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游漫记

静然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暑期天气酷热,趁辰辰、皓毛、悠悠3个孙子孙女放暑假都在我家,决定带他们去北方一趟。之所以选东北游,一是少年时一部《林海雪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心中有个夙愿,此生一定要去那里看看。二是夏天去北方,即避暑又旅游,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8月3号,我和老建带孙子们一行5人,开启了为期17天的东北游。下午从冷江坐私家车至长沙,凌晨2点(4号)乘绿皮火车奔长春,经过一天两晚的颠波,于6号清晨到达长春。在长春组团,联系上导游,入住酒店后,当天没有安排,自由游览。</p> <p class="ql-block">本想在长春好好享受一天,打算去长春电影制片厂看看,然后市区逛逛。谁知先生在火车上着凉了,一下火车就腹泻。待大家安顿下来,去附近找诊所,医生看过后,需要输液,只好先留大孙子辰辰陪爷爷,我带两小的回酒店洗澡就餐,来来回回折腾了一天。因明天要早起上长白山,故晚上也不能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好在先生经过治疗后无大碍,6号早7点参加团队准时出发。</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来到长白山第一镇,延吉百花谷,这里是朝鲜族人集中居住的村落,老村被洪水冲毁了,政府在老村原址重新给他们建的新房,完整地保留了朝鲜族民居的特色和原貌。青瓦白墙的房子,墙上绘有独特的壁画和韩语标识。到村民家做客,村民给我们讲关于朝鲜族人的日常和生活习惯,深入了解朝鲜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她们基本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人参,现场还教我们如何分辨真假。村子不算大,环境很美穿上朝鲜服装随便拍。</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了大泉河漂流,这是孩子们最爱的游玩项目。我们分乘两条橡皮艇,两个男孩子迫不及待先登船下水,挥浆自如,真似如鱼得水。我们带着小孙女也不甘落后,爷爷也似回到了少年,奋桨直追,一路顺水而飘,小山谷顿时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酒店就在不远处,晚上下着大雨,可导游还是按照行程安排,组织大家去观赏森林公园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晚上,大雨,气温低。按行程晚上有一场森林公园灯光秀。幸好白天都租了明天上天池的羽绒服,临时用来御寒,冒雨游赏了一圈,又是雨又是风,地也湿滑,匆匆一瞥而己。</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是关东人民的圣山-是中朝两国的界山,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成湖,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是东北三条大江一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美到极致的长白山天池,一般不轻易示人,能一睹她芳容的人据说都是幸运之人。</p><p class="ql-block"> 8号清晨6点出发,早餐都在车上吃,近3个小时才到达山脚下。导游说若天气不好,不一定能上山,上了山也不一定看得到天池。一下车,寒风凛冽,似初冬的气候,寒气逼人,没穿棉袄的人冷得还真有点哆嗦。我们都租了羽绒服,换乘景区的游行大车行至半山腰,黑云步步逼近,雨点趁机而至、心里未免有几分失望。半山腰又换乘中巴车,一路有雨和云雾相随,无法欣赏山景。第三次又换观光车至山顶时,雨渐渐小了些。下车,要时豁然开朗,云开雾散,太阳猛地钻出来,导游大声招呼,快走,抓住机会赏天池,待我气喘吁吁上到山顶时,人群堆砌成厚厚的城墙挡住了视线,等我好不容易找到缝隙可窥了,一阵铺天盖地的大雾笼罩过来,只剩下白茫茫一片,不见天池踪影,遗憾之心油然而上,千里迢迢为她来却看了个"寂寞"。慢慢往回移,人群惭惭少起来,一阵风儿飘拂过来,雾随风瞬间而逝,天池之美貌全凸现眼前,啊,有神相助,我还算有眼福,趁兴而来,满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天池,宛如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镶嵌于群山之巅。其水色碧绿深邃,映照着四周雪峰的雄姿,神秘而宁静。风起时,波光粼粼,似诉说着千年的传说,引人无限遐想,令人心生向往,欲探究其深藏的奥秘。遗憾的是只能远观无法近赏。</p> <p class="ql-block">从天池下来,一路观赏长白山瀑布和绿渊潭,因岳松阴翳,潭水碧绿深管而得名。每逢雾起,潭上水雾弥漫,与高山齿桦,旷古巨石浑然而一体,美不胜收,恰似人间仙境。我们在这里吃过中餐,等待游览车来接下山。</p> <p class="ql-block">火山谢瀑布位于长白山北坡距天池1250米的地方,天池水沿龙门,天豁两洋之间漫出后,跌入深谷,,极限落差达68米的瀑布,景观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途经中京铁路博物馆时,我们停车想去感受一下"历史的列车与时光的交织"。可惜只有每周一才开放,只好围着基地环绕了一圈,那有着百年的历史火车,静静地佇立在与它同时代的列轨上,仿佛隐隐能听到车轮滾动的"吭哧吭哧"声,还有汽笛的长鸣声。</p> <p class="ql-block">为了便于第二天观赏镜泊湖,晚上驱车赶到附近小镇住宿,结果连夜暴雨,第二天早晨,小镇都几乎被淹,遥遥远眺,只见汪洋一片,大孙子辰辰不甘心,涉水前去拍了个门牌。真应了计划赶不上变代。</p> <p class="ql-block">天气阴暗,踏入了东北虎林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凉意与期待。园内,老虎们或慵懒地躺在岩石上,享受着这份宁静;或猛然起身,威风凛凛地巡视领地,展现出王者风范。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追随那些雄壮的身影,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敬畏。</p><p class="ql-block">当一只老虎缓缓走近,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屏息,仿佛能听见自己加速的心跳。老虎那深邃的眼神仿佛穿越了距离,与孩子进行了一场无声的交流。孩子心里既紧张又兴奋,悠悠问爷爷:“老虎会和我们做朋友吗?”爷爷笑着摇头,轻声说:“它们是大自然的王者,我们敬畏它们,保护它们,就是与大自然最好的相处之道。”</p> <p class="ql-block">《智取威虎山》故事的发源地就在此林区,遗憾的是旅程中没安排游览,只远远地瞧见它高耸的主峰,与眼前威猛的东北虎一并连带起来,还真有虎虎生威之感!</p><p class="ql-block">虎园倒是最吸引孩子们,能亲眼观看存量不多的纯东北虎,可算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北方历史悠久的名城。游览百年老街一中央大街,哈尔滨网红桥一中东铁路娇,仰哈尔滨地标建筑一防洪纪念塔,漫步哈尔滨母亲河一松花江畔,随性走在沿江带状公园一斯大林公园。对岸太阳岛遥遥相望。</p><p class="ql-block">与孙子们漫步在哈尔滨的街头。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霓虹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孙子们对满街的俄式建筑倍感兴趣,马歇尔冰淇淋的甜香与烤冷面的辣味交织在一起,挑逗着他们的味蕾。每一步都踏着新奇,兴致勃勃。</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哈尔滨尽享冰雕奇趣。晶莹剔透的冰雕世界,让他们欢笑连连,探索欲爆棚,冰中项目活动也锻炼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合作。</p> <p class="ql-block">去齐齐哈尔,途经扎尤湿地,它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尤湿地,为亚洲第一也是世界最大的芦带湿地。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行的天然乐园。一曲《丹顶鹤的故事》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此地的故事,凄美的歌声述说着一位美丽的养鹤姑娘为救负伤的丹顶鹤而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感动无数中国人,在观鹤的空闲中,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孙子们听,他们都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由于连日来下雨,气温低于15度,又加上水土不服,许多游客都开始腹泻了。我家两个男孩都是,好不容易坚持到齐齐哈尔市,辰辰需去医院,故我们决定暂去齐齐哈尔人民医院就医,检查化验输液一顿操作下来,病况好转。小孙女悠悠特想继续旅行,经讨论后还是决定前行,与旅行团沟通后,给我们订了去满州里的火车票,于晚饭前赶到宾馆又与大队伍汇合了。</p> <p class="ql-block">满州里市西接萦古,北连凭罗斯,兼具中俄蒙三国风情,俄式建筑筑淋琅满同,行走其中份佛走进童活世界一般,浓郁的外国风情萦绕身边。</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小镇,去俄罗斯人家里做客,她们很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了其风俗习惯,用她们的特产招待我们,面包很地道,孩子们特喜欢吃。由于她们在中国生活很久了,普通话说得比我们还流利。在她们的小院里玩游戏,孩子们都涌跃参加。</p> <p class="ql-block">在辽阔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阳光温柔地洒在每一寸土地上。孩子们尽情欢暢奔腾,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悠悠手持奶瓶,小心翼翼地靠近小羊羔,那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小羊羔则咩咩叫着,贪婪地吮吸着牛奶。逗弄间,小羊们蹦跳着,孩子们也跟着欢腾,彼此间建立起奇妙的友谊。随后,全家人簇拥着小羊们,镜头定格在这一温馨瞬间,记录下这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旅行车行驶在最美边防公路301,蓝天白云,山峦河谷,草原牧群,移步易景,宁静平和,公路便是边境线,一边中国,一边俄罗斯,穿越中俄边防公路,所赏中俄界河冈光百里画廊,一路上远处有俄罗斯小镇,近处有迷彩遮掩的边防小哨所。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碧缘无际,毡房簇疫,骏马驰骋的画卷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是中国最美草原之一,游览了哈萨尔游牧部落,这里是哈萨尔王安营扎寨的地方,在哈萨尔游牧部落,探寻千百年来蒙古帝国的历程,跟随王室后商一起体验传统的也尔虎民族文化,悠扬的马头琴声伴随着美丽的蒙古姑娘动听的草原之歌,在蓝天白云的苍穹下,一望无际的牧草,切身感受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辽阔无边盛景。</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中俄边防公路上,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一路蓝天白云,羊群点缀其间,美不胜收。抵达鹿园,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零距离接触小鹿,温柔地抚摸着,捧着食物喂食,小鹿们温顺地低头享用。快门声响起,孩子们与小鹿的纯真笑容定格成永恒,仿佛人间福禄降临。</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车窗外掠过北大荒的广袤田野,旱稻.大豆、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铺满大地。昔日盐碱荒地,寸草不生,如今却成了丰厚的粮仓。这背后,是几代人北大荒人的不懈奋斗,知青、士兵……他们以血汗浇灌希望,将荒芜变为沃土,将自己变为了北大荒人。心中不禁感慨:希望我们的孙辈们,应铭记这份艰辛,珍惜每一粒粮食,传承前辈的奋斗精神,让这片土地的故事永远传颂。</p> <p class="ql-block">穿越大兴安岭无人区,欣赏成片的白桦林和原始森林,成片野花及大片勺药花,葱葱郁郁的落冲松林,沿途数不胜数的名贵森林,比比皆是,处处是美景,正是它为游客们长途困顿解了乏。</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一路颠波,一路晕乎,一路水土不服,整个旅行团人员(包括司机和导游)都早分不清东南西北,终于在导航的忽悠下多绕行2百多公里,日夜兼程找到了"北"。到达了中国最北端第一村“北极村"时,已是晚上十点,虽是暑期却冷得我们瑟瑟发抖。住在农家小院,围着火炉,在院主人的热情招呼中囫囵吞枣,饥不择食填饱肚子,身上顿添几分暖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黑龙江上,波光粼粼的水面像是被撒上了细碎的金子。我们全家人怀揣着期待与兴奋,登上了游船,开启这场特别的黑龙江游览之旅。</p><p class="ql-block">这是一艘观光游船,随着汽笛声响,浪花在船边翻滾,黑龙江的壮阔渐渐展现在眼前。导游热情地介绍着,这条大河的河心就是中俄两国的国界线。一侧是我们熟悉的祖国山河,另一侧则是俄罗斯的一个小镇,它宛如一颗镶嵌在异国的明珠,散发着神秘的气息。</p><p class="ql-block">随着游船靠近,小镇的模样愈发清晰。那些色彩斑斓的建筑,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导游娓娓道来小镇的过往,曾经这里是贸易往来的重要节点,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留下了无数传奇。孙儿们听得入神,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当属打开导航的时候。手机屏幕上的定位一会儿显示在中国境内,一会儿又跳到了俄罗斯。孙儿们兴奋地欢呼起来,这种奇妙的体验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边境的独特魅力。他们一会儿指着这边说“我们在中国啦”,一会儿又指向对岸喊“到俄罗斯咯”,纯真的笑声在江面上回荡。</p><p class="ql-block">站在游船上,微风拂过脸颊,我望着对岸的小镇,心中感慨万千。这条黑龙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是连接两国人民情感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上漠河北极村的土地,我仿佛走进了迟子建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位从北极村走出的作家,用她细腻的笔触将这片土地的灵性与柔情镌刻在文字里,而今我带着孙儿们亲历此地,那些文字里的画面竟在眼前一一鲜活起来。</p><p class="ql-block">木刻楞房子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村中,粗壮的原木堆叠出冬暖夏凉的智慧。孙儿们好奇地抚摸着木墙,指尖触到岁月打磨出的温润纹理,正如迟子建笔下“最讲究的木刻楞房,一根铁钉都找不到,全靠木楔子固定”的匠心。房前屋后的菜园里,向日葵垂着沉甸甸的花盘,黄瓜与豆角在藤蔓间舒展,恰似《北极村童话》里“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生机。</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黑龙江漫步,对岸俄罗斯的树影在江面摇曳。孙儿们蹲在岸边,看小鱼在清澈的水底游弋,惊呼声惊起几只水鸟。江风裹挟着松木的清香,让人想起迟子建笔下“风霜雨雪走过来的”故乡,那些“滚笼、星星、白云、晚霞”的童年记忆,此刻正化作孩子们眼中跳动的光。</p><p class="ql-block">七星广场的指南针地标下,孙儿们争相与“我找到北了”的巨石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北极村的极光虽未现身,但迟子建笔下的“伤怀之美”早已在此扎根。她写北极村的雪“连同我的思恋、我的梦幻”奔涌向新生活,而今我带着孙儿们站在这里,看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木刻楞民宿旁是5G基站,最北邮局里盖着电子邮戳,孩子们用平板记录见闻,却依然会被江面的晨雾、驯鹿的温顺、菜园的虫鸣打动。</p><p class="ql-block">迟子建说黑龙江是她的“生命之源”,而此刻我明白,这片土地给予她的不仅是创作的根,更是一种让漂泊的灵魂始终能找到归处的力量。当孙儿们举着刚买的俄罗斯套娃,指着木刻楞上的冰凌喊“奶奶快看”,我忽然懂得:文字里的北极村是迟子建的乡愁,而我们眼前的北极村,正用最鲜活的方式,将这份乡愁化作代代相传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极村的最后一夜,我站在黑龙江畔,望着对岸俄罗斯的灯火,耳畔是松涛与江水的合鸣。这里是中国最北的村落,冬季零下五十度的严寒铸就了木刻楞房的坚韧,而夏季的极昼与极光则赋予它梦幻色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抵达五大连池时,十四座火山如沉默的巨人列队,老黑山的火山口宛如大地之眼,俯瞰着五个串珠般的堰塞湖。温泊的湖水在秋风中泛起涟漪,三池白龙湖的倒影里,14座火山的轮廓与芦苇荡共舞,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更令人惊叹的是地下冰河,即便外界秋意正浓,洞内却恒温零下五度,冰晶与熔岩交织出“三伏赏冰雪”的奇观。</p><p class="ql-block">五大莲池的魅力不仅在于视觉冲击。北饮泉的冷矿泉带着铁锈味的甘冽,是火山馈赠的“神泉”;矿泉鱼与矿泉豆腐的鲜美,则让味蕾沉浸在地质运动的馈赠中。而当夜幕降临,药泉山的钟灵禅寺传来梵音,火山岩上的耐旱植被与星空对话,这一刻,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达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北极村到五大莲池,我穿越了极寒与温润,见证了地球最北端的坚韧与火山喷发的激情。这场旅程,是自然写给人类的情书,每一处景观都是地质运动的诗行,等待着我们用心去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了如诗如画的五大莲池,我们踏上了返程之路,重走兴安岭,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似一条巨龙蜿蜒盘旋。茂密的森林中,松涛阵阵,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离开兴安岭,又来到了北大荒。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丰收乐章。而当我走进开发北大荒知青纪念馆,那些泛黄的老照片、陈旧的农具,瞬间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知青们怀揣着理想与热情,告别繁华的都市,来到这片荒芜之地,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他们的故事,是奋斗的赞歌,是奉献的史诗。</p><p class="ql-block">此次返程,重走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参观北大荒知青纪念馆,领悟奋斗与奉献的精神。这段旅程,将成为孩子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我们又在哈尔滨逗留一天,于是带着孩子们走进了被誉为“工程师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尽管因未提前预约错过航天馆与博物馆的参观,但乘着校内巴士环绕校园的旅程,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学府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哈工大的校园建筑既有苏式风格的厚重,又融入了现代科技的灵动。主楼广场的校训石镌刻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精神,道路两旁的航天模型与院士雕像无声诉说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校园内暖廊系统将教学楼、图书馆串联成网,即便在寒冬也能“风雨无阻”通行。</p><p class="ql-block">带孩子们参观哈工大,绝非一次简单的“打卡”。当巴士驶过航天馆外墙的火箭模型时,孩子们趴在车窗上追问“卫星是怎么发射的”;看到学生航模协会的获奖作品时,他们兴奋地讨论“未来能不能设计更快的飞行器”。这所培养出中国首位“博士生支教团”成员、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的高校,用实打实的科研成果与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p><p class="ql-block">虽然未能进入展馆,但环绕校园的这一圈,已让孩子们触摸到了中国顶尖工科院校的脉搏。或许某天,他们会带着今日的震撼与憧憬,真正走进这所“军令如山,国之所托”的学府,续写属于自己的科学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段与孙子们的旅程,有苦有甜,交织成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p><p class="ql-block">初到东北,南方人一下子就被北方那扑面而来的低气温“冻”了个措手不及。即便提前准备了厚衣物,可当凛冽的寒风钻进领口,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孙子们兴奋地蹦跳着,嘴里喊着“好冷啊”,却又舍不得躲进室内,好奇地感受着这份与南方截然不同的寒冷。水土不服也成了旅途中的小插曲,饮食上的差异让肠胃有些“闹脾气”,但孩子们都很坚强,没有因为这点小状况而打退堂鼓。</p><p class="ql-block">长途跋涉更是这次旅行的一大挑战。为了能领略更多美景,我们常常要坐很久的车。在颠簸的车厢里,孙子们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地欣赏窗外的风景,可时间一长,疲惫就爬上了他们的脸庞。有的靠在座位上打盹,有的小声嘟囔着“什么时候到啊”。看着他们可爱又略显憔悴的模样,我心里既心疼又觉得好笑。</p><p class="ql-block">然而,所有的辛苦在看到那些绝美景色时,都瞬间烟消云散了。东北的壮美山河,是南方难以企及的。</p><p class="ql-block">这十七天,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孙子们在旅途中学会了坚持和勇敢。面对寒冷,他们没有退缩;遇到身体不适,也能乐观面对。而我,也在这段旅程中重新感受了生活的美好,看到了孙子们成长的模样。</p><p class="ql-block">东北三省之行,是一场苦与乐交织的奇妙旅程。那些吃过的苦,都化作了成长的养分;那些看过的景,都成了心中最美的珍藏。我相信,这段经历会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孙子们的童年记忆里闪闪发光。</p>