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2日早晨,我们登上西宁开往拉萨的旅游专列。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p> <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建成后,从西宁起算,至拉萨火车站止,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14公里,而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公里。青藏铁路穿越高原冻土,最高海拨5072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它的建成通车对推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列车路过藏区牧民村寨中的白塔。</p> <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列车路过格尔木铁路机务段楼。</p> <p class="ql-block">在格尔木车站,火车挂上了一节制氧车厢并增加了一个内燃机车头。前者是为了在途中向全列车成员弥漫式供氧(有特别需要也可直接用吸管供氧),后者是为了给高海拔、大坡度的列车行进增加动力。</p> <p class="ql-block">车过格尔木以后,低矮的树木变成了灌木。</p> <p class="ql-block">待列车进入南山口之后,树木一棵也不见了,地面的植被只剩下一小撮、一小撮的梭梭草,而且还没长大就枯萎了。</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山上灰蒙蒙的一片,除了山脚下还有黄褐色的低矮植物和苔藓类植物以外,没有一丝生机。</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行驶,茫茫戈壁,死寂赫山。过了昆仑山口,远处一大排雪山突然显现,象盛开的白莲出污泥而不染。</p> <p class="ql-block">京藏公路109国道,一直伴随我们列车行驶的铁路左右。我们非常佩服这些汽车司机,他们在着高寒缺氧的青藏线上,挑战人体的极限!</p> 昆仑山脉,海拔已达4000多米。山下的109国道上汽车跑过,尘土飞扬。 昆仑山脚下的公路服务区。 <p class="ql-block">昆仑山最高峰——玉珠峰。玉珠峰,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南缓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无岩石表露。冰雪坡较平缓,但是我们仍然可见劲风吹起的雪雾飘向东方。</p> 过了玉珠峰雪山,列车开始进入可可西里国家保护区。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羌塘无人区的东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2017年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p> 牦牛。 藏原羚。 藏羚羊。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飞鹰。 列车行进中拍摄到窗外珍贵的野生动物。 藏野驴。 路过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 位于青海玉树自治州的中华水塔——三江源。 沱沱河。 109国道上的大卡车。 牦牛群。 这里的山水又是一幅另类的画卷。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胭脂山!</p> 翻越唐古拉山口,海拔5230米。 <p class="ql-block">坐在车窗前欣赏唐古拉山口。</p> 唐古拉山站不停车。 受天空颜色和云彩的影响,湖水也会随之变色。 世界海拔最高,烟波浩渺的错那湖。 从安多站开始,阳光明显西斜了。 丰收的农田,劳作的农民。 广袤的湿地。 成群的牛羊。 铁路边的牦牛群。 <p class="ql-block">列车停靠那曲站,海拔4513米。到站台上活动一下筋骨。</p> 那曲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所在地。 <p class="ql-block">羊群好像珍珠撒。</p> 天黑时分远方的蘑菇云。 20:29我们平安地抵达拉萨站。地接导游在车站出口迎接我们,并为我们每个人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把我们送到大酒店休息。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海拔3600米。许多宾馆酒店的客房里都配备有弥漫式供氧设备。我们入住在扎什颇章藏文化主题酒店。酒店门前一双金色的大手捧起洁白的哈达欢迎各地的来客,两旁坡道排列着金色的转经筒彰显出藏传佛教的特色。 酒店大堂中央梳理着莲花生大师的彩塑金身,手捧哈达经书,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 四合祥瑞。象、猴、兔、鸟,叠成罗汉,是藏族传统图案。藏地传说某地有大象、猴子、山兔和羊角鸡四种动物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导致地方安宁,人寿年丰。该传说系出自佛本生故事,汉文敦煌文字中《四兽因缘》一篇有记载,故而藏族多在住宅内壁上画此故事,以表祥瑞。 藏式铜壶。设计巧妙,造型精美,铸焊一体,光滑无痕,观之给人一种稳固、凝重、古朴、自然之感。手工打造一把铜壶,需要经过裁剪、锻打、抛光、热灼色、封蜡等十多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细微专注,无两三个月的功夫难成大器。藏式铜壶常用于盛装青稞酒、酥油茶,是藏族人民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祈福坛。藏族在家中和经营场所摆设,用于向上苍祈求福报的祭坛,坛中装满米面、青稞等谷物,上面插着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彩绘签。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改乘旅游巴士去往海拔更低(2900米)的林芝,以便逐步适应高原缺氧的生活。</p> 途中服务区休息。 米拉山口服务区的大金牛。 墨竹工卡地区的青稞成熟了。青青山峰,蓝蓝天宇,白云下面,黄金千里。明媚阳光,投入藏地,愉悦心态,行摄痴迷。 高速公路不收费。 沿途的拉萨河与尼洋河水质清澈,呈翡翠色。 抵达林芝之前,我们要游览两个景区——卡定沟和巴松措。 卡定沟景区位于林芝市境内,国道318林芝至拉萨段,距离巴宜区驻地24公里,海拔298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 卡定藏语译为人间仙境,此处山势险要,高耸入云,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奇峰怪石,古木参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观音、护法、神鹰献宝、神鬼探海,等等惟妙惟肖,形态各异,如诗如画。 在卡定沟景区游客中心前拍照留念。 该景区的岩石非常怪异,不象是在西藏,而象是在江南。因为只有在雨量充沛的我国南方地区,才会随着酸雨的侵蚀,给岩石留下黑色的印记。 跟景区门口的梅花鹿合影。 喇嘛也来景区游览。 这是一处喊泉。 景区中怪石嶙峋,人们根据岩石的奇特形状,赋予其想象中的名字,其中还带有着佛教的神秘色彩。 莲花宝灯。 神鬼探海。 神鹰献宝,之鹰眼有神。 观音菩萨。 小桥泄瀑。 来此是修行。有诗为证。 众罗汉像。 <p class="ql-block">崖壁左边有一人脸模样的岩石,藏语乘“强巴佛”,即未来佛弥勒佛。崖壁右边有一身着长裙的女佛立像,被称为“班丹拉姆女神”。据记载,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专请印度的吉祥天母入住大昭寺二楼的护法神殿为西藏及拉萨城担当护法。处于敬爱,信众为其取名字班迪拉姆女神。</p> <p class="ql-block">强吧佛像。一条银链天来花,天河泉瀑甘露洒。</p> <p class="ql-block">卡定天河瀑布。</p> <p class="ql-block">享受天佛瀑布的雾泽。</p> 南无啊弥陀佛。 泉水形成阶梯瀑布,倾泻而下。 <p class="ql-block">四瑞神兽有信仰,充满仪式感。</p> 在这里修建了放生池。 神鬼探海近照。 晚上住宿林芝八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