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麻柳树!

大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童年记忆里,家里有一棵多年老树——麻柳树,望着那高大、笔直的树身,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它简直就是高耸入云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麻柳树在家乡算是很普通的树种,但我家这棵却不一般。它胸径大、树干笔直、树高超群,树形也美。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跟随二爸到几公里外的苏稽镇赶场,到了苏稽场鸡毛店处,二爸转身朝着家的方向,对我说:“看到没有,那冒出一片竹林的那棵最高的树梢处,就是我们的家。“我循着二爸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那犹如鹤立鸡群,高出竹林一大截的树梢,心里感到很自豪——我家的麻柳树是公社沿河两岸最高的植株,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后,常听二爸对苏稽场方向的朋友说:我们家好找着呢,站在鸡毛店公路上,看向水口公社方向,那棵最高的树下就是我们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树形高大,麻柳树不时引来喜鹊在枝头停留,不时发出“嘎嘎”、“喳喳”的叫声。现在想起来,那样的情景实在是珍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逢夏天,我家麻柳树树干成了知了的栖息之所,日复一日,在烈日的照射下,知了发出响亮、绵长的鸣叫,像是夏天的奏鸣曲。我望着麻柳树上的知了,心里生出捕捉它们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找来细小的竹竿,开始去左邻右舍收集蜘蛛网,把收集到的一定数量的蜘蛛网制作成“不干胶”,再把“不干胶”固定在竹竿细的一头顶部,蹑手蹑脚地来到麻柳树下。麻柳树的树皮布满了“沟壑”,颜色呈灰褐色,对知了起到了隐身的作用。我细细地听知了的叫声,搜寻“声源”,终于,在半空看到一只知了。我举起竹竿,糟糕,够不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灰心,去找到一根比竹竿细的树丫枝,绑到竹竿尖部,把“不干胶”转移到树丫枝头,然后再次来到麻柳树下。我像动手术的医生,小心翼翼地把竹竿慢慢举起来,一点一点地靠近知了。我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怦怦直跳。就在“不干胶”就要挨着知了那薄薄的翅膀时,警惕的知了突然起飞,逃掉了!我悻悻地把竹竿收起来,用一张锡箔纸把“不干胶”包裹住,以防止水分丢失失去粘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死心的我,静静等待着知了的再次出现。知了的叫声终于又在麻柳树上响起,我赶快重新拿起竹竿,来到麻柳树下。我吸取教训,当“不干胶”快要接近知了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出手,“不干胶”一下牢牢地粘住蝉翼,任凭怎么挣脱也无济于事。我心里高兴不已,赶快收杆,取下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那棵如地标一般存在的麻柳树早已不复存在,但留在童年记忆里的它带给我的快乐,却怎么也忘不掉。多年后回到老家,脑际浮现出那棵高大的麻柳树来,清晰如昨,不由得勾起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我站在麻柳树原来所在的位置,心里怅然若失,久久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