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兰协: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共商罗田兰花产业振兴大计

陈治平‖怡苑传媒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别山兰花产业园建设成果初显</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惠农政策激发行业新活力</b></div> 2025年10月2日,罗田县兰花协会推进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大别山兰花产业园隆重召开。县兰花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会员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考察、政策解读、意见征集等环节,为罗田兰花产业的转型升级凝聚共识、汇聚智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实地观摩:产业园建设擘画产业新蓝图</b></h3><div><b><br></b></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 会议伊始,全体与会人员深入大别山兰花产业园建设现场,实地察看园区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化温室大棚等核心功能区建设现场。据居建新会长介绍,大别山兰花产业园位于罗田县大河岸镇,旨在通过兰花产业与文旅、生态的深度融合,打造集兰花种植、展示、交易、研学、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项目规划范围约319.56亩,分为近期核心设计区、提升改造区和远期规划研究区。</h3> 规划以“兰牵一线,农文旅融合示范地”为核心定位,依托罗田“野生兰花之乡”的资源优势,打造兰花种苗繁育、科研、生产示范、观赏采购、科普教育和文化展示的特色生态旅游园区。设计灵感来源于兰花盆景,以“青花瓷中生幽兰,芬芳花开入云端”为主题,通过科技研发、观光展示、文化体验和智慧管理等手段,构建兰花全产业链。<br> 园区分为五大功能区:兰花观赏区、兰花交易区、兰文化区、标准化兰园种植区和野生兰花体验区。近期核心设计区重点建设标准化兰园、四季兰花展厅和兰花交易中心,打造兰花产业的核心展示平台。提升改造区将对现状大河岸旅游驿站进行功能优化,增加兰花文化展示和科普教育功能。远期规划研究区将依托野生兰花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高端民宿,进一步拓展兰花产业链。<br> 规划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和生态化设计,实现兰花产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项目将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成为罗田大别山旅游集散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政策赋能:多重利好为产业发展“强引擎”</b><b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座谈会上,县兰花协会会长居建新全面回顾了产业园从筹备到建设的历程,并重点解读了罗田县政府最新出台的《关于支持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政策涵盖五大方面支持举措:1.资金扶持:2.税收优惠:3.科技创新:4.市场拓展:5.人才培育。</h3><div> 此外,针对会员关切的入园政策,园区负责人明确,中小种植户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入驻,享受免费技术指导、统一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群策群力:会员建言献策破解发展难题</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在意见征集环节,与会会员围绕产业痛点踊跃发言。针对“兰花交易渠道单一”问题,有会员建议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利用直播电商拓展年轻消费群体;关于“品种同质化”现象,提出应加强本地野生兰花资源保护,推动原生品种驯化与杂交育种创新。另有会员呼吁政府牵头建立“兰花质量追溯体系”,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div> 居建新会长表示,协会将梳理汇总所有建议,提交县政府,常态化推进问题解决机制。<br>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罗田兰花产业从“分散种植”向“集群发展”、从“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的转型迈出关键一步。</div><div> 下一步,罗田县将以兰花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让“罗田兰花”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名片和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div>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兰花原生种分布的核心区域之一,拥有春兰、蕙兰、寒兰等20余个品种。 文字、摄影:陈治平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黄冈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罗田县摄影家协会会员、罗田县兰花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