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慢松阳一一江南最后的秘境

Liqinglan

<p class="ql-block">浙江松阳不是热门的旅游景点,却被《国家地理》评为江南最后的秘境,怀着好奇的心情,2025年9月21日踏上了前往松阳的旅途。松阳不通火车,只能乘火车从北京到安徽黄山,然后乘大巴到浙江松阳。</p><p class="ql-block">照片,经过一夜的旅途早上迎来了初升的太阳,顺利到达黄山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浙江松阳被誉为“江南最后的秘境”,拥有丰富的古村落群和古街、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壮丽的梯田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松阳县是浙江丽水市下辖县,地处浙南山地,四面环山,中部为松古平原,松阴溪贯穿全境,森林履盖率达80.19%,是国家级生态县。该县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40个亿,浙南茶叶市场交易居全国首位。</p> <p class="ql-block">大木山茶园,是中国最大的骑行主题茶园,总面积达3000亩,连片茶园8万亩。松阳 有1800年种茶历史,以产白茶、龙井等名茶品质优异。该茶园拥有8.3公里休闲骑行环道和7公里专业赛道,骑手穿梭茶海间感受大自然的美。</p><p class="ql-block">照片,与好朋友手拉手在茶园摆个PS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大木山茶园的品茶室边品茶边观景。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下,是连片翠绿的茶园,屋前的小溪水汩汩流淌,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美景。</p><p class="ql-block">照片,在品茶室小憩。</p> <p class="ql-block">群山环抱中的茶园。</p> <p class="ql-block">风景如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茶园。</p> <p class="ql-block">茶园中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位于浙江丽水市云和崇头镇,总面积51平方公里,海拔跨度200~1400米,垂直高度达1200米,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梯田群。其核心特点可概括为“三千三万”: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万亩杜鹃、万亩云海、万亩竹林。</p><p class="ql-block"> 照片背景,灰墙黛瓦的古村落点缀在层层梯田中。(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的观云索道是华东地区最长的观光索道,全长3880米,海拔从200米攀升至1000米,全线共28座索道支架。全程可俯瞰梯田、竹海和云海。</p><p class="ql-block">照片,坐在索道的轿厢中与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坐在索道轿厢中俯瞰云海、梯田和竹海,穿越云雾时仿佛“洗眼洗心”,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距今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唐代,一支梅姓家族跋山涉水,来到如今的梅源地区。他们抢锄开犁,为云和梯田铲下了第一片田地。明代银矿开采,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进而开辟了众多的梯田。明末清初,从福建迁徙而来的畲族山民,在此拓荒种地,也成为云和梯田重要垦殖者。</p><p class="ql-block">照片,梯田的水稻还末完全成熟,刚刚发黄,但绿中透黄的稻子长势喜人,又是一个丰收年。</p> <p class="ql-block">云海、竹海加梯田,满眼都是绿。</p> <p class="ql-block">三姐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雨雾缥缈,山峰若隐若现,欣赏翠绿竹海和层层梯田,此情此景就是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七星墩观景台是云和梯田景区的最高点,地势开阔,观云海和梯田景色更迷人。</p> <p class="ql-block">七星墩观景台三位姐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山间云雾缭绕,峰峦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驻足欣赏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雾气升腾梯田仿佛悬浮云端。</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位于丽水市的瓯江江岸。画乡与古堰村在瓯江的两岸。游览丽水古堰画乡,乘船欣赏八百里瓯江。从古堰的历史文化到画乡的自然风光,体验千年古樟树群、古街和通济堰的壮丽。丽江滨古村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是摄影和写生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照片,在瓯江游船上。</p> <p class="ql-block">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全长388公里,最后在温州注入东海。瓯江下游是东古文化中心区域,是浙江省主要工农业区,流域内自然环境优美,旅游景点遍布,被誉为太平洋西岸最适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p><p class="ql-block">录像为船上拍摄的瓯江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下船后到江边走一走,欣赏江南山水画卷,抬头遇见彩虹好幸运!真是令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画乡老街的双荫亭,由于亭子两边生长着两棵树龄在1100年以上的香樟树取名双荫亭。</p> <p class="ql-block">江水画卷中,一位年青的画者正在江边树荫下写生,她的作品现在可出售。</p><p class="ql-block">这里堪称秀山丽水之缩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第一个摄影之乡,又是巴比松派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江滨古街又称画乡老街,这条建于清末的百年老街,以青石板路,黛瓦白墙和临江风貌为特色,融合了传统建筑与文艺气息,形成古朴与时尚交融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临江的江滨古街。</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位于浙江丽水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距今己有15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坝(建在松阴溪中)。大坝上呈孤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储蓄兼的水利工程,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通济堰拱形坝。</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是世界水利史上第一座拱形堰坝,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源头的堰头村,在堰渠两岸林立着20多高大的大香樟。这些香樟己有几百年的树龄,苍劲挺拔,遮天盖地,绿树浓荫,散发出阵阵清香。</p><p class="ql-block">照片,几百年的香樟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堰头村的临渠建有文昌阁,建于清嘉年间。阁顶成元宝状, 八角飞檐,阁楼内供有文昌帝君、文曲星和魁三尊神像,庇护处洲(现丽水市)文元昌盛。</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临渠上的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石函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桥,俗称“三洞桥”,为二墩三孔平桥,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为解决山溪水中砂石淤塞渠道的问题,使渠水畅流,上下各不干扰而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立体排水工程实例。</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水利工由拱形大坝、通济闸、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通济堰水利工程灌溉了碧湖平原6万亩良田。</p><p class="ql-block">照片,通济堰的灌溉渠两岸绿树成荫,渠水长年流淌不息。</p> <p class="ql-block">堰头村背山面水,瓯江与松阴溪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古堰一古樟一古村”独特风貌的千年古村落。现村中保留20幢明清徽派古民居,门楣题额如“南山映秀”、“玉叶流芳”等,雕梁画栋,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照片,堰头村的店铺、民居、牌坊等各类清代木石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松阳被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其古村落群以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独特的山水格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至今仍保留着100多座格局完整的古村落,数量居全国前例。</p><p class="ql-block">陈家铺村是一座始建于元末明初悬崖古村落,位于松阳县四都乡海拔850陡峭山崖上,三面环山,一面临谷,形成了独特的“崖居”景观。该以黄泥、青石板路、阶梯式布局的明清古建筑群著,现在40余幢传统建筑,包括祠堂社庙等。</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陈家铺村全景。</p> <p class="ql-block">黄泥墙、青石板路,顺着石板台阶拾阶而上。</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海拔850米之上,依山崖陡坡而建的有600多年历史的陈家铺村。</p> <p class="ql-block">陈家铺村四周山峦连绵,云雾缭绕,一片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村间青石板小路,用石块垒的墙上爬满了绿色植物,村里环境优美,到处都是美景,让人驻足留影。</p> <p class="ql-block">两黄泥墙体之间露出了绿中带黄的远山。</p> <p class="ql-block">先锋书店是由50年历史的乡村礼堂改造而成,由于建在悬崖边又称为“悬崖书店”,成为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陈家铺先锋书店是先锋书店的第十四家分店及第三家乡村书店。</p> <p class="ql-block">书店内整面墙的书架摆满了书,木质房梁展现出古朴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陈家铺平民书局</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落地窗让人眼前一亮,窗外郁郁葱葱的山峦和茂密的竹林可以使读者的心静下来,沉浸在书海中。</p><p class="ql-block">照片,书店内设立的阅读书吧。</p> <p class="ql-block">陈家铺副食店、村民在屋顶晒的端午茶、民俗酒店阳台的玩偶……,陈家铺村通过“文化领引的活态保护”的路经,从空心村锐变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展现了传统村落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注:松阳端午茶,是当地传承千年的特色养生茶饮,是松阳县百姓夏日必备饮品。在每年端午期间上山采天然野菊、菖蒲、山苍柴等多种野生植物晒制而成。2010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松阳的重要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位于松阳三都乡的松庄村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现在以艺术乡为主题,使500多年历史的古村成为文化创的文艺村。</p> <p class="ql-block">2017年,一位上海人被一张夯土民照片吸引,实际探访后在这里建成名“桃野”民宿综合体。2022年民宿落成。当年就吸引了多名艺术家驻村,让松庄渐渐成颇为艺术气质的“网红村”。</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小溪岸边的桃野民宿。</p> <p class="ql-block">沿着潺潺的溪水走几就能看见大石桥。石拱桥的优美弧线下,溪水流过深褐色的石堆,激阵阵白的水花,构成一幅小桥流水的绝美画面。</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松庄村的石拱桥(网红桥)。由于一位摄影家的石拱桥作品在摄影展览中获奖,使松阳村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村中卵砌成的石拱桥历经沧桑, 青苔斑驳的桥身横跨湍急的溪流,桥下村民淘米、摸鱼,成为“小桥流水人家”独特标志。</p> <p class="ql-block">松庄村黄泥夯土墙,青石板路的小巷内,几位姐妹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一条溪水穿过古村落,使村庄增添了几分灵气。</p> <p class="ql-block">松庄村的传统现代共生:</p><p class="ql-block">左上图,村中央“织”现代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右上图,黄泥夯土墙村居,</p><p class="ql-block">左下图,街角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松庄村全景。整个村庄隐藏在峰峦叠翠间,一条小溪贯穿全村,村屋沿溪而建,有青山、竹林、古桥、古民居等,古朴宁静,保留着原生态的样貌,因此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最后的江南秘境”。</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位于松阳县三都,是一个拥有千年古樟树和丰富历史文化村落。该村建于1655年左右,至今己有35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照片,夯土墙的望树咖啡店,古老与现代的交织。</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口的两棵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樟树,又称夫妻树。据说,每到传统节日,当地人都会到这里祈福,抱抱古樟树沾沾福气。</p> <p class="ql-block">山坳中杨庄村的黄土楼群在夕阳下一片金黄。</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老屋与民宿。</p> <p class="ql-block">在苍翠树与绿色茶田环绕下,杨家阶梯式的黄色夯土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分布在山中,在夕阳的照耀下一片金黄。(网上称江南的金色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位于丽水市缙云仙都风景区有五大景点,包括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朱潭山和芙蓉峡。因唐玄宗李隆基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乘兴御笔“仙都”字而得名。缙云仙都风景区,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美誉。</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景区标志性的高170米石笋巍然耸立,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笋。</p> <p class="ql-block">在鼎湖峰景区,顺着山势拾阶而上,只见周围树木参天,前面的一池绿水旁的“驭龙亭”如瑶台仙阁,出现在眼前,让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这驭龙亭,据说是轩辕皇帝一统天下,跨江南巡,见此地山清水秀,就在此铸鼎炼丹,驭龙飞天升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天下第一祠”黄帝祠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缙云轩辕祭典”,它与陕西黄帝陵共同构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缙云祠宇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年间,1998年重建,依山而建,含宫门,浮雕、石碑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轩辕皇诞辰纪念日。</p><p class="ql-block">照片,</p><p class="ql-block">上图,黄帝祠宇正门。</p><p class="ql-block">下图,在索道上拍摄,绿色深山中的黄帝祠宇全貌。</p> <p class="ql-block">乘坐索道来到鼎湖峰景区的步虚山。步虚山是鼎湖峰的后山,主峰高364米,其形成为白垩纪晚期,原与鼎湖峰为一体,后因雨水冲刷与风化作用分离,形成尖柱状石峰群。</p> <p class="ql-block">站在步虚山顶,俯瞰鼎湖峰、好溪和古村落,真是山川如画,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步虚山以“君以脱尘世,抬腿可登天”的意境著称,登上步虚山,一览众山小。</p> <p class="ql-block">缙云仙都的好溪是景区的核心水系,以“九曲练溪,十里画廊”著称,兼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沿溪绿道漫步,可体会到江南之美。</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仙都景区的好溪。</p><p class="ql-block">注,好溪是瓯江一级支流。</p> <p class="ql-block">仙都景区的朱潭山与板堰隔溪相望,好溪上的板堰石梁桥,建于清初。石梁桥是一种古老桥梁形式,古称“过水明桥”,适合山溪河床宽,常水位浅,洪水期短的自然条件的河上桥梁。</p><p class="ql-block">照片,站在板堰石梁桥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山清水秀,峰峦叠嶂,鼎湖倒映在朱潭之上,形成绝美的鼎湖峰影。</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的山清水秀,吸引了年青画者来写生。</p> <p class="ql-block">缙云这个地方也叫石城,以前的老房都是用岩石建的。这些岩石是采石工在山上一块块打出来的,留下的石窟当地人叫岩宕。岩宕书房 就是在这些岩宕的基础上改造的,保留了采石留下的痕迹,真是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浙江图书馆岩宕书房。这里只有一个狭小的入口,四周都是岩壁。</p> <p class="ql-block">岩宕书房由著名建筑师徐甜甜团队对岩宕群进行设计的。岩宕书房内部空间错落有致,摆满了各种书籍。一条“之”字形小径串联起原有的若干采石作业台,竹楠木制成的书架,与栏杆点缀着平台,形成了岩宕书房,不同高度的平台组构成了上上下下“之”字形的求知之路。</p><p class="ql-block">照片,岩宕书房全景。</p> <p class="ql-block">岩宕书房的求知之路。光线从顶狭长的细缝照进洞窟,山石与书籍在这里共存,自然与人文在这里相融。</p> <p class="ql-block">岩宕书房利用了不同高度的采石平台,放置了竹楠木的书架。</p> <p class="ql-block">岩宕书房提供了缙云本地文化书籍及自助借阅服务,书籍可通借通还至浙江省内图书馆。</p><p class="ql-block">照片,岩宕书房引进喜马拉雅APP打造有声书吧。</p> <p class="ql-block">浙江图书馆岩宕书房。</p> <p class="ql-block">书房位于天然采石场的岩洞内,保留原始丹霞地貌,38米高的露天空间通过岩壁缝隙采光。书房设计了书桌及座椅,形成“人在景中读”的沉浸式体验。</p> <p class="ql-block">缙云仙都,神仙住的山水画!仙都的美,实景比想像的还要美,走在路上,空气中弥漫着绿草和鲜花的芬香。</p><p class="ql-block">路边随拍。</p> <p class="ql-block">仙都路边随拍。</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中,水中倒影美!</p> <p class="ql-block">小赤壁是以丹霞地貌著称,沿着1.5公里的栈道漫步,能欣赏赭红色的崖壁与绿水的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这片红白相间的陡峭绝壁,因酷长江赤壁而得名小赤壁。整片山壁绵长600多米,高60多米,远远看就像被火焰烧过一样。在阳光照耀下,这种颜色更加明显。</p> <p class="ql-block">云关,俗名合掌岩,一爿巨石滑塌后与峭壁相倚,上合下分,犹如两掌合十,洞内壁平如刀削。相传,黄帝升天时,洞南阳光灿烂而洞北云雾缭绕,由此异景常呈,故古人称之“云关”。 </p><p class="ql-block">照片为云关。</p> <p class="ql-block">松阳黄家大院是浙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群,被誉为“木雕艺术殿堂”。松阳首富黄中和靠烟叶贸易发家,祖孙三代历时60年(1863~1921年)建成,分三个阶段完成的,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照片为黄家大院前院的百寿厅。百寿厅内204个篆体“寿”字木雕,牛腿、雀替刻有“凤栖梧桐”,“松鹤延年”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百寿厅的木雕图案,工艺精美。</p> <p class="ql-block">百寿厅正堂上“泽周仁栗”金匾,是光绪24年处州(今日丽水)知府授予的,当时处州遭受重灾,黄家开仓赈济灾民,一次性捐出16000石大米帮助灾民饥民度荒年。</p> <p class="ql-block">松阳延庆寺塔,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为阁楼式砖木结构,塔高38.32米,六面七级,塔身目前己倾斜2度38分,因而被称为“东方的比萨斜塔”,是江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北原物。</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延庆寺塔塔身砖砌,每层设有壶门,中空设计,可登至七层。</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延庆寺塔为六面塔,塔底部伸赖腰石佛像。</p><p class="ql-block">左下图,延庆寺院内塔的观测墩。</p><p class="ql-block">右下图,院内的宋代水井。</p> <p class="ql-block">江南最后的秘境,松阳,缙云,云和,这些小众旅游景点,给人一种旅游新的体验:青山绿水,山川秀美、古村落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识,焕发出新的生命、绿色的田野和茶园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感到惊叹、千年的通济堰水利工程滋养了江南百姓,富甲一方……,总之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