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图说002:我的十四朵长城小红花

周征

我国修筑长城的历史,自春秋至清,延绵二千多年。在朱元璋夺取政权之后,他接受安徽人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高筑墙”即筑城设防的意思,可以说,在整个明朝统治期间,几乎从未停止过修筑长城和经营边防。据史书记载,自洪武至万历年(1563年),明朝曾先后18次修筑长城。最终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4600多里的明代万里长城。<br>从1984年第一次登临长城起,到2024年的四十年期间,我有幸见到过长城的十四处风貌,如像小学老师给优秀学生插小红花那样,每到一处长城景点,插一朵小红花,我已经有十四朵长城小红花了。<br>虎山长城,是明代长城的东端,位于辽宁丹东鸭绿江边虎山。 九门口水上长城,位于辽宁绥中县新台子村的九江河上,"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 山海关关城,位于河北秦皇岛山海关,是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享有“天下第一关”之美誉。 山海关入海石城,位于河北山海关老龙头,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 黄崖关长城,位于天津蓟州黄崖关村。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慕田峪村,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居庸关长城,位于北京南口,是天时(天险)、地利(地缘关系)、人和(统治者的需要)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八达岭,是万里长城千百座名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建筑最宏伟、景色最壮观、名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也是明代长城中最精华的地段。 1992.06.07,我背依八达岭长城留影,这是我众多的照片中,自感最满意、最潇洒的一张照片。 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张家口。 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雁门山,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 老牛湾堡,位于山西偏关,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老牛湾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镇北台,位于陕西榆林北红山顶上,作为万里长城中建筑面积最大的墩台式建筑,也是万里长城中唯一留存最大的军事观察哨望与军事指挥台。 嘉峪关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历经百余年建设而成。其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精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悬臂长城,位于嘉峪关北黑山石关峡口,是万里长城注入嘉峪关时的最后一条长城,被誉作万里长城的尽头。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历史的进程中自然形成,并在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斗争中被世人所认同;它昭示我们继往开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共同努力、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