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坝上之旅(1)

张丽云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4日至28日,我和辽宁省老干部摄影协会三分会的25位老师一起,在会长崔维民和葛丹的带领下,踏上了金秋时节最美的乌兰布统大草原。清晨五点,我们便抵达赤峰克什克腾旗的天太永村。薄雾如纱,轻轻笼罩着这片土地,晨光一寸寸推开夜色,村庄的轮廓渐渐清晰。炊烟袅袅升起,与草甸上升腾的水汽交织,像是大地在呼吸。忽然,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队骏马奔腾而过,踏碎了滩涂的宁静,鬃毛在风中飞扬,仿佛把草原的野性与自由都甩进了空气里。太阳跃出山头的那一刻 ,远山被镀上金边,河滩的纹理在余晖中如诗如画。我们这些爱镜头的人,心都醉了,快门声此起彼伏,生怕错过一秒的光影流转。</p> <p class="ql-block">我们摄影团队的集体照是在层叠的丘陵之间合影。金黄的树叶在秋风里轻轻摇曳,像撒了一地的阳光。大家穿着红的、蓝的、橙的外套,站在斑斓的林间,笑声在山谷里回荡。远处的小路上停着一辆车,几栋小屋安静地卧在山坡下,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不只是来拍照的,更像是走进了一幅活着的油画,成了风景里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途中一条笔直的公路向远方延伸,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和绿色的护栏。天空云卷云舒,远处一座桥梁横跨山谷,像一道连接天地的弧线。车轮滚滚向前,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可心里却越来越安静。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旅途中最美的不是某个瞬间,而是这种一直向前的感觉——有风,有光,有路,还有同行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速公路上,蓝天如洗,白云悠悠。护栏整齐地排列着,像一排沉默的守望者。远处高架桥横跨山峦,背景是连绵起伏的山脉,现代工程的线条与自然的曲线交织在一起,竟也毫无违和。我靠在车窗边,看着这一切,心里涌起一种奇妙的平衡感——原来人类的痕迹与自然的壮美,也可以如此和谐地共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座斜拉桥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高耸的桥塔与斜拉的钢索勾勒出极具张力的线条。桥面宽阔,几只飞鸟掠过,给这幅现代感十足的画面添了一丝灵动。远处山峦起伏,蓝天白云倒映在桥下的水面,仿佛整座桥浮在空中。我不由得想,这桥不只是连接两地,更像是连接了现实与诗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坐在行驶的大巴里,窗外是连绵的山景和缓缓西沉的夕阳。车厢里,有人轻声交谈,有人闭目养神,也有人一直举着相机,不愿错过任何一帧风景。空调轻响,行李架上堆着三脚架和背包,一切都井然有序,却又透着旅途的松弛。这种感觉很奇妙——身体在移动,心却越来越安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萨林河的蒙古包成了我们的落脚点。夜幕降临时,几顶白色的毡房静静伫立在草原边缘,像大地上的星辰。推开木门,暖意扑面而来,炉火微红,空气中飘着奶茶的香气。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风掠过草原的低语,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马嘶。住进蒙古包,不只是换了个地方睡觉,更像是回到了一种更简单、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清晨走出蒙古包,草原在晨光中苏醒。白色的毡房顶上绘着蓝色波浪纹,像是把天空的宁静也画了上去。远处山丘连绵,蓝天澄澈,阳光洒在草尖上,露珠闪着微光。几缕炊烟从邻近的包里升起,随风飘散。这一刻的宁静,不是死寂,而是生命在缓缓呼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边的蒙古包倒映在水中,像一幅对称的画。湖水清澈,树影、天空、山色全都沉在水底,仿佛另一个世界。秋日的树林染上了金黄,风一吹,叶子轻轻飘落,落在草地上,也落在湖面,荡开一圈圈涟漪。我们谁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站着,怕惊扰了这份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阳就要出来啦!天空像被点燃了,从深蓝进渐变到橙红,河流蜿蜒在大地上,像一条流动的金带,映着最后的光。远处的山影越来越深,轮廓分明,仿佛时间真的在这一刻静止。我站在河滩上,相机举到一半,却迟迟没有按下快门——有些美,只想用眼睛和心去记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河滩上,牛羊成群,低头啃着草,偶尔抬头望一眼天空。朝阳的金光洒在它们身上,也洒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上。远处的村庄安静地卧在暮色里,屋顶的瓦片泛着微光。这画面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丽,却有一种让人想留下来生活的温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震撼的,是那群在河中奔腾的马。水花四溅,马蹄翻飞,骑手的身影在马背上起伏,像从古老传说里冲出来的画面。河水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两岸是无边的草地,背景是起伏的山峦。那一刻,草原的野性、力量与自由,全都扑面而来,让人热血沸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另一幕却截然不同:一位骑手牵着马群,缓缓走过河滩。马儿的剪影在金光中缓缓移动,像一首慢板的诗。远处有低矮的房屋,有停着的车,有稀疏的植被,一切都那么安静。这画面没有奔跑的激烈,却有一种更深的安宁——那是草原的呼吸,是大地的心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几位同伴站在河滩边,身后是开阔的湿地和远山。我穿着红外套,她穿着黄的,两人笑着,风把头发吹乱,却顾不上整理。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天空和我们的身影。那一刻,不是为了拍照,而是真的在享受——享受这风,这光,这和朋友一起走过的秋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动人的,是看到一群摄影人散落在草地上,举着相机,架着三脚架,专注地捕捉眼前的风景。有人蹲着,有人站着,有人仰头寻找角度。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为这群追光者加冕。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不是在“拍”风景,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片土地表达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张丽云。</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