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光芒璀璨如星斗闪耀。两弹一星震惊寰宇,恰似惊雷乍响;两届奥运无与伦比,彰显大国风范;香港回归,紫荆花开,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巨龙腾飞于世界之林。我,比祖国年轻二十周岁,有幸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心中满是自豪,与祖国共命运,此生无悔。</p><p class="ql-block"> 1969 年阳历八月,我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彼时的祖国,尚处一穷二白之际,计划经济的时代,布票、粮票见证着物资的匮乏。农业生产依靠集体的力量,人们忙碌于修梯田、筑坝堰,春种秋收,社员们挣着工分,却家家缺衣少食。爷爷英年早逝,奶奶独守孤灯,我的哭声似为“抓革命促生产”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1977 年,我踏入小学的大门,开始了学习生涯。那时的功课仅有数学和语文两门,语文书上第一课《上山下乡好》,第二课《毛主席语录》,简单的文字承载着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黄帅日记横空出世,张铁生缴白卷上大学,华国锋担任主席后一举粉碎“四人帮”,学生们学雷锋,大人们农业学大寨,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 年的秋天,我以全乡小升初统考季军的成绩升入安家庄初中。校园里,农家子弟考师范是众多好学生的目标。小米稀饭拌炒面,那是艰苦生活的味道;十几个人挤一炕,是简陋住宿环境的写照;身材苗条如竹竿,是吃不饱的无奈体现。弹指一挥间,初中毕业,家庭的贫困让我升学之路受阻。</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在贵人的帮扶下,我毕业后当了几年小学代课教师。1992 年腊月,我来到太原阳曲县郊区,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1993 年正月,我踏上伞头秧歌演唱之路,秉持“娱乐于民”的宗旨,全力宣传党的政策,计划生育、植树造林、打假、存款、香港回归、精准扶贫等,我的歌声在吕梁的临、离、柳、方山四县久久回荡。我的伞头秧歌事业渐有成就,而我的祖国也在一系列改革中绽放非凡光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与强大,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我的命运与祖国紧紧相连。我的家庭从结婚时的白手起家,历经三十多年的奋斗,如今拥有三套住房。杭州的那套,是为儿子准备的婚房;阳曲县城的这套,是我们温馨的家;乡下的平房则成为库房。老公每日开车搞货运出租,我们一家与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一样,过着顿顿有肉、家用电器齐全、穿衣随时换季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居住在大运公路边,出门有车代步,交通便利。周边有医院、菜市场、学校、超市等公共场所,为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务。祖国在腾飞,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我们在歌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微风轻拂。养生,从现在开始。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为身体注入满满的能量。漫步几步,感受大地的坚实。以养生为笔,书写健康生活的篇章。闲暇之时,我沉浸于书香,让每一天都充满生机。</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如春风拂面,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农村人在城市买下楼房,住得舒心;出门旅游轿车代步,开阔眼界,玩得开心。祖国处处生机盎然,人民个个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欣逢国庆,万象更新。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明天的祖国更加美好,辉煌灿烂的中国梦向我们招手,激励我们奋勇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