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双节同庆的欢腾画卷</p><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国庆与中秋相逢,家国情怀在月圆之夜愈显浓烈。10月2日,万达广场的灯光与霓虹交相辉映,襄州区老年大学交谊舞中级二班的银龄学员们以一场《迎盛世举金杯》的原创慢三(一拖二)舞蹈,为新中国成立76周年献上深情礼赞。中国红舞衣在旋律中翻飞,从“鲜花盛开阳光灿烂”的轻盈起步,到“五千年大中华昂起了头”的铿锵收势,舞者们用华尔兹的优雅诠释着时代的奔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舞步间的山河记忆</p><p class="ql-block"> 舞台上银龄舞者们的旋转如长江水般绵延有力,领队徐文伦班长说:“我们这代人,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舞台,每一步都是国家的脚印。”当十八位银龄学员以同心圆队形展开,与背景音乐《我和我的祖国》的副歌重叠,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带着孙辈观看的李爷爷眼眶湿润:“这舞让我想起年轻时修水库的号子,如今这盛世,比我们当年画的蓝图更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银龄舞台的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这场演出不仅是节日的欢庆,更是老年大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动实践。学员们平均年龄65岁,却以专业级的舞姿展现了“夕阳红”的活力。正如活动主持人所言:“他们用舞步连接过去与现在,让年轻一代看到,奋斗者的精神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 四、皓月下的家国同辉</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广场的电子屏播放着天宫空间站的实时画面,舞者们手持灯笼与国旗,在《歌唱祖国》的旋律中组成“76”字样。月光下,银发与红旗共舞,这一刻,个人命运与国家复兴的共鸣,恰如中秋的圆月,圆满而明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结语】</p><p class="ql-block"> 从舞动的中国红舞裙到仰望的星空,这场银龄之舞不仅庆祝了双节,更以艺术为媒,让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融入每一个平凡的微笑。山河锦绣,因奋斗者而永恒;皓月长明,照见的是代代相传的中国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