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此次川渝行,重点是去黄龙、九寨沟,这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腹地。9月13日,车轮碾过成都平原的晨雾,一路向着阿坝的深处驶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沿途的藏寨似散落的明珠,红檐白墙在绿树间格外鲜明,五色的经幡在风里舒展,湛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一幅幅油画般的美景,不时从眼前掠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行程中,路旁一块醒目的牌子撞入眼帘——“天下九寨沟,最美阿坝州”。这简单的十个字,却道尽了眼前天地的壮阔。再往前,便是黄龙的钙化池,阳光洒在水面,折射出乳白、浅绿、碧蓝的光晕,仿佛大地打翻了调色盘;而九寨沟的海子更似上帝遗落的宝石,五花海的斑斓、长海的静谧,每一片水色都清得映出天上的云、岸边的树,连水底的枯木都成了风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路的蓝天白云、藏地风情与自然奇景,都被定格在镜头里。可比起照片,更难忘的是车窗外不断流动的画卷,是阿坝州这片土地最本真的模样——既有天地的辽阔,更有长征时红军在这里爬雪山过草地永远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坝州不仅风景优美,它还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纪念地。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相继经过阿坝州,在阿坝转战停留的16个月里,三大主力先后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亚克夏山、达古山等3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3次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水草地,即松潘草原(现称若尔盖草原),召开了两河口会议、巴西会议等十余次重要会议。阿坝地区成为长征途中经过人数最多、驻留时间最长、自然环境最恶劣、召开重要会议最多、军民关系最浓厚的地区之一。这是黄龙九寨站广场上矗立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阿坝州段示意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