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四平李连贵饮食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筹备,耗时一个月,在总部大楼前匠心打造“梨树小道”“柳庄广场”非遗主题文化园特色建筑。这不仅是向国庆的深情献礼,更是对创始人李连贵老先生传承百年技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丰功伟绩的深切缅怀。</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正以“中餐——中国人关于食物烹饪及享用的知识和实践”子项目的身份,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司提交的社区知情同意书、支持可持续发展声明等材料,为申报工作提供了核心支撑,成为该分项目申报的主力之一。即将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迈进。</p> <p class="ql-block">柳庄广场记</p><p class="ql-block">回望光绪末年,李公连贵生于直隶滦州柳庄。及弱冠之年,故乡突遭洪患,田园尽毁、饿殍遍野。李公毅然负母携弟,怀揣叔兄李连英所传宫廷秘方,勇闯关东,栉风沐雨数月,终至梨树县。此后仰娘舅扶持并得中医高品之点拨,顿悟药膳真髓,始创熏肉大饼之绝技。这味道一经问世便声名鹊起,香飘百年而愈发醇厚。如今,这门手艺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公也获“饼圣”盛誉,流芳后世,实乃我辈之幸。</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我掌门李连贵,靠维权打假,破百废待兴之窘境;创直营自救,力挽房产拆迁的危机;拓连锁新路,带品牌走向世界;仗职工合力,转换经营机制;赖奔走呼号,终成国家级非遗。昔日小饭馆糊口尚难温饱,今日已成国人仰望餐饮巨头矣!抚今追昔,常感先贤草创之艰,亦念前人植荫之德,既怀反哺赤忱,亦立“饼王”宏志。十年前,我携家人在总部前庭捐塑李公连贵雕像,以寄追思,近日又重修雕像基座、环筑雅致庭院,因追怀李公故乡柳庄的养育之恩,遂将此庭院命名为“柳庄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坐落于四平最老商业街辘轳把街东端、公司总部门前。地不广袤,却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古话——凭“饼圣”李公的遗韵,自显天杰地灵。从梨树小道踏来,恍若穿花寻路,一瞬便能贯通今昔,与百年先贤窃窃私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驻足广场,雕梁画栋、红柱飞檐间,李公雕像庄严肃穆,让人油生“高山仰止”的敬意。历史展廊里,尘封文物、讲述着过往轶事,引游人循着“饼圣”足迹,探寻百年风味传奇;旁边的“天顺茶室”,是我们反哺社会的爱心基地,免费服务大众、践行公益精神。进店堂尝一口百年珍味,满口生津时才懂,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贼啦香”,正是人间最极致的美味和至荣至尚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百余年来,从民国鸿儒、救亡将士、开国领袖,到如今的时代骄子,凡是到过四平的人,无不慕名来此,溯本追源。四平儿女怀凌云之志者,也常驻足在此,抒发家国情怀。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p><p class="ql-block">李公留给后世的,从来不止熏肉大饼的技艺,更有那份慈善仁心。我们建这座广场,也是为了缅怀他的善行、传承他的爱心,继续反哺社会。大饼熏肉因李公而名传四海,这广场则因柳庄而意蕴绵长。</p><p class="ql-block">昔年中东铁路通车,四平凭地利优势迅既成为九省通衢,辘轳把街更是商贾云集。如今柳庄广场屹立于此,盼着它能唤醒昔日商业街的繁盛,为李连贵的“饼王”之梦加油添力,续写下个百年传奇。</p> <p class="ql-block">“十一”国庆第一天,李连贵总部便迎来了假期销售旺季。</p> <p class="ql-block">创始人饼圣李连贵 铜像</p> <p class="ql-block">中国烹饪协会小吃委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连贵熏肉大饼掌门人、四平李连贵饮食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温亚龙</p> <p class="ql-block">李连贵总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李连贵梦想起航一厅即李连贵多功能厅,是一个集就餐,娱乐,演出,报告,会议,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会议厅,装修古朴典雅,拥有先进的音响,视频,空调系统。掌门人温亚龙为回馈社会,造福于民,履行社会责任,面向社会免费使用。</p><p class="ql-block">联系人赵文杰:13624341623</p> <p class="ql-block">李连贵梦想起航二厅</p> <p class="ql-block">李连贵非遗展廊</p> <p class="ql-block">李连贵大饼</p> <p class="ql-block">李连贵车队,车牌号统一为:40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