那时,我们刚初中毕业,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大男孩。</p> <p class="ql-block">瞧!这张照片中的三个大男孩分别是许文耀、朱忠浩、王有毅(从左到右)拍摄于1969年7月,地点是在河潭埠公社的大院内,那时的许文耀还只有16周岁,还是一个没有发育的男孩。</p> <p class="ql-block">杨培任(左)是1970年10月19日下乡在江西省贵溪县河潭埠公社圳坢茶林场,徐国民(右)后来也调往圳坢茶林场,并与杨培任居住在同一间宿舍。杨培任说:知青岁月里我们共同走过的那段时光,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与记忆。如今我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现最大的爱好就是与昔日的老友喝茶、聊天。</p> <p class="ql-block">这个穿着棕衣、头带斗笠、肩扛锄头、光着脚,准备到田间出工的男孩是谁吗?他就是杨培任。当时的江西农村在下雨天,棕衣、斗笠、锄头是农民的标配,也是知青这一代人最沉重的勋章,它刻进了我们一生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李绣椿这张照片拍摄于1969年10月,是在贵溪县城的一家照相馆,它是县城内唯一的一家照相馆,馆内没有灯光设备,室内亮光只是靠屋顶上的一大块玻璃天窗。那时,我的体重只有102斤,农忙时却要挑150斤重的一担稻谷从田间走回晒谷场。10分钟的路程,我歇歇停停、停停歇歇,要走上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晒谷场。</p> <p class="ql-block">如今,知青岁月虽已远去,但它就像一首老歌,时不时在我们的心头奏响。它教会了我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从未放弃过自己,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不是吗?1978年知青大返城时,朱忠浩回到了故土上海,进入了街道工厂工作,但他不愿整天与阿姨妈妈们碌碌无为的混一辈子。而是勇敢的下海创业,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创业、拼搏,坚持,奋斗,将企业经营的蒸蒸日上。如今到了古稀之年,他已退居二线,享受天伦之乐,将创办的企业交给儿子打理。</p> <p class="ql-block">许文耀在1979年知青大返城后,在服务行业的最底层做起,由于工作积极努力、肯干,表现突出,被选拔当上了杨浦区服务公司付总经理、兼长阳饭店的总经理。随着行业的调正,他又当上浦东金桥某物业公司总经理。</p> <p class="ql-block">上山下乡是艰苦的,但也锻炼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意志,以及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回沪后,杨培任不断的学习、充电,迈入大学学习法学专业,后又进入复旦业大学习自控专业,毕业后从事自控相关专业的工作,并被评为工程师职称。杨培任还曾在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得好:所有成功的人,不是因为他的路永远一帆风顺,而是他能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方向。 李绣椿就是一位刻苦学习、努力专研业务的人,他原是一名厂校的数学教师,后改行为航空科普工作者,通过十多年坚持不懈努力,最终被评为高级工程师职称。多年后,由于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赏识,担任了某事业单位的总工程师职务。</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们曾经的奋斗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午餐由杨培任宴请,在浦东昌里路上的上海德兴馆,它是一家以正宗的上海本帮菜和贴心服务著称的餐厅,是品尝本帮菜的绝佳去处,同时在这里还能感受到细致入微的服务。</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百合园”包厢内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和点心,什么招牌八宝辣酱、上海老字号酱鸭、虾子蹄筋、汤包等等。</p> <p class="ql-block">美味在口腔中肆意蔓延, 那份满足感, 直抵大家的心灵深处。</p> <p class="ql-block">餐厅内也留下了我们的合影,它是友情的最好见证,也是美好回忆的定格。</p> <p class="ql-block">午餐结束后,我们又来到杨培任的新居喝茶、聊天,他想的真周到,还准备了水果、花生、瓜子。老知青们相聚在一起,免不了会回忆起年轻时曾在农村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是啊!那时因为对未来的前途迷茫会暗自神伤。特别是夜晚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虫鸣声和狗叫声,我们常常会问自己: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我们在红土地上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吗?</p> <p class="ql-block">好在历史的车轮终于碾过了那段漫长的岁月,它将散落在全国各地农村的知青们,重新卷回城市的怀抱。我们也随着知青大返城的洪流,纷纷回到了故土上海,如今,我们都已退休在家。回首往事,我们没有因碌碌无为和虚度年华而懊悔,我们都很欣慰地告诉自己,我们努力过了。</p> <p class="ql-block">但江西那片红土地、那些诚朴的农民、以及经历的各种事情,都永远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绣椿</p><p class="ql-block"> 2025. 10. 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